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經濟體公共債務管理

新興市場經濟體公共債務管理

ID:16397321

大?。?47.50 KB

頁數:16頁

時間:2018-08-09

新興市場經濟體公共債務管理_第1頁
新興市場經濟體公共債務管理_第2頁
新興市場經濟體公共債務管理_第3頁
新興市場經濟體公共債務管理_第4頁
新興市場經濟體公共債務管理_第5頁
資源描述:

《新興市場經濟體公共債務管理》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新興市場經濟體公共債務管理一、危機前新興市場經濟體公共債務管理08年金融危機之前,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歷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這些國家依托強勁的經濟基本面和良好的全球市場環(huán)境,出臺了多項有效的宏觀措施,積極優(yōu)化了公共債務組合,有效降低了公共債務風險,客觀上為抵御金融危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利于公共債務管理的宏觀措施改善財政帳戶收支。大多數新興市場國家的基礎財政收支在危機之前實現了盈余(見圖1),綜合預算收支也出現了明顯的好轉(見圖2)。其中,尤以南美最為明顯。這種改善使得投資者相信,政府有能力采取各種反周期措施來應對經濟回落。圖1:基礎財政收支余額(

2、占GDP百分比)圖2:綜合預算收支余額(占GDP百分比)嚴格控制通貨膨脹。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政策公信力在這一時期不斷上升(見圖3)。穩(wěn)定的通脹及其預期增強了公眾對長期債券(包括政府債券)的信心,并為這些國家(特別是曾經飽受高通脹困擾的國家)降低利率和塑造本幣收益率曲線鋪平了道路。圖3:平均CPI通脹(年百分比變動)降低公共債務占比。由于財政指標的改善、利率的降低以及GDP的增長,為新興市場國家降低公共債務在經濟中的比重提供了有利條件(見圖4)。截至2008年底,在我們觀測的24個樣本中,有6個新興市場國家的債務/GDP比率呈現5%-20%的跌幅,11個國

3、家的跌幅超過20%(與2000年相比)。圖4:中央政府債務(占GDP百分比)改善對外賬戶收支。對外賬戶收支的改善,配合以積極的債務管理措施(如回購外債和境內融資),極大地優(yōu)化了新興市場國家的負債結構,降低了外部債務的比重,強化了這些國家財政與負債的可持續(xù)性(見圖5,圖6)。圖5:經常賬戶收支余額(占GDP百分比)圖6:外部負債(占貨物及服務出口額的百分比)(二)優(yōu)化公共債務組合的具體措施在有利的宏觀條件下,新興市場經濟體優(yōu)化了政府的負債組合。這些國家通過增加國內債務融資來降低對外部資金的依賴性以及貨幣風險的暴露程度,并對內部負債結構本身作出了重大的調整。

4、1.降低外部負債占比大幅增加外匯儲備。如圖7、圖8所示,俄羅斯和巴西在2001年的時候還是重度負債國,但是到2009年,兩國已經成為凈債權國。另外兩個國家,土耳其和墨西哥,將他們的凈外匯負債(外幣負債減去外匯儲備)從2001年的1230億美元減少至2009年的45億美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國的外匯儲備從2001年的2000億美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20000億美元,而外匯債務卻從490億美元減少到350億美元。為了更好的展示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變化幅度,這兩幅圖表已經將中國排除在外。圖7:外部負債總額與國際儲備(2001年,除中國)圖8:外部負債總額與

5、國際儲備(2009年,除中國)國際儲備的大量積累毫無疑問地降低了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整體風險。圖9表明,從2001年到2009年,樣本國家外部負債對國際儲備的加權平均倍數逐漸從3.5下降到了1.2,只有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有輕微的反彈。圖9:外部負債總額(主權債務與私人債務)占外匯儲備加權平均比例增加對內公共債務發(fā)行。內部債務的平行增加也相對減少了對外債務的占比。如圖10所示,樣本國家外部負債對內部負債的加權平均比例從2000年的0.75倍穩(wěn)步下降到2009年的0.22倍。其中,歐洲和南美更為明顯。在歐洲,外部債務率(相對內部債務)從2000年2.

6、58倍下降到2009年0.58倍。在南美,這個比率從1倍多下降到0.2倍。在亞洲,該比率從0.5倍下降到0.15倍。圖10:外部債務占內部債務加權平均比例(倍數)提前償還外部債務。在所有的新興市場地區(qū),都曾觀察到通過回購或交換的方式提前償還國際債務或者多邊/雙邊債務的行為。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發(fā)行本幣債券。哥倫比亞、烏拉圭和埃及都曾嘗試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發(fā)行以本幣計價的全球債券。巴西政府也采用這種方式成功發(fā)行了較國內市場到期時間更長的固定利率債券。通過以上措施,新興市場國家大幅降低了公共債務中外幣負債的占比。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顯示(圖11),由新興市場經濟體發(fā)

7、行的流通中國際債券(票據)占其發(fā)行總額的比重由1998年的30%以上降至2009年的1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比值的地區(qū)間差異很大。比如亞洲國家在國外市場發(fā)行的證券,歷來占其發(fā)行總額的不到7%;而到2002年為止,拉丁美洲有超過一半的流通證券是在國際資本市場發(fā)行的。2009年亞洲地區(qū)本地證券的流通量是拉丁美洲的5倍,是歐洲的2.5倍,而其流通中國際證券的份額相對較低且很穩(wěn)定(介于1%和3%之間)。這與拉丁美洲國際證券份額從2002年60%下降到2009年17%的劇烈波動之間形成驚人的對比。由于俄羅斯的大量對外借款,歐洲國際證券的比重從1996年的37

8、%上升到2000年9月的近70%,又在2009年下降到30%。圖11:國際流通債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