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年年滿樹花——憶陳樂民老師

歲歲年年滿樹花——憶陳樂民老師

ID:17877998

大小:50.50 KB

頁數(shù):9頁

時間:2018-09-07

歲歲年年滿樹花——憶陳樂民老師_第1頁
歲歲年年滿樹花——憶陳樂民老師_第2頁
歲歲年年滿樹花——憶陳樂民老師_第3頁
歲歲年年滿樹花——憶陳樂民老師_第4頁
歲歲年年滿樹花——憶陳樂民老師_第5頁
資源描述:

《歲歲年年滿樹花——憶陳樂民老師》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歲歲年年滿樹花——憶陳樂民老師作者:趙梅來源:摘自《一脈文心——書畫中的陳樂民》(三聯(lián)書店2010年版)時間:2010-04-2908:30………………………………………………………………………………………………………陳樂民老師不以書畫名,但作畫、習墨、賦詩卻是他一生的愛好。以前在陳老師家的客廳,曾零星見到過他的幾幅書法、畫扇。這么集中地欣賞他的上百幅書畫作品,還是第一次。畫如其人,詩如其人,字如其人。望著畫卷上那遠山下依稀的小橋、流水、古道,讀著他用毛筆小楷寫下的贈何方老人的詩句“山上一老松,人間一仙翁;手揮董狐筆,

2、筆底八面風”,仿佛看見陳老師從畫卷中緩緩走來:一件藍色中式上衣、一副近視鏡、一雙黑布鞋、一根拐杖,還是那么智慧而博學,儒雅而樸素,寬厚而謙和。和藹可親的目光,如慈父一般。一陳樂民、資中筠夫婦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師。我們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我在美國研究所,負責《美國研究》季刊的編輯工作。我于1991年到美國所工作時,資老師是美國所所長、《美國研究》雜志主編,陳老師是歐洲研究所的所長、歐洲學會會長。資老師雖是我的頂頭上司,我自己又是晚輩,但我們非常談得來。因為和資老師的關(guān)系,我和陳老師的接觸也多了起來。熟悉了,也就更加尊敬

3、他了。陳樂民老師是我國著名的歐洲問題專家,早年長期從事“民間外交”,1980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從事國際政治和中西歷史文化研究。陳老師自幼習書法,童年入賈家花園普勵小學習水彩畫,十歲左右?guī)煆氖澜煌跞噬较壬鷮W中國畫。文革期間無力顧及筆墨丹青,文革后他重拾畫筆,于空閑時練書法,畫國畫。1992年到1995年,是他書畫創(chuàng)作的高峰。此后,因腎衰透析,右臂不能正常持物,書畫雖仍清秀雋永,但力道已不如從前。清靜恬淡,是陳老師的詩、書、畫作品的一大特色。陳老師的繪畫作品多以中國山水畫為主。我愛他的“臨摹王石谷洞庭秋色圖”長卷:青山

4、翠柳,幽幽古道,小橋、流水、人家。我也愛他的“寫朱熹詩意”:9“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蔽疫€愛“書并畫王仲宣登樓賦”:“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瓚{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我最愛他的“春日垂釣”扇面: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毻莆锢眄毿袠罚斡酶s絆此身?陳老師的畫中世界,永遠是那么清、那么淡、那么悠遠。陳老師喜好書法,所書作品有些是自作,有些則是錄前人詩文,以抒

5、己之情懷。我最愛“書陸游《書巢記》”一篇,他寫道:“陸子既老且病,猶不置讀書,名其室曰書巢……放翁如此,吾人當自警。”他以陸游自勉,勤奮治學,活到老,讀書到老。后來,他把自己寫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約29萬字的讀書筆記,結(jié)集成冊,以《書巢漫筆》為題出版。每每看到他那氣韻清雅又不失骨力的毛筆小楷,特別是“書孫髯公昆明大觀園長聯(lián)”、“書賈誼《治安策》”扇面和“書杜甫《秋興八首》贈律元榮休”等書法作品,用慣了電腦的我忍不住感嘆:人怎么可能用毛筆寫這么小的字?這需要何等的心境和耐力!陳老師的書畫非常本色,絲毫沒有雕琢之痕跡。他寫

6、詩、作畫、習書法,完全是興之所致。他的書畫作品,樸實無華,渾然天成。也許是因為從未想過發(fā)表,他的顏料、畫紙都很廉價,有些是從舊貨攤上便宜購得,有時則用外孫女丫丫涂鴉剩下的廢顏料。資老師說,在他走后,整理遺物時,發(fā)現(xiàn)家里隨處可見他寫的字、畫的畫。幾張不起眼的廢紙片上,就有他寫的詩句、畫的山水。我特別喜歡他畫的扇子,但不明白為什么有些扇面印有“民航”字樣。記得有一次我問他:“您這些扇面是為民航畫的嗎?”他告訴我,這些扇子是坐飛機時民航給乘客的贈品,他就拿來作畫,不值錢的。資老師和陳老師都曾和我談起過陳老師的母親——一位生長

7、在舊社會的開明老太太。陳老師對書法、繪畫的愛好,得益于她。陳老師曾回憶道,幼年時他喜歡拿起紙來亂畫。母親見此,便把每次買回茶葉的包裝紙留給他涂抹,后來便帶他去拜師鄰居,學習山水畫。看來,這“拿起紙來亂畫”的嗜好,陪伴了陳老師一生。9陳老師說,他平生有兩大興趣,一是藝文方面,泛指文學藝術(shù)等;二是哲學。對中西藝術(shù)之異同,他有著獨到的看法。在他看來,文藝復興時期杰作的永恒價值,在于它昭示歐洲正在心情激越地向死氣沉沉的中古告別。中國的藝術(shù)最缺少的,恰恰正是這種體現(xiàn)時代變革的內(nèi)在精神和形象特征,沒有向昨天告別。二陳老師的畫作不完

8、全是中國山水,也有旅歐風情。作于1993年的“旅歐風情”和1994年的“薩爾斯堡窗景”,是他在歐洲訪問期間的寫生。煙雨蒙蒙、古城堡、教堂和層疊的綠樹,雨中的薩爾斯堡好似白雪公主般的童話世界。畫的是歐洲的景,筆法卻是中國式的。他的畫,像他對自己一生的描述一樣,“兩種異質(zhì)文化都沾上一點邊兒”,在中西之間。陳老師寫詩、作畫、習書法,在出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quán)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quán)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