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時尚期刊:用先鋒捍衛(wèi)市場的媒體實驗室》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時尚期刊:用先鋒捍衛(wèi)市場的媒體實驗室從沒有一個時代像這個時代這樣適合雜志的生長,一夜之間似乎就可以漫山遍野。也沒有哪個時代像現(xiàn)在這樣,雜志們在以飛快的速度死亡、更新、替代。雜志開始空前的精美、精致,空前多的美女、化妝品和時裝。讓人驚訝這世界上似乎一下長出了太多美女。前所未有的重量,一本《時尚芭莎》拿在手里抵得上《人民文學》一年合刊的分量。也沒有哪個時代的雜志會如此個性化,專業(yè)化,傾向化和商業(yè)化。做給女人看的雜志一直充當著這個圈子里的大佬地位,如今地位稍被震懾,因為男人們的雜志開始有翻身的勢頭,雖還不至于壓過女性雜志。除了男人和女人兩大勢力,其他雜志零星地為
2、少男、少女、孕婦、新娘、商人以及各種粉絲和各種愛好者們服務。雜志商們不可避免地跟風、賺錢、賠錢,以及悄無聲息地大戰(zhàn)。市場,諸侯并起之爭從2001年起,在影響讀者購買雜志的諸因素中,知識性一直排名首位。信息量在2001-2003年間曾一度名列第二,但本次調查讓位于“趣味性”而屈居第三。調査發(fā)現(xiàn),讀者購買雜志時考慮的價格因素越來越弱,盡管它仍是讀者購買雜志要考慮的第四位因素。此外,讀者對雜志的品味格調和知名度也越來越里視。2006年是雜志界的特殊年頭,香港《號外》30周年,日本《Axis》25周年,英國《Wallpaper》10周年;國內的《時尚先生》10周年
3、、《新周刊》10周年、《世界都市》10周年,連去年剛從《中國時裝》改名的《時尚芭莎》也搭順風車,過起20周歲的生日。另一方面,中國時尚生活類雜志仍然處在拓荒、布局和發(fā)展的初期階段。06年是雜志年,有TOM.COM資金背景的重慶電腦報集團也開始進軍北京,與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合作新刊《夜北京》;哈爾濱日報報業(yè)集團成立了股份制的期刊運營公司,于06年正式投入運作,并強力推出了《聊吧》、《博客生活》等富有創(chuàng)意的新刊;重慶円報報業(yè)集團和重慶出版集團也強強聯(lián)合推出了《單身》。總之,大的傳媒出版集團是06年期刊投資的主流,傳媒出版集團之間的合縱連橫會頻頻發(fā)生,這是期刊資
4、源(刊號)的擁有者和資金及人才的擁有者之間的強強合作,是期刊業(yè)的新氣象和新力量。民營和業(yè)外資木仍會有小股資金潛入,散兵游勇不成氣候,但可以活躍市場。2007,強勢期刊發(fā)力提高市場競爭門檻,新刊也加速追趕,競爭和自我完善,比拼和修煉內功是期刊業(yè)的大主題。前路崎嶇,任重道遠,期刊業(yè)的2008年注定會有許多故事。如同春秋一樣,雜志界2007年沒有勝利者。他的從業(yè)者們一樣期待著自己的戰(zhàn)國時代到來。新的《期刊管理條例》的施行吹響了新一輪的行業(yè)整頓的沖鋒號,北京郵政零倍的“門檻”驟升撕破了渠道與刊社的臉皮。“新”刊多是07年期刊界最大的特點。所謂“新”刊主要是老刊重新
5、改版或新幵辟的下半月刊等“以舊翻新”的形式,真正的新增刊號這兩年可謂風毛麟角。這些新刊除了刊號刊名沒有“名正言順”外,其他的與新辦期刊并無區(qū)別,這些起著“小名”的新刊活躍著市場和期刊人的思維,已經(jīng)成為期刊市場上一道獨特的風景。不知是受人啟發(fā)還是看市場蛋糕眼熱,簡單模仿、盲目跟風也是最近期刊市場的一大痼疾。譬如《格言》、《意林》火了,于是一些諸如《智言》、《箴言》、《智慧》、《妙語》、《笑語》、《意匯》、《百花意林》等等不下幾十本類似的刊物統(tǒng)統(tǒng)出籠了。還有一些雖然名字不模仿但在編輯思想、欄目設置等方面全面跟風,如原煤炭系統(tǒng)的文學期刊《陽光》,放棄了難走的文學
6、期刊路,也瞄準了文摘市場,改版后其欄目和文章風格及版面設計都與《格言》如出一轍。當然,《意林》本身也是對《讀者》的模仿,其刊名創(chuàng)意就來g《讀者》屮的一個欄目。在圖書跟風大行其道的今天,期刊跟風似乎也無可厚非,市場認可就是硬道理,但對那些真正有創(chuàng)意的好刊就不公平了。2007年這種跟風模仿愈演愈烈,直至引發(fā)同行的訴訟或者行業(yè)監(jiān)管部門拿出冇效的知識產(chǎn)權保護辦法。期刊的核心(定位策劃)其實就是一個創(chuàng)意、一個想法,然而在國內創(chuàng)意的保護是非常困難的,冃前還沒有行之有效的辦法,但這種跟風聽之任之下去只會導致惡性競爭。近兩年來低碼洋刊的風起云涌宣告了高碼洋刊所締造的“讀圖
7、時代”的提前終結和“讀字時代”的悄然回歸?!蹲x者》、《故事會》等老刊發(fā)行量不降反增,《格言》、《意林》、《特別關注》等新刊的興起都顯示了人們讀刊對文字內容的需求和依賴,這回歸了雜志的本質。相反,近年一大批全彩讀圖期刊折戟沉沙,其中不乏一些精品,但全彩刊高昂的制作成本對資金的“吞噬”和廣告主對期刊媒體投放勢頭的減弱都對全彩刊的贏利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稌r尚》系列期刊也并非全部贏利,挾上億資金挺進的《VOGUE》也不如想象中那么兇猛,《商業(yè)周刊》中文版也終于???。低碼洋刊的再次興起一來是其價位更適合中國百姓的消費水平,但高碼洋刊的沒落卻并非人們消費不起,而是很多
8、所謂的時尚期刊缺乏可讀的內容,滿眼是空洞無物的美女圖片,這并不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