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2018年建黨97周年會議黨員代表發(fā)言范文稿》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2018年建黨97周年會議黨員代表發(fā)言范文稿大家好!我叫xx,今天很榮幸參加這次學習黨的新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座談會,并作為宣講團成員的代表在這里發(fā)言。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我們偉大的國家經歷了鳳凰涅槃般的變化,特別是十八大以來的五年,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xx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每天行走在xx農村辦宴席和參加“日行一善”公益志愿活動,xx的種種發(fā)展變化,我是切身感受到的。斷頭路打通了,城市版圖拓展了;舊村改造工程規(guī)模前所未有,美麗新農村的建設使xx農村煥然一新;人們的就醫(yī)更方便了,孩子
2、們的教育更好了,城市更加平安和文明了。2017年,我們xx全市的生產總值及工業(yè)總產值都提高了,在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排名提升到第22位。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的許多話,我都感到十分親切。每一次重溫習總書記的報告,我都深受鼓舞、倍感振奮,每一次學習都帶給我新的感動和力量。作為一名黨員,我為擁有這樣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感到無比自豪,也為自己作為這個強大黨組織的普通一員而感到無比自豪。今天就結合我個人的成長,談談對十九大報告部分關鍵詞的理解。一、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習總書記曾說過:“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3、”這句話讓我很有感觸,成功不是等來的,是奮斗出來的!作為一名鄉(xiāng)間流動廚師,從事鄉(xiāng)村辦宴席的工作,非常辛苦,我每天凌晨3點多就得起床從事我的廚師事業(yè),晚上回家整理公益材料,有時加班到深夜12點才能睡,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我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用我自己的勞動所得幫助別人。公益是我的第二份事業(yè),我從16歲開始做志愿服務,到現在已經堅持了23年的愛心長跑。我先是一個帶動了一家人,一家人又帶動了一群人,現在志愿者隊伍達到1300多人。我將我的業(yè)余時間全部投入到公益中,從2015年開展“日行一善”活動至今一共走訪了
4、1400多次,這兩年來我在志愿者網站上登記的志愿服務時長為6000多個小時,我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志愿服務工作。如今我的事業(yè)小有所成、家庭美滿幸福,公益團隊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認可、也受到了捐助者和受助者的信任,實現了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二、青年興則國家興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中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從事志愿服務的過程中,我也不斷地在思考,如何讓志愿服務成為xx的文明標桿,如何讓雷鋒精神常在身邊、在下一代身上傳承開來,
5、這成為我新的志愿服務項目。后來在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等單位的幫助下,我從單純的志愿者,成長為一名宣講員,通過文明辦、教育局舉辦的“模范故事進萬家”、“善行融城立德樹人”等活動,我走進機關單位、走進監(jiān)獄、走進工廠、走進中小學校等政企及事業(yè)單位開展30多場道德宣講,把我的親身經歷、身邊的好人好事、新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向近兩萬人宣講。尤其是分享了我23年的志愿心路,把身邊發(fā)生的真實感人事例帶到校園,把習總書記在十九大中對青少年的寄語帶到校園,引導青少年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xx市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城市貢獻力量。據不
6、完全統(tǒng)計,自己名下相關博文在網上點擊率累計超百萬人次。三、不忘初心跟黨走增強國家榮譽感和自信心習總書記鮮明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問題,強調要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想,這個四個“自信”,淺白地講,就是對黨、對國家、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有信心,我們不僅要增強自身的理論修養(yǎng),也要積級地到群眾中宣傳黨政國策。在2017年的“大xx一線課堂”上,王書記在談民風時提到,像xx這樣的志愿服務隊,是我們倡導推廣文明新風的“活教材”,我們要充分發(fā)揮這些先進人物的示范引領作用,感染
7、帶動更多群眾自覺向這些先進人物看齊,在群眾中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追隨先進的良好風尚,這樣才會起到更好的示范帶動作用。王書記的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于是我就用xx方言和xx老百姓喜歡的宣講形式把黨的新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把xx的變化帶到群眾當中去,成為老百姓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話題?,F在,我又光榮地受聘成為xx市鄉(xiāng)村講師團,旗下鄉(xiāng)風文明宣講小分隊的一員,為了提高工作效率、規(guī)范管理,我成立了宣講工作室,工作成員達到50多人。團隊成員各盡其責,確保隨時能夠提供宣講服務。下一階段,我會按照宣講團的指導精神和務實安排,做
8、好新思想引領者和十九大精神的學習者、宣傳者和實踐者,不斷創(chuàng)新宣講形式,利用微信、微博、公眾號等自媒體和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及網絡媒體等平臺大力傳播,讓每場宣講影響更多人。也許我們每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只要每一個人都能奉獻出一份光和熱,形成合力,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實現!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