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遇負杖入保者息鄭玄注語析疑》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wǎng)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遇負杖入保者息”鄭玄注語析疑(首發(fā))侯乃峰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后《禮記?檀弓下》有如下一段話:戰(zhàn)于郎,公叔禺人遇負杖入保者息,曰:“使之雖病也,任之雖重也,君子不能為謀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則既言矣!”與其鄰重(童)汪踦往,皆死焉。這段文字本身甚為淺顯,意思也很容易理解。然而鄭玄在注“遇負杖入保者息”一句時說:“遇,見也。見走辟(避)齊師,將入保,罷(疲)倦,加其杖頸上,兩手掖之休息者。保,縣邑小城?!睂︵嵭@句
2、注語的理解卻存在著不同意見。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文選部分選有此文,對“遇負杖入保者息”一句的注解說:負杖,把杖(扁擔之類)放在頸上,兩手扶著,等于今天的橫挑。保,城堡,后來寫作“堡”。息,歇息。當時戰(zhàn)事很緊,魯軍不利,人們逃避齊軍,走累了,所以負杖入堡休息。王力主編:《古代漢語》(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5月第3版,第209頁??梢钥闯?,這段注解其實相當于鄭注的白話翻譯。然而對于鄭玄的注語,裘錫圭先生表示懷疑。其文曰:疲倦休息,怎么會“加其杖頸上兩手掖之”呢?鄭說難信。此文“負杖”似與“杖負”同意,就是拄杖而負物的意思。當時魯國民窮役重,為公家負物的服
3、役者力不能勝,拄杖而行,所以公叔禺人見之而有“使之雖病也,任之雖重也”之嘆。裘錫圭:《說“遇負杖入保者息”》,《文史》(第六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6月第1版,第64頁。又見《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153頁。收稿日期:2010年9月17日發(fā)佈日期:2010年9月18日頁碼:9/9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wǎng)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兩種理解的分歧很大。但我們認為,這兩種解釋都與鄭注本意有出入。細讀原文,“公叔禺人遇負杖入保者息”一句的
4、主干是“遇……息”,即“遇到……(什么人)在休息”。再看鄭注,“見走辟(避)齊師,將入保,罷(疲)倦,加其杖頸上,兩手掖之休息者”一句的主干正是“見……休息者”,意即“見到如何休息的人”,與原文密合無間,則鄭注所說的是休息之情態(tài)無疑。看《古代漢語》的理解,以為是“橫挑”,則“入保者”在休息時當然是放下挑子,而不會把挑子放在頸上休息,故此理解與鄭注本意不合。裘先生一方面以為原文“負杖”是“拄杖而負物”,此種理解若是作為“負杖入保者”行走時的情形無疑是正確的(但并非鄭玄注語所說的休息之情態(tài))。另一方面,此說又準確抓住了鄭注的句子主干,以為鄭玄注語所說是“疲倦休息”之情態(tài),但
5、裘先生似乎是將鄭注“加其杖頸上”理解為“加其杖(于)頸上”,遂以為鄭注錯誤而撇開不論。鄭注其實不誤。既然“遇負杖入保者息”一句的主干是“遇……息”,即公叔禺人見到“負杖入保者”時,他們正在休息,而鄭注所云正是“負杖入保者”休息時的情形。裘先生將“負杖”理解為“拄杖而負物”是可信的,之所以對鄭注生疑,想是未曾見過山區(qū)居民“拄杖而負物”者休息時的情形。筆者在童年時曾聽村中老者講述過一段往事:在清末民初,村中(在魯東南)有一群背鹽人,經(jīng)常到江蘇東??h靠海的煮鹽人家去背鹽。因為兩地中間有座山,道路坎坷,無法用車輛運輸。每個背鹽人都持有一根特制的半人多高的棍子,上端有個天然長成的
6、近似于“丫”字形的樹杈,平時走路拿在手中當作拄杖用,以節(jié)省腳力。在他們背鹽回來的路上走累了需要歇息時,就把手中的拄杖豎直放在地上,把背上的鹽袋搭在拄杖上的“丫”字形樹杈中間。這樣一來,鹽袋的重量幾乎全部落在了拄杖上,背鹽人就可以乘機松口氣,休息一下。短暫歇息時不能把鹽袋放到地上,也不能坐下,因為鹽袋很沉重,是綁縛在身上的,放下去再背上很麻煩,坐下去再起來也很費勁。同時,因為鹽袋的質量不好,如果用沒有“丫”字形樹杈的直棍子做拄杖,那么在如此休息時直棍子上端就有可能戳破鹽袋。又因為休息時鹽袋的全部重量幾乎都落在拄杖上,而拄杖下端僅一個支點,重心不穩(wěn),而且休息時背鹽人的雙手是
7、空閑的,為防止拄杖和鹽袋歪倒,所以要用兩手抄后扶持住拄杖。收稿日期:2010年9月17日發(fā)佈日期:2010年9月18日頁碼:9/9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wǎng)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筆者幼年時乍聞此事,對村中這群背鹽人想出的這個辦法很是佩服。但是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我逐漸接觸到更多類似的情形,認識開始改變。比如,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一組反映鄂西北山區(qū)居民生活的圖片,其中一幅畫面表現(xiàn)的正是我想象中的背鹽人休息時的情態(tài):一位中年人背著個大背簍,簍里裝的是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