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歌鑒賞題的十大角度

古典詩歌鑒賞題的十大角度

ID:15764370

大?。?2.00 KB

頁數:4頁

時間:2018-08-05

古典詩歌鑒賞題的十大角度_第1頁
古典詩歌鑒賞題的十大角度_第2頁
古典詩歌鑒賞題的十大角度_第3頁
古典詩歌鑒賞題的十大角度_第4頁
資源描述:

《古典詩歌鑒賞題的十大角度》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第六節(jié)古典詩歌鑒賞題的十大角度一、從重點詞語處置疑理解詩歌中的重點詞語,是鑒賞詩歌的第一步。只有充分地理解古典詩歌中的重點詞語,才能較為準確地鑒賞詩歌。因而,理解重點詞語便成為古典詩歌鑒賞題的置疑角度。例如: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詩后的試題。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蓱z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問題:殘陽照射在江面上,詩人不說“照”而說“鋪”,有什么表達效果?【分析】:古典詩歌往往寓情于景,每句詩都有它的意境,且意境與意境之間均有緊密聯(lián)系,只有充分地理解詞句,才能更好地理解詩句意境。根據詩意可知,這時太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幾乎

2、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的,故用“鋪”更準確、形象。運用“鋪”字,更能表現(xiàn)了秋天夕陽的柔和與江面的平靜,給人以安閑、舒適之感。二、從關鍵語句處置疑所謂的關鍵語句,多指詩詞中的“詩眼”句,即能揭示詩的主旨、藝術內涵的語句。這些句子多對表達主題,深化意境,突出形象等起著關鍵作用。只有準確地把握這些關鍵語句,深入地剖析,才能找到切入全詩的關鍵點,進而深入地把握全詩內涵。例如:2.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試題。更漏子溫庭筠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夜夜,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問題:“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

3、正苦。”是什么意思?在抒情上有什么特點?【分析】:此題的置疑角度是鑒賞古代詩詞的關鍵語句。這一句在文中起著關鍵作用,意思是:秋夜三更冷雨,點點滴在梧桐樹上,這離情又有誰可以理解呢?點示了詩的內涵。該句用人之所聞,描寫景物,融情與景,情景交融。那一直滴到天明,沒有休止的綿綿秋雨,正如主人公的離情連綿不斷。三、從詩詞意境上置疑詩詞的意境是詩人通過種種意象的創(chuàng)造和連綴所構成的一種充滿詩意的藝術境界。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寫的事物或畫面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它具有極強的感染力。鑒賞詩歌,重在領悟詩的意境,能夠領悟詩詞的意境就能準確

4、理解詩詞所要表達的思想或所抒發(fā)的感情。因此,探究詩詞意境便成為考查點。例:3.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試題。蝶戀花晏殊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竹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常水闊知何處?問題:(1)在詞的上片中,詞人是怎樣表現(xiàn)“離恨”苦的?(2)“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币痪涞囊饩??!痉治觥浚?)略。(2)此題的置疑角度是鑒賞古代詩詞的藝術境界。答案:碧樹因一夜西風而盡凋,足見西風勁厲肅殺、景的蕭索、人的孤獨交融在一起。不僅如此,詞人有出人意料地展現(xiàn)一片無垠廣遠寥廓的

5、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睆莫M小的簾幕庭院的憂傷愁悶轉向廣遠境界的騁望。所以三句盡管包含著望而不見的傷離愁緒,但,感情是悲壯的,沒有纖柔頹靡的氣息;語言洗煉鉛華,純用白描。氣象闊大,境界高遠。四、從表達技巧處置疑古典詩歌十分注重講究表達技巧。鑒賞詩歌,也應該辨析詩的表達技巧,而要想準確地辨析詩詞中運用的表達技巧,就必須要掌握各種表達技巧及其作用,了解相關修辭,掌握相關術語。在試題的設置中,置疑點往往為描寫或抒情。例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試題。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問題:詩人從

6、哪些方面來描寫早春草色?【分析】:此題的置疑角度是鑒賞古代詩詞的表達技巧。首先該詩從視角的變化寫草的有無。遠遠望去,隱隱泛著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勺呓朔吹箍床怀鰜?。兼攝遠近,空處傳神。其次,把“煙柳”和“春草”進行對比,突出具有朦朧之美的早春草色。五、從思想感情處置疑。感情對于詩而言,猶如人之血液,花之水分。它是詩歌的生命。古人云:詩言志。詩人寫詩無論采取何種方式,均為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因而要鑒賞詩歌,就應該準確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要想準確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必須要知人論世,了解相關的時代背景,把握詩歌的意象,以人為本,仔細品味詩人

7、的情感。在試題的設置中,準確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為置疑點。例:5.閱讀王安石詞《浪淘沙令》,完成試題。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傭。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湯武偶相逢,風虎云龍。興王只在笑談中。直至如今千載后,誰與爭功。注:詞中“伊呂”指輔佐湯滅夏的伊尹和輔佐武王滅商的呂尚。王安石填此詞,正推行變法。問題:這是一首詠史詞,凡詠史之作都要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這首詞表達王安石怎樣的情感?【分析】此題的置疑角度是鑒賞古代詩詞的思想感情。文中的伊尹和呂尚之所以建功立業(yè),除自身的才干外,更重要的是遭逢明主。王安石當時正在推行自己的變法主張,當然首

8、先要取得宋朝皇帝的支持。因而該詞正表現(xiàn)出王安石的這一希冀以及他推行表法的決心和勇氣。六、從風格流派置疑風格是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