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藥物鋪灸療法治療小兒泄瀉臨床療效觀察論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藥物鋪灸療法治療小兒泄瀉臨床療效觀察論文【摘要】目的觀察藥物鋪灸療法與常規(guī)西藥治療小兒泄瀉的療效差異。方法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鋪灸組(28例)和西藥組(32例)。鋪灸組采用中藥外敷配合鋪灸療法治療;西藥組口服西藥思密達。治療1個療程后,比較兩組療效。結果鋪灸組的愈顯率為71.43%,對照組的愈顯率為25.00%。經統計學處理,兩組愈顯率比較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結論藥物鋪灸療法治療小兒泄瀉療效優(yōu)于思密達,且符合患兒不愿吃藥或不愿配合針灸治療的心愿,值得臨床推廣。【關鍵詞】小兒泄瀉;藥物鋪灸療法;針灸療法小兒泄瀉是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或瀉下如水樣為主癥的兒科常見病,一年
2、四季皆可發(fā)生,尤以夏、秋季為多見。發(fā)病年齡以嬰幼兒為主.freel。神闕穴區(qū):以任脈神闕穴為中心、以1.0~1.5cm為半徑所覆蓋的任脈氣海、陰交、水分和足少陰腎經肓俞等穴。2.1.3鋪灸方法(1)胃腸穴區(qū)鋪灸法:患者取俯臥位,將洞巾鋪于下肢部只暴露施術部位,棉簽蘸姜汁擦拭穴區(qū),并均勻撒鋪灸藥末覆蓋穴區(qū)局部皮膚,厚度為1~2mm。將姜泥做成和穴區(qū)大小等同的長方體置于藥末之上,長寬和穴區(qū)一致,厚約0.8~1.2cm。再將精制艾絨制成邊長為3cm左右的正三棱錐形艾炷,置于長方體姜泥之上,正三棱錐形艾炷的長度和寬度以略小于長方體姜泥的寬度和長度為宜,棉簽蘸取95%酒精均勻地涂于三棱錐艾
3、炷上緣,點燃酒精便可順勢均勻點燃艾炷,自然燃燒,以有溫熱感至患兒能忍受為度,待患兒因溫度太高無法忍受時,取掉燃燒的艾炷,再換新艾炷,每次3~5壯。最后去凈艾炷,保留藥末與姜泥,以膠布固定。待其熱感消失后,去掉所有鋪灸材料,灸療完成。(2)神闕穴區(qū)鋪灸法:除患兒選擇仰臥位外,其余操作均同上。每日施灸1次,7次為1個療程。1個療程結束后進行療效統計。2.1.4操作注意事項(1)洞巾鋪設必須平實,使其緊貼于患兒皮膚,并在鋪灸過程中注意檢查,若因患兒體位輕微移動造成洞巾褶皺,必須及時糾正,這樣既可以避免患兒在施術過程中受涼,又可以防止艾灰燙傷皮膚,所以建議洞巾取材以純棉為佳。(2)艾絨制
4、成邊長約3cm左右的正三棱錐形艾炷時,既可以在施術過程中將熱量很快地透達體表,又不至于因熱量透達太慢而患兒感到施術部位發(fā)涼,也可節(jié)約艾絨。(3)姜泥的厚度以1cm為最佳,但臨床操作過程中無法準確把握,但應盡量控制在0.8~1.2cm。2.2對照組口服西藥思密達,3g/袋。1歲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用;1~2歲,每日1~2袋,分3次服用;2歲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用。連續(xù)治療7d。治療期間囑患兒食用易消化、少纖維和富含維生素食物,禁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及乳制品。2.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3療效觀察3.1療效標準
5、參照衛(wèi)生部頒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小兒泄瀉的療效標準擬定。治愈:經治療7d,大便次數及性狀基本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顯效:經治療7d,大便次數明顯減少(減少至治療前的1/3或以下),性狀好轉,全身癥狀明顯減輕。有效:經治療7d,大便次數減少到治療前的1/2,性狀好轉,全身癥狀減輕。無效:經治療7d,大便次數及性狀未改變,或癥狀加重。3.2治療結果3.2.1病例脫落情況治療組28例無病例脫落,對照組有2例患兒因不能堅持治療而放棄。但在統計過程中將此2人當作“有效病例”處理,然后再進行兩兩率的比較,如此時治療組較對照組仍有臨床及統計意義,則認為治療組具有療效優(yōu)勢,否則另
6、作考慮。3.2.2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表1兩組療效比較例(%)經統計,兩組總有效率χ2=1.339,P=0.312,P0.05,差異無統計意義,但兩組愈顯率比較χ2=5.293,P=0.030,P0.05,差異有統計意義。表明治療組在提高治愈率和顯效率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4討論中醫(yī)學認為“泄瀉之本,無不由于脾胃”。小兒系稚陰稚陽之體,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且“脾常不足”,易為乳食、生冷積滯所傷而導致腹瀉。小兒尤其是嬰幼兒泄瀉,往往是脾虛濕勝,飲食不化所致,其瀉多水便或散亂便,氣味酸臭有不消化食物或奶瓣,脈細數,苔白膩或厚,其主要病變在于脾胃。因此治療當以健脾和胃、利濕化濁為
7、主要治療大法。鋪灸藥方中白術、蒼術、山藥、茯苓健脾利濕;車前子利水化濕,分利清濁;葛根、桔梗升陽止瀉,又可升脾陽,保肺氣;炙甘草溫中健脾,調和諸藥。諸藥合用,體現了辨證論治的特點,共奏健脾利濕、分泌清濁、升陽止瀉之功。藥物鋪灸療法所選穴區(qū)中,胃腸穴區(qū)腧穴均為足陽明胃經之穴,且又為胃腸之下合穴,有很好的調和腸胃之功效。神闕穴區(qū)除了采用神闕穴具有調腸胃、益下元、回陽固脫作用之外,還體現了局部治療特點,其下是大小腸的解剖位置,藥效直接作用病所,充分發(fā)揮了姜與艾絨溫經散寒、通經活絡、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