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云南巍山地熱田成因及熱流體特征分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云南巍山地熱田成因及熱流體特征分析摘要:研究的巍山區(qū)16溫泉源于白堊系砂巖地下破碎帶熱水儲集帶的排泄點,溫泉的出露受斷裂帶控制,研究表明,區(qū)內熱源主要為幔源熱流,通過水文地質條件與水化學分析推斷溫泉的成因機制,利用SiO2溫標法推算出了該地熱田的熱儲溫度;利用水循環(huán)計算公式估算16號溫泉循環(huán)深度,對該地熱田的天然放熱量、地熱資源量進行了估算。中國7/vie Abstract:Cretaceoussandstonereservoirsainlyofmantleheatfloistryareusedtoanalyzedtheformationmechanismofthehots
2、pring.SiO2methodisusedtocalculatetheheatstoragetemperatureofthisgeothermalfield.Thecirculationdepthof16#hotspringiscalculatedbythealresourcesofthisgeothermalfieldareestimated. ?P鍵詞:巍山地熱田;成因機制;儲熱構造;熱源 Keyalfield;geicmechanism;thermalstructure;heatsource 中圖分類號:P641.1文獻標識碼:A:1006-4311(2017)
3、13-0234-04 0引言 云南地處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碰撞帶及其影響區(qū)內,隸屬滇藏地熱帶,是中國大陸新近地史時期構造活動最活躍、最強烈的地區(qū)之一,地熱異常十分顯著。溫泉或泉群數量約占全國已知溫泉數的28%,居全國各省區(qū)之冠[1]。云南巍山位于漾濞江東岸,屬云南云嶺橫斷山脈的南延部份,開發(fā)和利用好巍山區(qū)地熱資源,將會進一步促進當地旅游經濟的發(fā)展,同時也對完善云南地熱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通過水化學流體特征、溫標法、水循環(huán)計算法來推斷該區(qū)地熱的成因特征,再通過熱儲法與天然放熱量計算法得出該區(qū)地熱田的儲藏熱能?! ?巍山地質背景 1.1地熱異常顯示 巍山區(qū)熱泉出露
4、地層為白堊系上統南新組下段(K2n1)紫紅色砂巖,研究熱泉在巍山區(qū)西部出露,16號溫泉水溫70℃,流量22.60L/s,礦化度為600mg/L,水化學類型為HCO3?SO4-Na型[3]。 1.2巍山區(qū)域地質構造 巍山區(qū)位于歹字型構造體系東支中段與經向構造復合部位。區(qū)內緯向構造主要分布于西窯區(qū)域,大體為北東向與扭動構造。研究區(qū)構造雖較為復雜,但其構造輪廓則較清晰。 研究區(qū)以歹字型構造體系占主導地位,其它構造體系僅在局部殘存。各構造體系中構造形跡的展布形式與其它構造體系的交接關系見圖1?! ?地熱成因機理分析 2.1熱源 研究區(qū)處于滇中地區(qū),滇中地區(qū)莫霍面溫度為758
5、~804℃,巖石圈底界面溫度為1381~1412℃,整個地殼和殼下巖石圈地溫梯度分別為1.76~1.86℃/100m、0.79~0.95℃/100m,居里面埋深為26.0~26.5km[4]。區(qū)內地殼淺部無年輕巖漿侵入巖體,故不存在巖漿熱等附加熱源?;顒訑嗔旬a生的機械摩擦熱對大地熱流值亦有一定貢獻率[5,6]。故可推斷地幔熱流與機械熱為所研究地熱系統的熱源?! ?.2溫泉的補給、徑流、排泄 地下水的形成受多種因素影響控制,其中受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氣象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大氣降水是研究區(qū)內由K2n砂巖、Q松散層組成的水文地質單元地下水的主要補給來源,地下水主要往北東
6、方向河溪方向徑流排泄,局部以泉的形式排泄。 2.3溫泉形成條件分析 研究區(qū)挽近時期活動較強的斷裂有十余條,主要有蛇街斷裂(F1)、白色郎斷裂(F37)、哀牢山斷裂(F42)、紅河斷裂(F45)、貢爺山斷裂(F55)、新街斷裂(F60)、石埡口斷裂(F61)、長蟲街斷裂(F62)、回龍山斷裂(F63)等。沿上述斷裂帶及影響帶出露溫泉12個,占巍山區(qū)溫泉總數的70.6%。這些斷裂深度較大,使淺部含水層接受降水滲入后,沿斷裂及裂隙滲透到地層深處。地下水在深循環(huán)中,接受內動力作用、變質作用釋放的熱量和來自地球深部的熱量,致使水溫升高,在地形較低部位,沿斷裂或裂隙溢出地表,形成溫泉
7、,如16號溫泉,見圖2?! ?.4地熱田成因機制淺析 通過上述分析,研究區(qū)地熱水成因主要歸結為:大氣降水的入滲補給為地熱水提供了豐富的補給來源[7]。區(qū)內大面積分布白堊系上統南新組下段(K2n1)砂巖,其表層受風化作用影響產生發(fā)育程度較高的風化裂隙帶,大氣降水沿著風化帶網狀裂隙徑流,當流經到主干斷裂發(fā)育的構造裂隙或者次級斷裂帶時,形成帶狀裂隙水繼續(xù)向深部滲流進行水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