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朱自清散文的特點分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朱自清散文的特點分析寫作提綱一、縝密精巧的構思二、真摯深厚的感情和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三、清幽細密的語言藝術四、結論朱自清散文的特點分析【摘要】: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藝術,重點表現(xiàn)在開創(chuàng)了新時期口語化散文的先河,為后期白話文及現(xiàn)代文學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打下了良好基礎。細膩委婉的景致觀察和描寫,精雕細刻的語言錘煉,多種多樣的藝術手法,新穎別致的布局構思,融情于景,創(chuàng)造了一種情趣之美、景趣之美、希望之美,為新文學運動作出了重要貢獻,推動了白話散文的發(fā)展,使其后的散文開啟了一片繁花似錦的新局面。【關鍵詞】:朱自清縝密構思情感態(tài)度語言藝術朱自清,字佩弦,江蘇東海人,他既是精研中國古代文
2、學的教授,又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的開山祖。郁達夫曾經(jīng)在《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里說到:“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貯滿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敝熳郧宓纳⑽拇_實有著超乎尋常的美的感染力,“他的作品令人擊節(jié),他的人格讓人敬佩?!贝篌w說來,作為一代散文大師,朱自清散文的藝術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一、縝密精巧的構思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不長,但構思卻很見匠心。1.刻畫描寫,出奇制勝朱自清的《背影》出乎常理,不去描寫人物的眼睛或面部表情,而刻意從“父親”的背影上下手,抓住人物的一瞬間形象去刻畫描寫,出奇制勝
3、,寫出了一篇感人的文章。一般來說,寫人物忌諱寫背影的,“畫眼睛”成為人們認定的使人物傳神的好方法,如不能畫眼睛,至少要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做文章,但朱自清在《背影》中偏不寫眼睛、不畫面部,而只寫背影,這是用詩的方法來構思的。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一瞬間的形象加以詩化。父親是他十分熟悉的人物,對于太熟悉的人物,往往可以從任何一處微小動作、角度的觀察發(fā)現(xiàn)其全部性格特點。散文最可以自由創(chuàng)作,文無定法,固守別人的成功經(jīng)驗沒有出息。在繪畫藝術中,早有人畫過背影,如俄國畫家保?別林斯基的《在校門旁》畫了藏族婦女的背影,以為寫背影是個創(chuàng)新,而沒有象朱自清的《背影》一樣寫出新意,也會
4、成為老一套,不新鮮了?!逗商猎律芬庠趯懶闹小邦H不寧靜”,一路寫來,卻又處處見“靜”,又運用首尾呼應的手法來增強結構的完整性,從“離家”開始,至“歸家”而終,其間,從小路、荷塘、荷葉、荷花到樹林、遠山,各層情景步步深化,錯落有致,疏密相間,結構布局嚴謹精美。關于倫敦和歐洲諸地的游記,行文力避“我”的出現(xiàn),而“我”的情思,“我”對西方世界的東方式觀照,并未消泯凈盡。2.設置文眼,凸顯焦點散文具有“文眼”,這是我國古代散文一條傳統(tǒng)的藝術經(jīng)驗。唯有“眼”,題旨才會有隱顯意境,才會有虛實,剪裁才會有詳略,結構才會有疏密。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設的,并且充分地使
5、之成為構思的“焦點”?!洞骸窂亩鄠让婕毭璐褐鷻C,而把文眼(“一年之計在于春”)置于描述之中,毫無斧鑿之痕。《荷塘月色》一開篇就“揭全文之旨”——“這幾天心里頗不平靜”。接著,作品寫小路的“靜”,寫月色朦朧的“靜”,反襯自己的“心里頗不寧靜”。再接著以荷塘四周蟬聲和蛙鳴的“鬧”突出荷塘月色的“靜”,又以聯(lián)想到江南采蓮的舊俗,梁元帝的《采蓮賦》和《西洲曲》關于采蓮的熱鬧、嬉戲的情景,進一步反襯此時此地“荷塘月色”的“靜”。最后畫龍點睛:“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焙畹亟沂境觥靶睦镱H不寧靜”的原因所在。二、真摯深厚的感情和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從內(nèi)容上說,周作人的散文善于寫
6、日常生活,那些生活中常常不被人注意的事物,周作人卻獨具慧眼,使讀者不得不佩服他觀察的細膩。朱自清的散文善于寫內(nèi)心世界,不管是抨擊黑暗現(xiàn)實、表現(xiàn)親朋好友的感情,還是寫景抒情,都把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融入其中,讓讀者在閱讀中時常處于被感染的過程中。1.真實與真誠朱自清早年在《文藝的真實性》一文中就提出“我們所要求的文藝,是作者真實的話?!蓖砟晁殖珜н^古人說的:“修辭立其誠”??梢娝麑τ谖恼聦懻媲閷嵏械闹鲝埵且回灥摹!侗秤啊肥亲詳⑿再|(zhì)的作品,作者力求逼近真實,在作品中,作者圍繞“背影”鋪陳其事,將自己的真摯情感與敘事結合起來,不是簡單的湊合,而是“情”與“事”交融。通過一
7、系列的典型生活細節(jié),抒寫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其生活細節(jié)自然而然地成為感人的“抒情細節(jié)”?!逗商猎律肥窍胂竦氖銓?、創(chuàng)作的作品,雖然從“再現(xiàn)”的意義上不是或者不完全是真實的,但想像的創(chuàng)作也是憑借和取決于對自己生活與感情的記憶、對別人生活與社會生活的觀察和體驗,因此,從“表現(xiàn)”的意義上說也是真實的。作品寫于一九二七年七月,當時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全國,中國陷入空前的黑暗之中。在現(xiàn)實面前,作者彷徨了,他明白“只有參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但兩條路他都不愿走,于是走中間道路,以求暫時逃避現(xiàn)實。這篇作品借談月色掩映下的荷塘景色,來反映作者自己體味
8、的“獨處的妙處”,擺脫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