資源描述:
《淺析新公共管理模式與我國預算會計改革的思考》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淺析新公共管理模式與我國預算會計改革的思考淺析新公共管理模式與我國預算會計改革的思考2011-07-01 論文關鍵詞:新公共管理模式預算會計政府會計國際慣例 論文摘要:文章在研究OCED提出的“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分析了在透明度、負責任、靈活性、前瞻性、法律和正直原則五方面我國預算會計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提出改革預算會計,建立政府會計體系的建議,并對政府會計體系的建立提出思路和方向?! 靶鹿补芾碇髁x”(NPM)主要是由上世紀初發(fā)展起來的古典泰勒主義的管理原則所構成,按照現(xiàn)代政府公共管理理論,世界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DECD)提供了一個“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性
2、建議。目前,經(jīng)合組織成員國紛紛掀起了政府改革運動,新公共管理運動已席卷全球。隨著我國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加人WID后融人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進程加快,“新公共管理”對我國不再只是一種理論、一種模式,而是須要從理論發(fā)展到實踐。然而,“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實質是從“企業(yè)化政府”層面上定位預算會計的受托責任,這就對我國預算會計體系提出了挑戰(zhàn)。如何改革現(xiàn)狀、適應新形式下發(fā)展的需要,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新公共管理模式 由上世紀初發(fā)展起來的古典泰勒主義的管理原則所構成的“新公共管理”主義主要強調商業(yè)管理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應用。德國學者GemodGruning將新公
3、共管理的特征總結為以下20余種:削減預算、付款憑證、績效責任、績效稽核、民營化、顧客觀念、分權化、戰(zhàn)略規(guī)劃、生產(chǎn)和供應的分離、競爭、績效測評、管理風格變革、簽約外包、自主管理(彈性)、審計的改善、人事信息管理(誘因)、使用者付費、政治和行政的分離、財政管理的改善、技術的更多利用、預算、支出的法律約束、政策分析與評估、規(guī)制的改進、行政結構的理性或流水線化、民主化與公民參與等。我國學者陳振明將新公共管理的研究綱領歸納為以下八方面:強調職業(yè)化管理、明確的績效標準和績效評估、項目預算與戰(zhàn)略管理、提供回應性的服務、公共服務機構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競爭機制的引人、采用私人部門的管理方式、管理者與
4、政治家及公眾的關系的改變?! “凑宅F(xiàn)代政府公共管理理論,世界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提供了一個“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性建議,概括地說它包含五個方面的主要要素原則,即透明度、負責任、靈活性、前瞻性、法律和正直;其宗旨是倡導建立一種“以市場為基礎的公共管理,最大限度地重視國家資源的使用效率”。“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實質是從“企業(yè)化政府”層面上定位預算會計的“受托”責任關系,即預算會計應圍繞社會公共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反映并報告社會公眾要求與政府職責之間的受托責任。目前,這種新公共管理模式正指引著國際上政府會計的改革發(fā)展趨勢?! 《男鹿补芾砟J娇次覈A算會計體系的不足 我國預
5、算會計體系的發(fā)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建國以后至1988年)是計劃經(jīng)濟時期預算會計;第二階段(1989年至1997年)是有計劃商品經(jīng)濟時期預算會計;第三階段(1998年至今)是市場經(jīng)濟時期預算會計。目前,我們仍在實行從1998年起開始實行的一則三制,即《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yè)單位會計準則(試行>》和《事業(yè)單位會計制度》。同時,在“一則三制”以外逐步建立了若干預算會計的分支,如《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會計核算暫行辦法》、《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辦法》、《國際金融組織貸款轉貸會計制度》等?! ”M管五十余年來,我國預算會計體系日益充實
6、而完善,但是現(xiàn)行的預算會計只是核算、反映和監(jiān)督政府及行政事業(yè)單位以預算執(zhí)行為中心的各項財政資金收支活動的專業(yè)會計,其目標主要是為了滿足國際宏觀經(jīng)濟管理和預算管理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社會公眾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對會計信息的需求,這顯然與OECD所倡導的“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實質不相符。隨著我國政府職能的逐步轉換和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進行,新公共管理模式對我國預算會計體系的挑戰(zhàn)越發(fā)突顯?! ?一)從透明度原則而言,現(xiàn)行預算會計體系難以提供全面、透明的財務信息 全面的財務信息是要求政府應提供反映財政所有資金的運動狀況及結果的財務信息,不僅包括財政的一般預算、基金預算、專用基金和財政周轉金
7、,還要包括社會保障金、對國有企業(yè)的投資以及政府的債權債務等。財務報告要提供廣泛的財務信息,披露充分。同時,財務信息的透明度原則要求政府的財務信息要清晰明確、易于理解,并且不同信息使用者可以從不同的渠道方便而及時的獲取,有利于財務信息使用者評價政府的財務狀況、業(yè)績、運營情況及財務風險。然而,我國現(xiàn)行的預算會計體系就很難滿足透明度原則的要求,提供全面、透明的財務信息。比如,我國財政預算收支情況、中央財政預算決算收支情況、地方財政預算決算收支情況等政府財務信息一般以編制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