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噴射混凝土回彈率控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目錄工程概況…………………………………………………2武罐QC18小組簡介……………………………………2選題理由及課題現狀……………………………………3原材料控制………………………………………………7配合比控制……………………………………………….9施工工藝控制………………………………………….10試驗總結………………………………………………….16-噴射混凝土回彈率控制1、工程概況我單位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武罐高速公土建18標,武罐高速公路WG18合同段路線起點YK105+490(ZK105+497),位
2、于隴南市武都區(qū)楓相鄉(xiāng)楓相院村,終點YK110+685(ZK110+680),位于武都區(qū)楓相鄉(xiāng)強家灣村,WG18合同段路線全長5.190051km。共設特大橋2600.394m/2座,大橋236m/2座,中橋319.75m/2座,隧道7222.38m/8座。開工日期為2009年6月,合同工期為40個月,合同總價422412813元。2、武罐18QC小組簡介武罐18標QC小組成立于2009年12月,主要由項目領導和工程技術骨干人員組成。組員素質較高,技術實力雄厚,在施工生產中,對于發(fā)現的問題,并能運用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等特
3、點。我們成立小組的目的在于通過學習和實踐,總結一些工程方面的經驗,為將來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礎。小組成員:序號姓名文化程度職務組內職務1吳洋大學項目總工組長2劉庫大學項目經理副組長3李國勛大學項目副經理組員4石達大學實驗室主任組員5崔偉良大學技術員組員6狄龍大學技術員組員-7鄭帥大學技術員組員8張永軍大學技術員組員9權開泰大學技術員組員10崔龍昌大學測量隊長組員3、選題理由及課題現狀(1)課題名稱小組名稱武罐18標QC小組活動課題噴射混凝土回彈量控制活動類型現場型活動方針科學管理、持續(xù)改進組長吳洋注冊時間2003.6注冊
4、編號Hwgs-0805活動時間2009.10.5~2010.10.30小組人數10活動次數20次出勤率95%(2)選題背景中交一公局一公司承建武罐高速18標工程項目,在本標段內有四座隧道,單洞共計7222.38m。初期支護C25噴射混凝土共計29951.8m3。如果混凝土的回彈在40%以上將浪費1198m3混凝土,造成巨大的材料浪費與資金浪費,因此如何減小噴射混凝土的回彈量是很重要的一項工作。-(2)選題理由我標段噴射混凝土方量大,可以進行長期性研究;噴射混凝土回彈量容易測定,回彈量指的是在進行噴射混凝土過程中,集料、
5、水或已經拌好的混凝土噴射到圍巖上,由于不能及時凝結,部分掉落的混凝土就是噴射混凝土的回彈量。回彈量的測定是在工地中找一塊側墻或頂面,在地下鋪上防水板,然后噴射一定體積或重量的混凝土,將落到地面的混凝土收集并稱重,落到地面混凝土重量占總噴射混凝土重量的比例就是噴射混凝土回彈率。(3)目標及可行性研究噴射混凝土主要有干噴和濕噴兩種形式,干噴以使用方便、機動靈活、操作方便、機器投入成本低等因素在我隧道施工中被廣泛應用。但因回彈量、粉塵多而限制了發(fā)展。干法噴射混凝土的回彈率較高,可能達到40~50%??刂颇繕诉厜Σ淮笥?0%,
6、拱部、拱頂不大于25%。-(4)實施方案為了達到設計的目標,為了保證以上措施不折不扣的落實,本QC小組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①不但做到分工的詳細,并且要求每一個步驟的責任落實到人,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嚴格執(zhí)行誰負責誰管理的模式。②分階段對實驗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集體討論,制定相因的對策方案。③對現場施工中發(fā)現的問題做好詳細的記錄,采集數據運用統(tǒng)計學分析原因。④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專門技術培訓。⑤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收集相關資料組織大家集體學習。(5)原因分析-控制噴射混凝土的回彈重點在于原材料控制、施工配合比控制以及在施工工藝上控制
7、,本QC小組選擇楓相3號隧道作為實驗地點,先后進行了20次現場實驗。下邊就將影響噴射混凝土回彈的幾項參數進行簡單分析;具體分工序號原因控制主要負責人控制要點試驗地點試驗頻率1原材料石達、鄭帥對現場原材料進行抽檢,保證現場材料符合要求項目部實驗室20次2配合比吳洋、石達根據設計要求完成配合比設計,并依據每次實驗結果優(yōu)化配合比項目部實驗室10次3施工工藝吳洋、崔偉良鄭帥、狄龍、張永軍針對現場實驗制定相關對策,收集整理數據并及時處理楓相3號隧道20次具體時間安排實驗階段目標任務計劃時間完成情況第一階段選擇原材料制定配合比根據
8、現場試驗情況優(yōu)化配合比,并總結施工中從在的問題,制定相應方案2009.10.5~2010.3.30良好第二階段根據現場情況調整施工工藝,對施工中的難點問題進行二次解決2010.3.30~2010.8.30良好第三階段試驗總結2010.8.3~2010.10.30良好-QC小組現場圖片現場記錄現場試驗鉆心取樣技術溝通第一階段: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