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過斷層巷道頂板應力分布規(guī)律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過斷層巷道頂板應力分布規(guī)律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3.1概述我國煤炭資源豐富,賦存條件十分復雜,斷層是影響煤礦開采的重要地質因素,斷層破壞了巖層的連續(xù)性和完整性,導致斷層周圍的應力分布差異性大;對于過斷層的回采巷道,其頂板應力分別更是復雜,不能準確得到圍巖應力與位移的詳細解析解。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數(shù)值計算方法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復雜的工程問題可采用離散化的數(shù)值計算方法并借助于計算機得到滿足工程要求的數(shù)值解,各類數(shù)值分析程序應運而生,已成為巖體力學研究和工程設計計算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次實驗決定用數(shù)值模擬,以期從過斷層回采巷道的位移場、塑性區(qū)及應力場的變化,來驗證相似模擬得出的規(guī)律。3.2FLA
2、C軟件簡介FLAC3D采用的“顯式拉格朗日”算法和“混合-離散分區(qū)”技術,能夠非常準確的模擬材料的塑性破壞和流動,由于無須形成剛度矩陣,因此,基于較小內存空間就能夠求解大范圍的三維巖土工程問題。由于采用了自動慣量和自動阻尼系數(shù),克服了顯式公式存在的小時間步長的限制以及阻尼問題。所以,F(xiàn)LAC3D是一個求解三維巖土問題的最理想工具之一。FLAC3D有良好的前處理功能,計算時程序自動將模型剖分成六面體單元,每個單元都可以有自己的材料模型,材料可以在外力及應力場的作用下發(fā)生屈服流動,節(jié)點的位置也會隨著模型的屈服流動而發(fā)生改變(大變形時),因此,F(xiàn)LAC3D在模擬大變形問題上有其獨到之處。FLAC
3、3D包含了三維網(wǎng)格自動生成器,通過匹配、連接,由網(wǎng)格生成器生成所需要的網(wǎng)格。生成器還能夠自動產(chǎn)生交叉結構區(qū)域網(wǎng)格(如相交巷道)。另外,為方便用戶劃分網(wǎng)格,F(xiàn)LAC3D提供了12種原始模型(primitivemesh),使得用戶能根據(jù)工程實際更為快捷方便的建立理想的計算模型。FLAC3D的后處理功能也非常強大,用戶可以根據(jù)需要通過相應的操作命令打印或者繪制出自己所需的數(shù)據(jù)或者圖形。FLAC3D還具有記錄追蹤功能(history),使得用戶可以很方便的得到所需參數(shù)在計算過程中的發(fā)展曲線或者得到多個參數(shù)之間的相互關系曲線。針對不同的材料,F(xiàn)LAC3D軟件提供多達10種材料模型,能更真實地模擬實際
4、材料的力學行為。同時,F(xiàn)LAC3D中包含靜力、動力、蠕變、滲流、溫度等5種3D計算模式,并且還可以進行多模式的耦合分析。另外,F(xiàn)LAC可以模擬多種巖土工程地質不連續(xù)面,包括斷層、節(jié)理等以及常見的多種支護形式,例如梁(beam)、錨桿(索)(cable)、樁(pile)、殼(shell)等。FLAC3D還包含一個強有力的程序語言—FISH,能夠使用戶定義新的變量和函數(shù)。為特定需要的用戶提供了一個專門工具。[45]3D對于過斷層回采巷道頂板應力和變形較復雜的特點,非常適合于用FLAC3D軟件進行數(shù)值模擬研究。3.3本構模型選擇3.3.1巷道圍巖巖體本構模型選擇巷道圍巖巖體屬于彈塑性地質材料,本
5、構模型采用理想彈塑性本構模型。本研究對巷道圍巖巖體采用莫爾-庫侖屈服準則:fs=(σ1-σ3)-2ccos?-(σ1+σ3)sin?(3-1)式中:σ1、σ3分別是最大和最小主應力;c,?分別為巷道圍巖巖體的粘結力和摩擦角。當fs<0時,巷道圍巖巖體將發(fā)生剪切破壞。在材料達到屈服極限后,在恒定應力水平下產(chǎn)生塑性變形。在拉應力狀態(tài)下,如果拉應力超過材料的抗拉強度,材料將發(fā)生破壞。3.3.2煤體本構模型選擇煤層開采后,應力重新分布,煤柱最大主應力相對初始最大主應力升高,而最小主應力卻降低。圍巖應力由三向應力狀態(tài)轉變?yōu)槎驊顟B(tài),煤柱周邊在一定時刻即處于二向應力狀態(tài)。當煤柱周邊的應力超過
6、煤體本身的強度極限時,煤柱即發(fā)生破壞。煤柱破壞后仍具有一定的殘余強度,隨著塑性變形的增加,c,φ等隨之減少。應變軟化模型用于模擬非線性材料的軟化行為,模型的實現(xiàn)基于莫爾-庫侖模型中參數(shù)的變化,這些參數(shù)都是塑性偏應變的函數(shù)。與莫爾-庫侖模型的不同點在于應變軟化模型在塑性屈服開始時,粘聚力、內摩擦角具有變軟的可能性,把粘聚力、內摩擦角定義為測量塑性剪切應變參數(shù)的分段性函數(shù)。塑性剪切應變由剪切硬化參數(shù)eps測量,其增量形式如下:Δeps21ps21ps?1ps?e=??e1-?em+?em+?e3-22?2()()(12ps2m)???式中:Δemps1psps?e+?e13=3()。在應變軟化
7、模型中可以把粘聚力、內摩擦角定義為全應變中的塑性應變部分eps的函數(shù),見圖3-1,在FLAC3D程序中調整為線性變化的參數(shù),見圖3-2圖3-1粘聚力(a)和摩擦角(b)隨塑性應變的變化Fig.3-1Variationofcohesion(a)andfrictionangle(b)withplasticstrain圖3-2由線性線段近似表示的粘聚力(a)和摩擦角(b)Fig.3-2thecohesion(a)andf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