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關注主體間言語生命的互助》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關注主體間言語生命的互助摘要 教學作為一個幫助學習的過程,最終是以學生的認知為目的的。應該把主要目光投向學生,即確認學生是主觀能動的實踐者和認知者。教學過程中的認知活動不是在學生孤立、封閉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而是以教師的教為條件的。教學是師生間發(fā)生的雙向活動,始終是互相依存、互為條件、互相制約的。關鍵詞 言語生命 互助 雙向活動 師生關系在確認了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后,我們對師生主體間言語生命的關注建立在了一種“互助”的基礎上。學生的主體言語發(fā)展的需要制約著教師只能是“主導”而非“主宰”;而教師言
2、語實踐導之有方才能促進學生更好地達到預期的認知目標,真正成為認知的主體。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始終關注著主體間言語生命的互助。一、給予學生言語成長的空間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要引導學生對言語的意義進行思考,喚醒學生對言語價值深入探究,關注言語背后的言說。不論學生現在能否達到我們期望的認知高度,他們只要在思考并勇敢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就值得欣賞。教師應關注學生是否在思考,是否使言說成為存養(yǎng)心性、感悟生命的一種方式,因為人的道德培育、思維發(fā)展、學養(yǎng)增進、性格磨煉、性情養(yǎng)護都是通過言語實踐來實現的。曾經聽
3、一位教師教授《登山》一課,在課快結束的時候有這么一個片段:師:“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嗎?”生:“老師,對于列寧為什么堅持要走那條小路我還是不能理解?!睅煟骸澳闶遣焕斫饬袑幾詈笳f的那段話吧?(生點頭)你再仔細讀讀最后一段話,看看到底還有什么地方讓你感到困惑。”生:“我覺得列寧回來的時候完全沒有必要走那條危險的小路?!薄拔矣X得也是,鍛煉自己的意志有很多機會。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我認為并不值得?!凸幕鶠槭裁匆婚_始就對列寧說他不能走那條小路?”師:“我很高興同學們能提出這么多問題,大家都是會思考的同學。對
4、于這些問題,也許會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中解決,也許在反復思考后依然找不到答案。但在十年、幾十年后的某一天,某一個情境中,你一下子就能很深地領悟。重要的是,今天我們在思考?!痹谒械乃季S言說活動中,批判性的思維言說對于小學生來說尤為珍貴。教師在處理突發(fā)事件時,把思維的空白留給學生,以至于延伸到孩子未來的十年、幾十年。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言語生命的感悟要點到為止、言不盡意,引領學生到適當的時候便不多說,也不給一個準確的結論,更不在學生提出異議的同時,由于違背了自己的觀點而斷然否決。應該留給學生自己去思考、領
5、會的機會,隨著閱歷的增加,疑團揭開之時,孩子們善于思考的習慣也就逐步形成了。二、陶鑄學生言語人格的真誠曾經聽一位教師教授《做一片美的葉子》一課,現在回想起來,真正讓我記住這一課的,既非教師在課堂上呈現出來的種種出人意料甚至讓人嘆為觀止的教學設計,也非課堂上師生之間大段詩意般的對話。至今在我腦海里回旋的,是這位教師和一位女學生之間發(fā)生的一個教學細節(jié),一個極為重要的教育學事件。這是一個不期而至的事件:教師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文本中“大樹把無數的葉子結為一個整體,無數的葉子在樹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6、”的理解。先是有些反應敏捷的學生參與了發(fā)言,似乎都講得不錯,但又都有一種機械詮釋、隔靴搔癢的不足。終于那位女學生站起來發(fā)言了,看不清她的神情,但能從她柔柔的聲音中感受到某種難以言說的苦澀和壓抑。女孩子這樣說道:“家把爸爸、媽媽、孩子結為一個整體,每個人在家里都要有自己的位置。”接下來,真實的教育學事件發(fā)生了。孩子說道:“可是,我的爸爸和媽媽離婚了,他們都不愿意要我,我沒有位置了,我……我……很難過。”全場的氣氛被“很難過”一詞凝固了,孩子的話像一塊巨大的石頭壓在了每一位聽課者的心上。就在這時,我看到
7、那位教師走近了那個孩子,將她輕輕摟在自己的懷里說:“孩子,別難過,給你講個小故事吧。你知道珍珠貝嗎?我很喜歡這種小動物。如果有沙子一類的東西跑進它的身體里,珍珠貝就會不聲不響地把它們包起來,最后變成什么呢?”“珍珠?!焙⒆有÷暤卣f。“是的,變成珍珠。孩子,用溫柔去包容自己的不幸,這樣,我們的內心也會長出一顆顆漂亮的珍珠!”聽到這里,我的眼眶濕潤了。打動我的并非是通常被我們指述為“教學機智”的東西,或者說,不是這個事件中所呈現出來的教師肢體語言和聲音語言及其相關聯的教學技巧和動作。真正打動我的,是教師
8、的那份從內心深處流淌出來的對學生真誠言語的保護和善待!學生語言的真誠不是一兩天形成的,需要來自多方面的合力,包括來自師生的相互支持。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和知識儲備,要有真摯的情性和高遠廣闊的胸襟,有對人性、人生透徹的思考與參悟,有對一般的人生世相的體驗與蓄積,還要有純屬的語言文字的技巧。只有這樣,面對課堂突發(fā)的事件才能找到最為恰當和巧妙的解決途徑,為學生指示一條言語上自我提高、自我陶鑄、自我實現之路。教師在教學中的權威不是天經地義的,也不是靠誰來賦予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