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1131020001許文植物學(xué)論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fèi)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學(xué)術(shù)論文-天天文庫。
1、天臺山菊科植物淺探班級——學(xué)號——姓名——[摘要]天臺山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有著非常豐富的植物物種。針對天臺的幾種菊科植物,討論其形態(tài)、用途及分布。使對其有更多的了解,從而更好地開發(fā)它們。[關(guān)鍵詞]三脈紫菀蜂斗菜馬蘭天臺山1、天臺山的概述天臺山是中國浙江省東部名山。隸屬于臺州市天臺縣,位于天臺縣城北屬仙霞嶺分支,呈西南-東北走向,平均海拔500米以上,主峰華頂山海拔1098米。天臺山四季分明,森林密布,物種豐富,自然地理景觀獨(dú)具特色。其中華頂國家森林公園,有植被類型8個,28個群系,40個群叢,種子植
2、物1235種,隸屬133科535屬;木本植物574種。其中14種為國家保護(hù)的稀有珍貴樹木。它以云錦杜鵑林、黃山松林、古柳杉林、玉樹銀花等著名。其中廣布千米高山的云錦杜鵑,齡逾百年,古干如鐵,虬枝如鉤,枝繁葉茂。每年暮春,淡紅、嫩黃之花競相開放,樹之古、面之廣、花之盛,全國少見,為天臺山一大植物奇觀。另外天臺縣共有野生觀賞植物87科142屬173種,按其觀賞特性、在園林中的用途和應(yīng)用方式將其分類[1]。天臺山的自然景觀得天獨(dú)厚,人文景觀悠久燦爛。天臺山最著名的寺廟是建于隋代、重修于清雍正的國清寺。天臺山
3、以“佛宗道源,山水靈秀”而著稱,是為“中華十大名山”之一。2、天臺山幾種菊科植物基本形態(tài)特征本次野外實(shí)習(xí)中遇到的幾種菊科植物有三脈紫菀、蜂斗菜、馬蘭等。2.1三脈紫菀:別名野白菊花、山白菊、山雪花、白升麻、三脈葉馬蘭、雞兒腸。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莖直立,細(xì)或粗壯,有棱及溝,被柔毛或粗毛。葉片寬卵圓形,急狹成長柄;中部葉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15厘米,寬1-5厘米,中部以上急狹成楔形具寬翅的柄,頂端漸尖,邊緣有3-7對淺或深鋸齒;上部葉漸小,有淺齒或全緣,全部葉紙質(zhì),上面被短糙毛,下面淺色被短
4、柔毛常有腺點(diǎn),有離基三出脈,側(cè)脈3-4對,網(wǎng)脈常顯明。頭狀花序,排列成傘房或圓錐傘房狀??偘瑰F狀或半球狀。舌狀花約十余個,管部長2毫米,舌片線狀長圓形,紫色,淺紅色或白色,管狀花黃色,長4.5-5.5毫米,管部長1.5毫米,裂片長1-2毫米;花柱附片長達(dá)1毫米。冠毛淺紅褐色或污白色,長3-4毫米。瘦果倒卵狀長圓形,灰褐色,被短粗毛?;ü?-12月。2.2蜂斗菜:別名冬花、款冬或款冬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根莖短粗,周圍抽生橫走的分枝,多少被白色茸毛或綿毛。葉基生,心形或腎形,于花后出現(xiàn),長2.8~8.6
5、厘米,寬12~15厘米,下面灰綠色,有蛛絲狀毛,邊緣有重復(fù)鋸齒;葉柄長達(dá)23厘米,初時(shí)表面有毛。花雌雄異株;花莖從根莖部抽出,莖上互生鱗片狀大苞片,有平形脈;頭狀花序排列成傘房狀;雌花白色,雄花黃白色,均有冠毛。瘦果線形,有5~10棱?;ㄆ?~5月。2.3馬蘭:別名魚鰍串、泥鰍串、雞兒腸、田邊菊、路邊菊、蓑衣草、脾草、紫菊、馬蘭菊、蟛蜞菊、紅梗菜、散血草。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細(xì)長根狀莖,匍伏平臥,白色有節(jié)。初春僅有基生葉,莖不明顯,初夏地上莖增高,基部綠帶紫紅色,光滑無毛。單葉互生近無柄,葉片倒卵形、橢
6、圓形至披針形。秋末開花,頭狀花序。瘦果扁平倒卵狀,冠毛較少,弱而易脫落。莖直立,高30-80厘米。莖生葉披針形,倒卵狀長圓形,長3-7厘米,寬1-2.5厘米,邊緣中部以上具2-4對淺齒,上部葉小,全緣。頭狀花序呈疏傘房狀,總苞半球形,直徑6-9毫米,總苞片2-4層。邊花舌狀,紫色;內(nèi)花管狀,黃色。嫩莖葉作蔬菜;全草亦入藥。3、天臺山幾種菊科植物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天臺山屬亞熱帶,溫度適宜,水分充足,環(huán)境陰涼適于菊科植物生長。3.1三脈紫菀:多生于林下、林緣、灌叢及山谷濕地。海拔100-3350米。3.2蜂斗菜:
7、生于向陽山坡林下,溪谷旁潮濕草叢中。3.3馬蘭:原野、路旁、河邊,中國北方也有馬蘭分布,在山東東營等地有大量種植。4、天臺山幾種菊科植物的用途4.1三脈紫菀:全株可入藥。苦、辛,涼。清熱解毒,利尿止血。用于咽喉腫痛,咳嗽痰喘,乳蛾,痄腮,乳癰,小便淋痛,癰癤腫毒,外傷出血4.2蜂斗菜:(1)治扁桃體炎:蜂斗菜五錢。水煎,頻頻含漱。(2)治跌打損傷:鮮蜂斗菜根莖三至五錢。搗爛取汁服或水煎服,渣外敷傷處。(3)治療毒蛇咬傷:先用針刺局部,然后取鮮蜂斗菜根適量搗爛,敷傷口周圍。嚴(yán)重者再用蜂斗菜根5錢搗汁生吃
8、,或煎水內(nèi)服。每日1次,連服2~3天。一般病例用藥兩天即消腫,體溫、視力恢復(fù)正常,3~5天內(nèi)痊愈。4.3馬蘭:能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利濕,消食,消積。用于感冒發(fā)燒,咳嗽,急性咽炎,扁桃體炎,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肝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小兒疳積,腸炎,痢疾,吐血,崩漏,月經(jīng)不調(diào);外用治瘡癤腫痛,乳腺炎,外傷出血;痢疾或濕熱腹瀉;咽喉腫痛,癰腫瘡瘍;血熱衄血、便血;濕熱黃疸;或水腫,小便不利;飲食積滯,脘腹脹滿參考文獻(xiàn)[1]陳模舜.天臺山植物種資源[M],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