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飆車”致人死傷行為的定性 》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飆車”致人死傷行為的定性內(nèi)容提要:以競技、娛樂等為目的的“飆車”行為,本質(zhì)上已不具有“交通運輸”的特征,應當排斥于社會大眾所認可的“交通運輸”行為之外。在公共交通區(qū)域相互穿插追逐飆車,絕不亞于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給人們帶來的危險與恐懼。近期以來,“飆車”致人死傷案件的定性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雖然“飆車”還不是一個規(guī)范的法律用語,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人們已有基本一致的認識。筆者將“飆車”界定為:以競技、追求刺激、娛樂或者賭博為目的,以機動車輛作為工具,在交通道路上大幅度超速行駛、相互嬉戲追逐、隨意穿插行駛,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對于“飆車”致人死傷的定性,人們有不同處理意見。
2、一種意見認為,該行為構成“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單純的飆車行為在現(xiàn)有法律框架下尚不構成犯罪,造成他人死傷的構成交通肇事罪。筆者認為,“飆車”致使他人死傷的案件,不宜按交通肇事罪處理,而應當按照“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理由如下:第一,“飆車”行為不屬于“交通運輸”范疇,不能適用刑法有關交通肇事罪的規(guī)定。從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立法精神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八條第二款規(guī)定來看,交通肇事罪應當是發(fā)生在公共交通運輸領域的過失違法犯罪行為。這里所謂的“交通運輸”,應當是指“人或物的轉運輸送”。機動車或船舶
3、“交通運輸”的本質(zhì)特征,乃是駕駛人員為了特定的運輸目的而駕駛機動車或船舶。因此,那些以競技或者游戲為目的的賽車或賽船行為,顯然不屬于“交通運輸”的范疇。例如,對于汽車拉力賽、賽艇競技等就不能認為是“交通運輸”行為。如果行為人與他人在交通道路上大幅度超速相互追趕、穿插飆車時,他們的駕駛行為本質(zhì)上屬于賽車競技(游戲)而不具有“交通運輸”的性質(zhì),而且這種罔顧他人生命財產(chǎn)安全、只顧自己取樂游戲的行為本身已經(jīng)給公共安全造成了嚴重危險,即使沒有造成具體人員生命財產(chǎn)損失,其行為已經(jīng)具有危險犯的性質(zhì)。第二,“飆車行為”符合“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觀構成要件。一般認為,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中“以其
4、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乃是一個兜底性罪名,即除了該條已有明確規(guī)定的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外,行為人實施的具有類似于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的危害公共安全性質(zhì)而該條又沒有明確規(guī)定的其他行為,均可以“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當然,這要以行為人之行為符合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的構成要件為前提。事實上,我國司法實踐中已經(jīng)對諸多此類行為以“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自從蒸汽機問世以來,現(xiàn)代機動車或船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方便,但是它們潛在的危險人類從來沒有忽視過。因此,每個國家都有嚴格的法律制度確保交通運輸安全。作為現(xiàn)代交通運輸基本工具的機動車和船舶,
5、一方面由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代制造業(yè)已經(jīng)能夠制造出確保駕乘安全的機動車和船舶;另一方面,各國通過不斷完善立法與執(zhí)法,大大提高了交通運輸安全的可靠性。只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基本能夠確保交通運輸安全。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總是有些人無視法律、法規(guī),乃至無視他人生命、健康或財產(chǎn)安全,為了自己方便或從中取樂而危害公共安全。在公共交通區(qū)域相互穿插追逐飆車,絕不亞于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給人們帶來的危險與恐懼!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飆車致人死傷案件來看,行為人為了自己開心,甚至非法改裝汽車以追求極速行駛刺激,此種情況下行為人沒有在撞擊被害人之前采取必要避免傷害他人措施(如緊急剎車等),并因為自己負
6、全部責任而造成他人死亡的嚴重后果的,完全符合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的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同時,其行為后果符合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規(guī)定的結果加重犯的成立標準。第三,“飆車”行為人至少存在間接故意,符合“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觀構成要件。故意“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觀要件要求行為人至少存在間接故意(直接故意自不待言)。所謂“間接故意”,通常理解為行為人已經(jīng)認識到其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后果,但行為人對此漠不關心,聽之任之,結果事實上發(fā)生了法律禁止的危害后果。我國刑法學通說認為,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針對行為招致的危害后果持放任心態(tài),而不是對危害行為本身的放任。但值得
7、注意的是,當刑法禁止的是一種行為犯或者危險犯時,如果行為人放任此類行為或者放任此類危險發(fā)生,則行為人就已經(jīng)存在間接故意而無需出現(xiàn)有形危害結果了。就以飆車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而言,只要行為人認識到其飆車行為可能危及他人生命、財產(chǎn)安全而仍然在交通道路上大幅度超速飆車,就應當認定其具有間接故意。就我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的“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言,乃屬于抽象危險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