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合唱與合唱指揮》講義》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指揮與合唱》教案趙鵬西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9第一章合唱的基本知識第一節(jié)歐洲合唱音樂的發(fā)展世界多聲部合唱音樂的傳統(tǒng)最先源自歐洲中世紀的宗教音樂,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東歐在大約五世紀以前就有了合唱意識,以民歌為主,從意大利的科希加島向東歐發(fā)展。在非洲的部落里,也有早期的合唱形式,如一領眾和;也有一個人唱單音,其他人在這個音上做即興的加花。這雖然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合唱音樂,但也是合唱音樂的早期形式。六世紀的傳統(tǒng)合唱音樂,格里高利圣詠,在天主教堂演唱,不是復調音樂,是單旋律的音樂。因此,合唱藝術的文化背景就是格里高利圣詠?!案窭锔呃ピ仭笔橇_馬天主
2、教做彌撒時所用的音樂。公元6世紀末,羅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為了統(tǒng)一教會儀式中的音樂,將教會禮儀歌曲、贊美歌等收集、整理成一本《唱經歌曲》(即“圣詠”),共收集整理了三千多首歌曲,它后來就被人們稱作“格里高利圣詠”。格里高利圣詠只用人聲,歌詞采用拉丁文,不用器樂伴奏。格里高利圣詠沒有和聲和對位,旋律簡單,不用變化音和裝飾音,音域也很窄,一般不超過八度。雖然它的旋律沒有明顯的節(jié)奏重音,速度徐緩,但較好地配合了拉丁文歌詞的抑揚頓挫。格里高利圣詠原來是沒有記譜的,而是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來傳播。后來,由于圣詠數目的增多而需要給演唱者提示不同旋律的輪廓,于是就逐漸產
3、生了簡單的記譜。格里高利圣詠孕育了西方一千多年來的音樂藝術。29合唱作品的成型,開始于15世紀。15世紀以前是以單旋律為主。15世紀以后的合唱作品,從風格上來說基本可以分為五個時期:文藝復興時期(1400—1600)、巴洛克時期(1600—1750)、古典時期(1750—1820)、浪漫時期(1800—1900)及現代時期(1890—現在)。一、文藝復興時期(1400—1600)文藝復興時期以前的合唱音樂主要服務于宗教的教義。這個時期合唱作品的特點是:1、逐漸脫離教會調式而向大、小調式發(fā)展;2、基本是復調音樂,各聲部起著同等作用;作品強調表現每一個聲部
4、。3、作品是非節(jié)拍的,音樂節(jié)奏依從于歌詞;4、聲部模仿時常先后交錯;5、非協和音的使用受嚴格限制,變化半音被避免使用;6、大量采用三拍子旋律。這時期的作品基本是無伴奏的,即使有樂器伴奏也不過是用樂器來重復人聲的聲部。本時期的主要作曲家有杜費、拉索(見合唱作品《回聲》)等。二、巴洛克時期(1600—1750)巴洛克時期合唱作品的特點:1、建立在大小調上;292、主調音樂逐漸鞏固,復調從屬于主調;低音線條非常突出和重要,由低音來構成音樂的整個部分。3、小節(jié)線劃分強弱拍率的作用完全肯定下來;4、裝飾變化增多。5、伴奏雖然沒有完全消失,但已經不再占有重要地位。
5、本時期的主要作曲家有:蒙特威爾地、斯卡拉蒂、巴赫、亨德爾。三、古典時期(1750—1820)這時期的特點:1、力度范圍擴大;2、曲式結構確立;3、器樂作用加強;4、修飾成分減少;5、主調音樂占主要地位。本時期主要作曲家有:格魯克、巴赫、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四、浪漫時期(1800—1900)特點:1、強調結構與色調;2、力度、速度的對比大大增強;3、半音階的使用;4、標題音樂占優(yōu)勢;5、大多是主調音樂。作品有舒曼的《茨岡》。主要作曲家29:羅西尼、舒伯特、柏遼茲、門德爾松、舒曼、李斯特、瓦格納、威爾第、等等。五、現代時期(1890—現在)特點:1、節(jié)
6、拍記號不斷更換,節(jié)奏復雜;2、超出調性的限制;3、采用非樂音的歌唱,著重歌詞朗誦語調的節(jié)奏與起伏;4、采用自然界的音響;5、廣泛運用室內樂的演唱形式;6、大量的不協和和弦。作曲家有:勛伯格、格仕溫等。第二節(jié)中國合唱音樂的發(fā)展中國多聲部合唱音樂的發(fā)展,主要是20世紀前后由“學堂樂歌”開始的,距今僅有100多年的歷史。隨著“五四”運動后中國城鄉(xiāng)群眾歌詠活動的日趨活躍,中國合唱音樂才得到了真正的起步,并且逐步在題材內容、藝術形式等方面呈現出有別于歐洲以宗教音樂為中心的合唱藝術。中國的合唱音樂特點:緊密結合時代,結合生活,融合中西音樂因素的新型多聲部音樂。在這
7、百年間,中國幾乎處于歷史上政治斗爭和社會變革最激烈動蕩的時期,作為中國合唱音樂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講,正是這種社會政治斗爭的一種曲折反映。但是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演變和發(fā)展,它又不完全跟政治歷史的變革相同步。29中國合唱音樂的發(fā)展,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一、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末二、從20世紀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三、從20世紀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四、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第一階段(19世紀末——20世紀20年代末):最早對合唱創(chuàng)作予以明顯關注的是李叔同,他作詞、作曲的《春游》(三部合唱),是中國第一首合唱作品?!拔逅摹边\動后,作曲家蕭友梅在
8、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運用了合唱形式,如《晚歌》(三部合唱)、《柏樹林回旋曲》(三部合唱)等。當時的《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