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腔穿刺術標準操作規(guī)程

胸膜腔穿刺術標準操作規(guī)程

ID:13945667

大?。?6.55 KB

頁數(shù):5頁

時間:2018-07-25

胸膜腔穿刺術標準操作規(guī)程_第1頁
胸膜腔穿刺術標準操作規(guī)程_第2頁
胸膜腔穿刺術標準操作規(guī)程_第3頁
胸膜腔穿刺術標準操作規(guī)程_第4頁
胸膜腔穿刺術標準操作規(guī)程_第5頁
資源描述:

《胸膜腔穿刺術標準操作規(guī)程》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1、胸膜腔穿刺術標準操作規(guī)程SOP題目:胸膜腔穿刺術標準操作規(guī)程SOP編號:XJYY-CSZD-SOP-017-01頁數(shù):4頁制定人審核人批準人人員時間適用范圍超聲診斷科所有藥物臨床試驗頒發(fā)日期:執(zhí)行日期:修訂記錄表時間制定人審核人批準人修訂版本號修訂內容記錄表編號頁碼修訂原因修訂內容修訂人簽名/日期審核人簽名/日期批準人簽名/日期胸膜腔穿刺術標準操作規(guī)程I.目的:確立胸膜腔穿刺術的標準操作規(guī)程,確保胸膜腔穿刺術操作的正確性和規(guī)范性。I.范圍:適用胸膜腔穿刺術的操作。II.規(guī)程:1)概述胸膜腔穿刺術可抽出患者胸腔內的積液、積氣等,使受壓的肺復張,改善呼吸困難,或向胸腔內注入藥物,以

2、達到治療目的;也可對抽取的胸腔內容物進行細胞學、細菌學、生化等檢查,以達到診斷目的。分排液法和排氣法兩種。2)適應癥1.診斷性穿刺。2.大量胸腔積液、氣胸。3.胸腔內注射藥物,膿胸行抽膿灌洗治療。3)禁忌癥1.靠近縱隔、心臟和大血管附近的局限性積液、積膿。2.嚴重肺氣腫。3.嚴重出血傾向。4.穿刺點皮膚感染性疾病。5.機械通氣和肺大皰為相對禁忌證。4)操作流程1.用品:胸穿包及消毒用品。2.體位:常取坐位,面向椅背,兩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額伏于前臂上;病重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臥位,患側前臂上舉抱于枕部。3.部位:排液法,穿刺宜選在胸部叩診實音最明顯部位進行,一般常取肩胛線或腋后線第7~

3、8肋間;有時也選腋中線第6~7肋間或腋前線第5肋間為穿刺點。包裹性積液可結合X線或超聲檢查確定。穿刺點可用蘸龍膽紫的棉簽在皮膚上做標記。排氣法,常規(guī)選取患側鎖骨中線第2肋間或腋前線第4-5肋間,特殊病例依據胸片確定穿刺點。1.操作:常規(guī)消毒皮膚,戴無菌手套,覆蓋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緣的穿刺點自皮膚至胸膜壁層進行局部浸潤麻醉。術者以左手食指與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膚,右手將穿刺針的三通活栓轉到與胸腔關閉處,再將穿刺針在麻醉處緩緩刺入,當針鋒抵抗感突然消失時,轉動三通活檢使其與胸腔相通,進行抽液。助手用止血鉗協(xié)助固定穿刺針,以防針刺入過深損傷肺組織。注射器抽滿后轉動三通活

4、栓使其與外界相通,排出液體。如用較粗的長針頭代替胸腔穿刺針時,應先將針座后的膠皮管用血管鉗夾住,然后進行穿刺,進入胸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開止血鉗,抽吸胸腔內積液,抽滿后再次用血管鉗夾閉膠管,爾后取下注射器將液體注入彎盤中,以便記量或送檢。抽液畢拔出穿刺針,覆蓋無菌紗布,稍用力壓迫穿刺部位片刻,用膠布固定后囑患者靜臥。用于排氣時,穿刺針進入胸腔后,立即連接氣胸器測壓,然后排氣,至胸內壓接近零為止。停止抽氣后,應留針3-5分鐘,觀察壓力變化,若壓力迅速升高,提示張力性氣胸,應改用閉式引流。病情危急而無氣胸器及其他減壓設備,可用粗針頭直接穿刺排氣。2)注意事項1.胸穿前應行X線胸透或攝片

5、及B超定位。2.操作前應向患者說明穿刺的目的,消除顧慮;對精神緊張者,可于術前半小時肌肉注射地西泮(安定)5-10mg,或口服可待因0.03g以鎮(zhèn)靜止痛。3.操作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如有頭暈、面色蒼白、出汗、心悸,胸部壓迫感或劇痛、昏厥等胸膜過敏反應.或出現(xiàn)連續(xù)性咳痰、氣短、咳泡沫痰等現(xiàn)象時,應立即停止抽液,必要時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0.3~0.5ml,或進行其他對癥處理。4.穿刺過程中應囑病人保持體位,避免咳嗽或深呼吸,以防針尖刺傷肺臟。1.一次抽液不可過多、過快,診斷性抽液抽取50~100ml即可;減壓抽液,首次不超過600ml,以后每次不超過1000ml;如為膿胸則每次

6、應盡量抽凈。疑為化膿性感染時,助手用無菌試管留取標本,行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檢查瘤細胞,至少需100ml,并應立即送檢,以免細胞自溶。2.嚴格無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氣進入胸腔,始終保持胸腔負壓。3.應避免在第9肋間以下穿刺,以免誤穿隔肌、損傷腹腔臟器。4.抽液完畢,若需向胸腔內注入藥物,宜先抽出少量胸水將藥物稀釋,再回注入胸腔內。5.術后囑患者臥床休息6小時,并注意觀察生命體征變化。II.參考依據:《醫(yī)學臨床“三基”訓練醫(yī)師分冊》(第四版)III.附件無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