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究竟決定于什么

成才究竟決定于什么

ID:37254828

大?。?9.64 KB

頁數(shù):3頁

時間:2019-05-20

成才究竟決定于什么_第1頁
成才究竟決定于什么_第2頁
成才究竟決定于什么_第3頁
資源描述:

《成才究竟決定于什么》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成才究竟決定于什么作者簡介:劉道玉,我國著名教育家、武漢大學原校長、上世紀80年代的教改風云人物。他對廢除“文革”中盛行的大學推行制、恢復高考制度,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從事高等教育工作近60年了,雖然有著年深月久的經(jīng)歷,但有一個問題卻始終困惑著我:大學生成才究竟決定于什么?是高學歷和高學位嗎?但并不是每一個獲得大學畢業(yè)文憑甚至高學位者,都能夠成為杰出的人才;相反的,有些沒有進過大學的自學青年,也有不少人成為優(yōu)秀的人才。是名校和名師嗎?但并不是每一個進入重點大學的人,或是師從名家的人都能夠成為杰

2、出的人才,而有些沒有進入名校或從名師的青年,也有不少人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華羅庚先生是由初中畢業(yè)生成為世界級的數(shù)學大師,師從他的學生不下百人,但獲得世界數(shù)學界公認的杰出數(shù)學家,也只有五六個人(5%)。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一直不斷地琢磨這些問題,經(jīng)過這幾年的學習與思考,終于有了一點心得。一個人成才決定什么或不決定于什么,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經(jīng)驗表明,能否成才,基本上不決定于名校、名師,不決定于學歷和學位之高低,不決定于是否出國留學,不決定于學習條件之優(yōu)劣,也不決定家庭是否富有。一個人是否能夠成

3、才,只能決定于自己。具體地說,決定于自己的志趣、理想和執(zhí)著的精神。根據(jù)我對國內外一些著名學者成才經(jīng)驗的研究,大學生們能否成才,需要淡化名校情結,不要太在意專業(yè)的選擇,走出盲目追求高文憑和高學位的誤區(qū),最重要的是要培育和強化決定成才的五個重要素質:酷愛讀書,立學以讀書為本。但凡智力超常的少年,生理發(fā)育都比較超前,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酷愛讀書,讀書就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北宋歐陽修四歲喪父,家境貧寒,母親四處借書供他抄書,通過自學成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大文豪,他曾說:“立身以學習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币?/p>

4、此,一個厭學的人,不愛書、不愛讀書和不會讀書的人是不可能成才的。武漢大學空間物理系的畢業(yè)生劉維寧,是初三考取大學的,大三考取留美研究生。他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天才少年”之一,是加拿大國家宇航局唯一的五級(最高級)科學家,現(xiàn)在被聘為中國“千人計劃”專家,主持由中國科學院空間中心與歐洲航天局共同發(fā)射的“夸父衛(wèi)星”項目。他自識字后,就養(yǎng)成了酷愛讀書的習慣,雷打不動,而且是跨學科的廣泛閱讀。就像林語堂先生所說:“一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讀書。如果他知道讀書的樂趣,他無論在學校或學校外,都

5、會讀書。”武漢大學2014年錄取13歲的汪逸凡,從兩歲就開始閱讀簡版的中國四大名著,正是超強的閱讀能力使他連連跳級,只用了5年的時間,完成小學和中學12年的學校教育。善于自學,這是成才的關鍵。人類文明的傳承就是從自學開始的,就大學而言,必將由現(xiàn)在的課堂講授再回歸到自學的將來。因此,一個沒有很強自學動力和能力的人,是不可能成為杰出的人才的。自學是建立在高度自覺的基礎上,有些人有天生的自學能力,而大部分人需要開發(fā)和引導。不少“天才少年”,都有較強的自學能力,例如劉維寧在大學期間,基本上不聽課,即使人

6、在課堂上,也是心不在焉。每學期教科書和教材發(fā)下來以后,他快速地自學一遍,然后就是廣泛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刊,以積累和構建自己感興趣的知識結構。一直被傳為佳話的典型例子,是英國大博物學家托馬斯·赫胥黎,因家境貧寒8歲才開始啟蒙教育,而且只讀了兩年書。他完全靠獨立自學成為精通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醫(yī)學的博物學家,精通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希臘文和拉丁文,曾當選為皇家學會會員,獲得皇家獎章,還擔任過倫敦大學的校長。華中師范大學歷史學張舜徽教授,一天校門未進過,完全通過自學成為公認的一代通儒。大量實例證

7、明,充其量只有小學的文化程度,都已具備了自學的能力??墒牵褡詫W仍然不能在大學普遍推廣,原因在于學習者有依賴思想、意志薄弱、迷信教師。同時,現(xiàn)在僵化的課堂考核管理制度,也不利于大學生進行自學。面對大數(shù)據(jù)時代,在線學習使得獲取教育信息更便捷,為無師自通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當今大學的理念、以知識為中心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都已經(jīng)過時了,必須改變教育的游戲規(guī)則,從玩“知識游戲”向玩“思維游戲”轉變,迎接以“大智慧之光”為理念的教育新時代。超強的記憶力,是成才的基礎。對待記憶力似乎存在誤解,以為批評死記硬

8、背就是反對加強記憶力。這是模糊了死記硬背與加強科學記憶力之間的區(qū)別,世界絕對沒有記憶力遲鈍的學術大師。例如,著名作家茅盾,年輕時能夠把120回的《紅樓夢》背得滾瓜爛熟;文學大師錢鐘書,讀書一遍能夠成誦。更為驚奇的是學術大師陳寅恪,他留學東西洋12年卻沒有去拿到一個學位,而是博覽群書,并且掌握了中外12種語言。晚年他雙目失明后,完全憑口授整理出版了《再生緣》和《柳如是別傳》,總共120萬字,甚至連注釋也是由他口授的。他的記憶力被稱為“妖孽”式的。美籍華人史學大師余英時先生感慨地說:“要以全中國人的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