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臺灣會館與臺灣街論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臺灣會館與臺灣街論文..畢業(yè)北京的臺灣會館各省市都忙著撤銷自己的駐京辦事處,可是有一家“駐京辦”卻在悄然間修葺一新。這家“駐京辦”正是展現(xiàn)臺灣風貌的歷史遺跡——臺灣會館。前門步行街上游人如織,緊挨著步行街的前門東路卻有點鬧中取靜的意思。大街兩側都在進行著恢復歷史風貌的工程,雖然工人干的熱火朝天,但是除了一輛接一輛的公共汽車,路上少有行人。劉老根大舞臺大紅大綠濃郁的民俗氣息的確能吸引人的眼球,可是旁邊頗像東南沿海地區(qū)媽祖廟的建筑更加引人注目。正門之上裝飾著閩南地區(qū)風格的飛檐斗拱,飛翹的檐角有金龍盤踞其上。就連不遠處特意為了大江胡同而設的石牌樓也沾了這座院子的閩南風格。正門之后灰磚的院子卻帶了
2、幾分北京四合院的神韻..畢業(yè),京味兒與閩風融合,倒是獨具匠心。這便是原址重建的臺灣會館。光從前門外紫禁城皇家門口的地段上就能看出臺灣會館在北京眾多會館中的地位,過去這里可是臺灣省在大陸的唯一機構。近代史上那些來自寶島的大人物們進京時必會在此落腳。臺灣會館的興建和大多數(shù)北京的會館一樣均是因為科舉制度。明清兩代國家開科取土選取棟梁,臺灣也并不例外。鄭成功收復臺灣后,科舉制度跟著移植,自康熙時期開始,陸續(xù)有臺灣的舉人進京參加會試。前門外的大江胡同當時客棧林立,交通又十分方便,自然就成了臺灣籍學子甚至商人的暫時落腳之地。那時的清政府也講究“政策傾斜”,進士的錄取有兩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其一是前三名的籍
3、貫應分別來自南方、北方和經(jīng)濟文化相對落后的西部地區(qū);其二就是照顧臺灣生源。只要參加科舉考試的臺灣學子超過十人,皇帝便會增加一個進士錄取名額,專招臺籍學子。有點類似于今天高校里自主招生的名額。得益于這樣優(yōu)惠的政策,來京參加考試的臺灣學子越來越多。聚集在客棧自然不是長久之計,臺灣會館的建設順理成章。一地會館的建設,必須由本籍的名人的主持。德高望重的施士潔正是不二人選。不到16歲就中了秀才,21歲中了舉人,22歲又在京中了三甲進士,欽點為內閣中書,這樣的少年得志不知道讓多少像孔乙己一樣一輩子都徘徊在秀才階段的讀書人羨慕不已。雖然后來施士潔并未在京城做官,但不影響他臺灣文壇首領的地位。1893年,
4、他在臺籍學子常住的大江胡同購買民宅,逐漸形成了如今的臺灣會館?,F(xiàn)在的臺灣會館大門北邊有著一組“五人上書”銅像,引得不少路過的人拍照。從中學歷史課本上只知道清末有個“公車上書”,還真是鮮有人知道這臺灣版的“五人上書”。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訂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被割讓給日本。消息傳出群情激憤。在京的臺籍人士早先一步得到了消息,便在臺灣會館中謀劃舉義之事?!恶R關條約》簽訂后的第11天,葉題雁、李清琦、汪春源、羅秀惠、黃宗鼎等5人聯(lián)合上書都察院,由都察院左都御史裕德代轉奏呈文,堅決反對割讓臺灣,史稱“臺灣五舉子公車上書”。百年時光一晃已過,五位愛國志士只化作五尊塑像屹立在會館門
5、前,但是一顆愛國心一顆中國心從未改變過。一腔熱血不曾動搖,可會館還是要為繼。民國時期,會館曾出租給商戶,收入用作“臺灣旅平同鄉(xiāng)會”的活動資金,算是曲線救國吧。1949年后,和大多數(shù)的會館一樣,留下無數(shù)名人足跡的臺灣會館也變?yōu)槊窬?。直?993年后,才得以慢慢恢復為紀念場所?,F(xiàn)今的臺灣會館,可不止是建筑元素的獨特。街頭的宣傳畫上有臺灣鹿港老街、三峽老街風情,時空交錯間又讓我們期待一旁即將開業(yè)的臺灣商務區(qū)。其實臺灣風情市集還是阿里山廣場,不管是貴重的臺灣琉璃還是體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外來元素的兼容并蓄的普通筆記本,不管是精巧的腳趾陶藝還是色彩艷麗的臺灣少數(shù)民族服飾,一切都讓我們感覺到臺灣與我們更
6、近了也更緊了。游走臺灣街當我?guī)缀跻獙⑹吧接螛穲@遺忘的時候,似乎坐著一號線地鐵一直向西去的理由也跟著消失了??墒亲詮挠辛伺_灣街的“寶島夜市”,我甚至可以穿過整個北京城只是為了幾塊臭豆腐或是一盒鹵肉飯。有時候對美食的追求好像是無止境的,不知道是不是臺灣的電影或偶像劇帶來的“臺風”,反正朋友們在為了電影《艋舺》里的兄弟情義而熱血賁張的時候,我卻憧憬著廟口前的那些小吃攤檔。臺灣歌手陳升唱著onenightin北京他會走在店門外,如果讓我onenightin臺北那我只有兩個地方想去,一個是誠品書店,另一個就是小吃夜市,無論是大名鼎鼎士林夜市或是已經(jīng)改名為萬華的艋舺都是我心中的臺灣。所以當臺灣還沒有
7、開通自由行的時候,我只能在北京臺灣街的小吃城里一解“相思之苦”。位于雕塑公園邊的臺灣街從外觀來看倒是和普通的購物中心區(qū)別不大,其實是仿建堪稱臺灣歷史與文化的代表,臺中縣霧峰鄉(xiāng)林家花園——“菜園”的五桂樓而成。走在街邊一切都很北京,可一旦走進了“寶島夜市”一切就都變得有些臺灣了,入口處是詳細的臺灣地圖和媽祖鉆橋地的巨幅圖片,而攤檔均是來自臺北士林夜市、臺中的逢甲夜市、高雄六合夜市的廚師打理。無論是對于北京人來說幾乎從未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