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高二歷史必修3月考卷3》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必修三7——8單元月考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中近程導彈試驗成功;1965年,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在中國首次實現,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蛋白質的全合成。這說明()A.中國科技已處于全面領先地位B.發(fā)展以上科技主要是國防的需要C.上述科技均開創(chuàng)了新的時代D.均是學習外國科技的結果2.1954年10月14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了《走什么樣的路?——再評俞平伯先生關于“紅樓夢”研究的錯誤觀點》,文章指出“新紅學”的實質就在于它是士大夫階級
2、意識和買辦思想的混血兒,是反動的實驗主義在古典文學研究領域中的具體表現。這篇文章()A.體現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方針B.是反右斗爭中對資產階級右派的批判C.是社會主義改造在思想文化領域的體現D.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在“紅學”研究的領導地位3.1955年,植物學家胡先驌因為批評前蘇聯生物學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來與中科院負責人談話:“科學是科學,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對,我們沒有理由為李森科辯護,我們就向被批評的胡先驌承認錯誤?!痹撜勗?)A.體現了“雙百”方針的精神B.實現了思想路線上的撥亂反正C.反映了學術問題政治化的要求D.蘊含了“科教興國
3、”的戰(zhàn)略思想4.下列科技成就中,被稱為是繼“兩彈一星”之后我國科技發(fā)展史上又一個光輝里程碑的成就是A.“東方魔稻”的成功培育B.青藏鐵路的順利開通C.“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的發(fā)射與回收D.“銀河”系列計算機的研制成功5.1950年,我國水稻的平均畝產只有141千克,1998年達到450千克。當今中國,雜交水稻播種范圍已占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的一半。1976年到1998年水稻產量累計增產3.5億噸。這說明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推廣()A.大大提高了我國的糧食產量B.有助于解決世界性的饑餓問題C.使“科教興國”戰(zhàn)略取得了實效D.使袁隆平享有了很高的國際聲譽6.“到1956年初……
4、黨內對知識分子仍然存在比較嚴重的宗派主義,學術研究存在‘輿論一律’的嚴重制約,學習蘇聯經驗存在嚴重的教條主義傾向?!惹行枰贫ㄒ粋€正確領導科學和文藝工作、妥善處理各種關系的總方針?!睂Υ?,毛澤東提出()A.“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B.在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在學術問題上百家爭鳴C.文藝工作者到農場、干校“改造”,接受“再教育”D.“堅決進行一場文化戰(zhàn)線上的社會主義大革命”7.在“雙百”方針鼓舞下,在社會主義全面建設時期,小說界出現繁榮局面。其代表作有( )A.老舍的《茶館》B.郭沫若的《蔡文姬》C.楊沫的《青春之歌》D.艾青的《蟬的歌》8.1967年,有
5、位作家說:“曾經有人說過,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我卻要說,做文人難,做作家尤難?!边@位作家這樣說的原因是()A.20世紀60年代缺乏創(chuàng)作素材B.作家搞創(chuàng)作比較辛苦,得不到社會的認可C.“文革”期間“雙百”方針受到嚴重沖擊和破壞D.改革開放以后,“雙百”方針沒有得到及時恢復9.下列圖示內容說明了( )A.針對“大躍進”時期教育的經驗教訓,對教育事業(yè)進行調整B.清華、北大等我國高等學校成為國家科技事業(yè)的生力軍C.中國把推動高等教育發(fā)展放在更加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D.“文革”結束后,教育戰(zhàn)線撥亂反正效果明顯10.2012年是高考制度恢復35周年。1977年,鄧小平同志提出讓高
6、中學生參加高考,不再搞群眾推薦,從此拉開了恢復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現實意義是()A.否定了群眾推薦制度B.實現了“學而優(yōu)則仕”C.提供了平等競爭的權利D.為下鄉(xiāng)知識青年提供出路11.春秋戰(zhàn)國時代出現了學術思想“百家爭鳴”的繁榮,但此后卻是2000多年如“萬馬齊喑”般的沉寂,新中國成立后由1956年的曇花一現,再到改革開放以后的欣欣向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思想文化現象與國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關B.領導者的素質高低決定社會文化繁榮的程度C.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也是“百家爭鳴”現象出現的因素之一D.不同時代的“百家爭鳴”所爭論的主要內容是不同的12.1983年國慶前夕,鄧
7、小平同志為北京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三個方面的實質是()A.通過教育的發(fā)展提高國家和民族的競爭力B.教育的發(fā)展要適合本國國情C.教育的發(fā)展需要加強國際交流D.教育的發(fā)展需要有超前性13.20世紀初,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獲獎理由是:“由于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yōu)美的詩;這詩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業(yè)已成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評語中的“他”是指()A.泰戈爾B.巴爾扎克C.雪萊D.狄更斯14.有一個文學派別,不再強調感情與辭藻,而著眼于描繪具體的事實,并將科學的原理應用在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