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明代洪武時期的北邊防御體系

論明代洪武時期的北邊防御體系

ID:17298414

大小:770.66 KB

頁數(shù):4頁

時間:2018-08-29

論明代洪武時期的北邊防御體系_第1頁
論明代洪武時期的北邊防御體系_第2頁
論明代洪武時期的北邊防御體系_第3頁
論明代洪武時期的北邊防御體系_第4頁
資源描述:

《論明代洪武時期的北邊防御體系》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學術探討·論明代洪武時期的北邊防御體系翟禹(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10)摘要:明初,元朝勢力北撤塞外草原,史稱“北元”。北元欲圖恢復中原,明朝為加強邊防,修筑“邊墻”(長城),建立衛(wèi)所。明朝在與北元保持對峙格局的同時,不斷加強北邊防御體系建設。洪武二十九年正式設置開平衛(wèi)指揮使司,將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后東、西兩面的防御體系正式聯(lián)結起來,構成一道外圍防線,標志著明洪武朝北邊防御體系的建成,也成為明與北元的基本疆界。關鍵詞:洪武;北邊防御體系;明與北元;開平衛(wèi)中圖分類號:K29文獻標識碼:A文章

2、編號:1674-5078(2012)06-0068-03DOI:10.3969/j.issn.1674-5078.2012.06.020一、洪武前期明與北元對峙格局的形成力控制。朱元璋不得不對北元的政策作出重大調明洪武元年(1368年),元順帝從大都退往上整,轉而以防御為主,并將整個防線南縮,開始重都。洪武二年(1369年)五、六月間,常遇春等率領點經營大同、宣府至北平一帶的邊防。的明軍擊退了北元將領也速等對北平、大同的進洪武六年(1373年)八月,命徐達、李文忠等,攻,并乘勢向開平進發(fā),迅即攻克開平,時北元勢赴山西、北

3、平等地練兵防邊,并叮囑守將們,“略荒力已北撤,隨后又追擊數(shù)百里,生擒宗王慶生及平裔之地不如守邊?!呏?,固當示以威武,章鼎住等人。①洪武三年(1370年)二月,明朝再次尤必守以待重,來則御之,去則勿追,斯為上策。若北征,兵分兩路:徐達出兵甘肅,敗擴廓貼木兒;李專務窮兵,朕所不取,卿等慎之”③,可知,經此一文忠出居庸關,先攻興和,后克應昌,俘獲順帝嫡役,明朝不再抱有“永清沙漠”的幻想,轉而以“守68孫買的里八剌等人,隨后占領上都,元太子愛猷識邊”為上策。明朝為加強北部邊境的防御,“又詔山晉城理達臘遠奔漠北。西都衛(wèi)于雁

4、門關、太和嶺并武、朔諸山谷間,凡七職北元勢力在明朝的軍事打擊和招撫之下,或十三隘,俱設戍兵”④,沿邊各隘口、要沖均修筑關塞業(yè)技被擊退遠遁漠北,或紛紛降明,明朝得以控制漠南駐守。同時,徙沿邊州縣之民于內地,以斷絕這些術大部分地區(qū)。洪武五年(1372年),明朝在北征節(jié)節(jié)“攜貳之民”與北元的聯(lián)系。自嶺北之役以后至洪學院勝利的情況下,朝廷上下一致認為應乘勝追擊,武二十年納哈出投降明朝的期間,明與北元對峙學“永清沙漠”②,朱元璋采取“兵須十五萬,分三道以的控制范圍較之前有了很大的變動,由此重新劃報二○進”的方略,徐達、李文忠、馮勝

5、分別率軍出從中、分軍事分界線。達力扎布先生曾探討過雙方在洪東、西三路北征,但結果卻只有西路軍獲勝,中路武五年以后的對峙疆界。⑤一二和東路均在嶺北遭致慘敗,這一役成為明與北元經過10多年的休養(yǎng)生息和對北邊防御的經年第對峙格局的轉折點。北元軍乘勢南下,紛紛襲擊明略,明朝國力恢復,具備再次出擊北元的條件和時五朝沿邊城塞,重新進入漠南地區(qū),進逼至興和、開機。洪武二十年(1387年)、二十一年(1388年),明卷第平、東勝和亦集乃一帶,致使故元宣寧縣(今內蒙朝大將馮勝、藍玉先后迫降北元丞相納哈出,擊敗六古涼城縣麥胡圖鄉(xiāng)淤泥灘城)、

6、興和、云內州(今內脫古思帖木兒汗。北元勢力遠遁,明朝北邊防線再期︵蒙古土默特左旗東南)、斷頭山(在今內蒙古卓資次向北推進,為鞏固勝利成果,開始在更北地帶重總第縣一帶的大青山中)及東勝衛(wèi)等地再次被北元勢新構筑防御體系。二十六收稿日期:2012-08-14期︶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qū)社會科學院2012年度院級課題項目《明永樂至宣德年間的開平衛(wèi)與北邊防御體系的調整》階段性成果。作者簡介:翟禹(1984-),男,內蒙古赤峰市人,滿族,現(xiàn)任職于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為蒙古史?!W術探討·二、洪武朝北邊防御體系的構筑

7、隆盛莊鎮(zhèn)長城墻體附近,有一處石刻題記:“題記」首先,建立宗王出鎮(zhèn)制度。朱元璋在北邊共分大明洪武貳拾玖年歲次丙子四月甲寅吉日山西行封九子:秦王(西安)、晉王(太原)、燕王(北平)、谷都指揮使司建筑隘口東山坡至西山坡長貳千捌拾王(宣府)、肅王(甘州)、遼王(遼陽)、寧王(大寧)、捌丈□□壹拾壹里陸□煙墩三座”。輥輲訛可知石刻附代王(大同)、慶王(寧夏),“此九王者,皆塞王也,近的長城修建時間大概為洪武二十九年,這與建翟莫不敷險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將,權崇制命,勢立東勝、云川諸衛(wèi)的時間相隔較近,說明為同一時禹匹撫軍,肅清沙漠

8、,壘帳相望”。⑥他經常派遣宗王間修建的一整套防御體系,這段長城是明與北元出邊巡狩。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三月,“命齊王在洪武二十年以后的新邊界。槫率護衛(wèi)騎兵于開平近地圍獵”,⑦時間大約在當年洪武二十六年所建的鎮(zhèn)朔衛(wèi)(今山西左云論明的三月至八月,名為圍獵,主要為了防御蒙古軍縣)、定邊衛(wèi)(今山西右玉縣右衛(wèi)鎮(zhèn))、云川衛(wèi)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