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旱作區(qū)馬鈴薯新品種(系)篩選試驗研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旱作區(qū)馬鈴薯新品種(系)篩選試驗研究摘要:為解決定西市旱區(qū)馬鈴薯品種比較退化和單一的問題,引進隴薯6號、隴薯7號、隴薯8號、隴薯10號、L0529-2、L0527-4、L0527-2、莊薯3號8個品種進行比較試驗。試驗結果表明:隴薯6號、隴薯7號、L0527-4、隴薯10號四個品種(系)田間長勢較強,生育期適中,商品性狀好,產量高,折合產量分別為33374.7、31727.8、31311.1、28771.3kg/hm,分別較對照增產19.6%、13.7%、12.2%和3.1%。適宜在我市旱作區(qū)推廣種植。本文采集自網(wǎng)絡,本站發(fā)布的論文均是優(yōu)質論文,供學習和研究使用,
2、文中立場與本網(wǎng)站無關,版權和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轉載的情況,請通知我們刪除已轉載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請保留本段說明。關鍵詞:馬鈴薯;新品種;試驗研究;栽培管理;旱作區(qū)一、材料和方法1.試驗地基本情況試驗地點海拔2048m,年降雨量400mm,無霜期127d,年平均氣溫6.9QC,年有效積溫2053°C,土地類型是梯田地,前茬作物為玉米。2.試驗方法試驗設計:采用單因素隨機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2.4mX7m=16.8m,小區(qū)間不留區(qū)間距,重復間留80cm間距。采用黑地膜全覆蓋雙壟壟側種植,帶幅120cm,株距33cm,畝保苗3340株。1.參試
3、品種(系)參試品種(系)共8個,分別是:隴薯6號、隴薯7號、隴薯8號、隴薯10號、L0529-2、L0527-4、L0527-2、莊薯3號(CK)。除莊薯3號(CK)以外。2.施肥及田間管理施肥量各處理相同,畝用馬鈴薯專用肥2袋(80kg/袋),過磷酸鈣1袋(40kg/袋)。馬鈴薯出苗期隨時到田間查看,記載生育期,除凈田間雜草。7月9日噴施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防治馬鈴薯晚疫病,于7月15日、7月21日進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噴施寶大森防治晚疫病,其余田間管理同大田。4月16口播種,9月23口收獲。二、結果與分析1.物候期情況各品種出苗期在5月16日-5月18日問,
4、L0529-2、L0527-4和L0527-2三品種比對照早2d;現(xiàn)蕾期在6月10日-6月15日,其中L0529-2最早,比對照早5d,L0527-4和L0527-2比對照早3天,隴薯10號比對照早2天;開花期在6月20日-6月23日間,其中L0529-2最早,比?趙?3d,隴薯10號和L0527-4比對照早Id;成熟期在8月8日-10月5日間,最早的是L0529-2,比對照早56d,其次是L0527-4和L0527-2比對照早39d,隴薯8號、隴薯7號、隴薯6號,生育期為116-118d,比對照早成熟24d左右。所有參試品種在安定區(qū)種植都能正常成熟。1.生長性狀
5、參試品種株型均為直立型,莖顏色隴薯10號呈綠紫色,其它品種均為綠色。葉片顏色隴薯10號和莊薯3號為深綠色,其它品種均為綠色。花冠色L0529-2為紫色,隴薯6號為乳白色,莊薯3號為淡藍紫色,其它品種均為白色。出苗率隴薯6號98%為最高,比對照高出13個百分點,隴薯7號次之,出苗率為93%,比對照高出8個百分點,L0529-2和L0527-2最低,均為80%。各參試品種的株高為70cm_82cm,與對照相差3cm-15cmo田間長勢強的品種有隴薯6號、隴薯7號、L0527-4、隴薯10號,田間長勢中等的品種有L0529-2、L0527-2、隴薯8號。2.產量結果比較
6、分析根據(jù)各小區(qū)測產得知(表1),產量最高的品種是隴薯6號,小區(qū)產量為56.lkg,折合單產為33374.7kg/hm,較對照增產5476.5kg,增產率為19.6%,產量最低的品種是L0529-2,小區(qū)產量為24.5kg,折合單產為14603.9kg/hni,較對照減產47.7%。較對照增產的品種為隴薯6號、隴薯7號、L0527-4和隴薯10號,而甘隴薯8號、L0527-2、和L0529-2較對照減產。方差分析顯示(表2),區(qū)組間無顯著差異,處理間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進一步用新復極差法比較表明(表6)L0529-2與除L0527-2外的其它各品種之間差異均達到極顯
7、著水平,L0527-2與隴薯6號、隴薯7號、L0527-4之間差異也達到極顯著水平,隴薯6號與隴薯8號之間差異達到顯著水平,其它各品種之間差異不顯著。三、結語綜合分析參試各品種田間長勢、生育期、商品性、產量,隴薯6號、隴薯7號、L0527-4、隴薯10號四個品種(系)田間長勢較強,生育期適中,商品性狀好,產景高,折合單產分別為33374.7kg/hm、31727.8kg/hm、31311.1kg/hm、28771.3kg/hm,分別較對照增產19.6%、13.7%、12.2%和3.1%。適宜在我市旱作區(qū)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