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原文 (潔本)

《傷寒論》原文 (潔本)

ID:27396432

大?。?19.53 KB

頁數(shù):62頁

時間:2018-12-03

《傷寒論》原文 (潔本)_第1頁
《傷寒論》原文 (潔本)_第2頁
《傷寒論》原文 (潔本)_第3頁
《傷寒論》原文 (潔本)_第4頁
《傷寒論》原文 (潔本)_第5頁
資源描述:

《《傷寒論》原文 (潔本)》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傷寒論》原文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合十六法,方十四首。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1]2、太陽病,發(fā)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2]3、太陽病,或已發(fā)熱,或未發(fā)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3]4、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shù)急者,為傳也。[4]5、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5]6、太陽病,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fā)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

2、火者,微發(fā)黃色,劇則如驚癎,時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7、病有發(fā)熱惡寒者,發(fā)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fā)于陰也。發(fā)于陽,七日愈;發(fā)于陰,六日愈。以陽數(shù)七,陰數(shù)六故也。[7]628、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jīng)盡故也。若欲作再經(jīng)者,針足陽明,使經(jīng)不傳則愈。[8]9、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9]10、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10]11、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11]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

3、,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方一。[12]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1

4、3、太陽病,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13]14、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方三。[14]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jié))芍藥二兩生姜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桂枝二兩(去皮)62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臣億等謹按,仲景本論,太陽中風自汗用桂枝,傷寒無汗用麻黃,今證云汗出惡風,而方中有麻黃,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湯》證,云無汗、惡風,正與此方同,是合

5、用麻黃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湯》,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15、太陽病,下之后,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得與之。四。[15]16、太陽病三日,已發(fā)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癥,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fā)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五。[16]17、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17]18、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六。[18]19、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后必吐膿血也。[19]20、太陽病

6、,發(fā)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方七。[20]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附子。將息如前法。21、太陽病,下之后,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方八。促(一作縱)。[21]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62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將息如前法。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

7、藥加附子湯》主之。方九。[22]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將息如前法。23、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fā),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fā)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方十。[23]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生姜(切)甘草(炙)麻黃各一兩(去節(jié))大棗四枚

8、(擘)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本云,《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并為六合,頓服。將息如上法。臣億等謹按,《桂枝湯》方,桂枝、芍藥、生姜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麻黃湯》方,麻黃三兩,桂枝二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