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高中地理學業(yè)水平測試總復習》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必修Ⅰ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3.知識整合(1)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形成生命條件的原因宇宙環(huán)境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繞日公轉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的特征,它們各行其道、互不干擾。自身條件日、地距離適中使得地面有適宜的溫度,水以液態(tài)存在。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形成大氣層(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太陽活動主要表現(xiàn)為光球層上的黑子和色球層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陽黑子數(shù)的增減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主要標志,其最明顯的變化周期約為11年。對電
2、離層的影響,干擾無線電通訊;對磁場的影響,產生極光和磁暴現(xiàn)象。(3)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周期和速度比較項目地球自轉地球公轉示意圖方向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周期(1)自轉3600,23時56分4秒(2)晝夜更替周期為24小時(1)恒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2)回歸年,太陽直射點移動一個周期,365天5時48分46秒。速度(1)角速度,除極點為0外,其它各點均相等,為150/小時。(2)線速度,自赤道向極點逐漸減小為0。位于近日
3、點(1月初)時速度快,位于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慢。(4)黃赤交角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晨昏線黃赤交角是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為23026′。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作周年回歸運動,移動情況如下圖1—1—1所示:圖1—1---123(5)黃赤交角的地理意義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黃赤交角→→四季更替晝夜長短的變化(6)地球的圈層結構比較地球的圈層結構重要特點外部圈層大氣圈大氣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礎條件之一。從地面開始,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的密度迅速下降。水圈水圈由液態(tài)水、
4、固態(tài)水和氣態(tài)水組成,還可分為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和生物水,其中陸地水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生物圈生物圈中的生物廣泛分布于地殼、水圈和大氣圈中,是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最活躍的因素。內部圈層地殼在橫向上,地殼可分為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其中大洋地殼遠比大陸地殼薄。地幔地幔中有一軟流層,可能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軟流層以上的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被稱為巖石圈。地核地核由鐵和鎳組成,外核呈液態(tài)或熔融狀態(tài),內核呈固態(tài)。231.重、難點透析(1)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huán)根據“考綱”的要求,學生要能熟練閱讀“地殼內部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同時能繪簡單的
5、示意圖說明地殼物質的循環(huán)過程。這樣的示意圖不僅要繪出三大類巖石及巖漿,還應反映它們之間的轉化過程,如巖漿上涌浸入地下或噴出地表轉化成巖漿巖,巖石在外力作用下轉化成沉積巖,巖漿巖和沉積巖在壓力和熱力作用下轉化為變質巖,各類巖石在地下深處重熔為巖漿等。(2)地球表面形態(tài)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可從三個層面加以說明。第一是全球大地構造,以解釋全球海陸、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變化。一般通過板塊構造學說等全球構造理論加以說明。第二是區(qū)域大地構造,側重于內力作用形成的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tài),一般通過褶皺、斷層及其與地表形態(tài)的關系加以說明。
6、第三是在大地構造基礎上進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態(tài),一般主要通過流水、風、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態(tài)加以說明。(3)大氣環(huán)境①大氣受熱過程從“考綱”要求來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把握:第一,作為自然環(huán)境組成要素,“考綱”中的“大氣”是指低層大氣,其高度不超過對流層頂。第二,太陽輻射是大氣根本的熱源,下墊面輻射(包括陸面和海面)是大氣直接的熱源。第三,大氣受熱過程,實際上是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之間相互轉化的過程。其中,大氣溫室效應及其作用是需要重點闡述的基本原理。②大氣熱力環(huán)流大氣熱力環(huán)流是大氣不均勻受熱的結果,大氣不
7、均勻受熱主要是由太陽輻射的緯度差異和下墊面熱性質差異引起的。大氣不均勻受熱是大氣運動的主要原因,小到城市熱島環(huán)流,大到全球性大氣環(huán)流,都可以用大氣熱力環(huán)流的原理來解釋。學習和說明大氣受熱過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圖,如大氣溫室效應示意圖、大氣熱力環(huán)流形成示意圖等。③氣壓帶和風帶“考綱”關注的是地球表面的氣壓帶、風帶,對于三圈環(huán)流中高空的氣壓和風向不作要求。氣壓帶、風帶在一年內還隨季節(jié)作周期性移動,其根本原因是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氣壓帶和風帶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以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及其移動為基礎,疊加海陸位置和下
8、墊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上復雜多樣的氣候。具體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guī)律對氣候的影響,可以通過舉例,而不要求系統(tǒng)講述氣候類型的成因。比較好的例子是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受西風帶控制);移動規(guī)律對氣候的影響,比較好的例子是地中海氣候(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的交替控制),以及熱帶季風氣候中的西南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