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許倬云《西周史》選載(三):第八章“周人的生活”》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fèi)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許倬云《西周史》選載(三):第八章“周人的生活”第四節(jié)服飾與衣料 敘述服裝,當(dāng)由頭上的首服開始。古代首服有冕、弁、冠、巾、幘多種。冕是王公諸侯的首服,而弁卻是由天子至士的常禮之用。二者的差別,據(jù)《周禮》“夏官•弁師”,爵弁前后平,冕則首低一寸余,冕前面的旒,也因爵位高低而有多少。 冠是有身分的人共用的首服,小孩成年時即須行冠禮,表示他已能肩負(fù)成人的責(zé)任?!秲x禮》“士冠禮”:“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從此這個孩子是有名字的成年人了。平時冠的顏色是用玄黑色,有喪服則用縞素(《儀禮正義》:29/10)。冠的形制,尚少實(shí)物為參證。既須束發(fā)受冠,冠必高聳。所謂峨冠,即是高帽子,中間用發(fā)
2、笄貫簪。傳統(tǒng)喪禮中服御的麻冠,雖是禮經(jīng)注疏家考證的結(jié)果,當(dāng)仍與古制相近。但冠制總會因地方習(xí)尚與個人喜好而有不同的樣式,西周的冠式,也未必處處時時完全相同?! ∫话闳藙t御巾幘,據(jù)說是卑賤執(zhí)事不冠的首服(尚秉和,1966:29)。然而庶人也未嘗不能御冠,《禮記》“郊特牲”說到野夫蠟祭時,也是“黃衣黃冠”。野夫是農(nóng)夫野老,也仍可衣冠行祭?! ★L(fēng)日雨雪,但憑冠巾不足以御寒。古人有臺笠,《詩經(jīng)》“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臺笠緇撮。”意謂以莎草制的笠帽,加在緇布的冠上。牧人長時在野,自然更須披蓑戴笠,《詩經(jīng)》“小雅•無羊”:“爾牧來思,何蓑何笠,或負(fù)其糇。”正是寫實(shí)的描述。
3、婦女有的用笄簪處理頭發(fā),有的以飄帶束在發(fā)端,有的以發(fā)尖梳合上指,如《詩經(jīng)》“小雅•都人士”:“彼君子女,綢直如發(fā)……彼君子女,卷發(fā)如蠆……匪伊垂之,帶則有余;匪伊卷之,發(fā)則有旟?!卑l(fā)式變化,也不輸于今日?! 〈握f衣裳。古人上衣下裳,上衣右衽,由胸前圍包肩部,由商代石刻人像到戰(zhàn)國木俑,基本上并無大差別。裳的形制,似是以七幅布圍繞下體,前三幅后四幅,兩側(cè)重疊相聯(lián),狀如今日婦女的裙子,不過折裥在兩旁,中央部分則方正平整?!秲x禮》“喪服”:“凡衰,外削幅;裳,內(nèi)削幅。幅三袧?!编嵭⒃疲骸靶澱?,謂辟兩側(cè),空中央也。祭服朝眼,辟積無數(shù)。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正是說明裳的制度。裳的下面
4、是芾蔽膝?!对娊?jīng)》“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睋?jù)鄭玄引漢制解釋:“芾,大古蔽膝之象也,冕服謂之芾,其他服謂之韠,以韋為之。其制上廣一尺,下廣二尺,長三尺,其頸五寸,肩革帶博二寸。脛本曰股。邪幅如今行縢也。幅束其脛,自足至膝。”由此看來,邪幅是相當(dāng)于今日軍中的“綁腿”。同時,裙下有長長的遮蔽,于觀瞻及保護(hù)兩方面,均屬有用?! 〗鹞闹匈p賜之物,很多衣物。衣,或稱“玄袞衣”,當(dāng)是繪有卷龍圖物的命服。或稱“戠衣”,戠即織的本字,當(dāng)為以練絲織成的命服?;蚍Q“玄衣黹屯”,黹為如銅器上云雷紋的鉤聯(lián)紋,當(dāng)是用這種紋飾緣邊的赤黑色命服。或稱冂衣,當(dāng)是以苘麻織成的命服。市,《詩經(jīng)》“小
5、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屬于命服的一部分。金文銘辭中提到賜市時,有赤市、朱市、市、市、叔市等項(xiàng)。朱赤各如其意,指顏色,可能是染黃,也可能指有聯(lián)環(huán)形的繡紋??赡苤负诓?,也未嘗不可能是皮韋。叔,可能是“素”的音借(黃然偉,1978:170—172)。這后面三種市的本義,到底還難肯定。總之,不外以顏色或花紋來表示榮耀而已?! ∫律衍婪烤勾┲槐?,于是有深衣之制,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據(jù)《禮記》“深衣”篇的說明,這種衣服寬博而又合體,長度到足背,袖子寬舒足夠覆蓋肘部,腰部稍收縮,用長帶束在中腰,在各種正式場合都很有用?! ∽詈笳f到鞋子。古人鞋分屨舄兩種。據(jù)《周禮》“天官&
6、#8226;屨人”鄭注,復(fù)下曰舄,禪下曰屨,則顯然依雙層底與單層底而有區(qū)別。金文所記賞賜禮物中,赤舄也是常見的項(xiàng)目?!对娊?jīng)》“豳風(fēng)•狼跋”:“公孫碩膚,赤舄幾幾”;又“大雅•韓奕”:“王錫韓侯……玄袞赤舄”;都與金文銘辭所見相符(黃然偉,1978:172—173)。紅色的靴,似乎須經(jīng)特賜,則平日大致也有更平常的顏色了。最近河南柘域孟莊的商代遺址,出土了一片樹皮纖維織的鞋底,其編制方法與今日草鞋相似(考古研究所等,1982:66)。這是考古發(fā)現(xiàn)的第一件織成鞋底。商代有之,西周也就可能有類似的行屨,供普通人日常使用。否則單憑那種雙層底單層底的紅鞋子,恐怕未必經(jīng)得起長時的
7、跋涉?! ∫轮母郊簧佟N髦茏疃嗟氖桥鍘У挠窦?。金文銘辭有賜“黃”一項(xiàng),也是命服的一部分。名稱則有幽黃、匆黃、悤黃、朱黃之類。或謂黃即佩玉,與珩衡為一物。但也有人以為上述諸種“黃”的形詞,均為顏色,遂以為黃不是佩玉本身,而是系玉的帶子。如系系帶,是各種可染之色,自較合理(郭沫若,1932:180;黃然偉,1978:172)。無論是佩玉,抑是系玉的帶,西周貴族玉佩隨身,則無可疑問。男子須佩劍搢笏,劍象威武,笏備錄忘,漢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