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法制教育 參賽主題班會課件 》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杜絕不良行為,遠離違法犯罪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法在身邊——走好青春第一步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憲法》《刑法》《民法通則》《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婚姻法》《繼承法》《兵役法》《經(jīng)濟合同法》《環(huán)境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交通管理法規(guī)》常見的違法行為:1、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行為包括: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私財物妨害社會管理秩序2、違反交通管理法規(guī)的行為3、違反義務教育法的行為4、違反環(huán)境保護法的行為5、民事侵權(quán)的行為指出下列行為,屬哪種違法行為?1、在電影院、公共汽車
2、站等場所起哄、吵鬧、滋事、斗毆。2、擾亂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妨礙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3、故意損毀、移動施工路段覆蓋物、標志、圍欄,妨害公共安全。4、偷竊、勒索少量公私財物。5、故意損毀路燈、郵筒、公用電話等設施。6、破壞草坪、花卉、樹木。7、使用音響器材音量過大,不聽勸阻。8、騎自行車雙手離把或兩人扶肩行駛,妨礙交通。9、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無正當理由而中途輟學。10、損害他人的榮譽,如對獲得光榮稱號的模范人物進行挖苦、諷刺、打擊。觸目驚心:據(jù)統(tǒng)計,在我國,25周歲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總數(shù)的70%以上,青少年犯
3、罪日漸攀升,每年新產(chǎn)生的少年犯人數(shù)竟高達15萬。這些犯罪行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響外,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大家談問題1.哪些行為屬于不良行為?自己有沒有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是指嚴重危害社會,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一)糾集他人結(jié)伙滋事,擾亂治安;(二)攜帶自制刀具,屢教不改;(三)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四)傳播淫穢讀物或音像制品等;(五)進行淫亂或者色情、賣淫活動;(六)多次偷竊;(七)參與賭博,屢教不改;(八)吸毒、注射毒品;(九)其它危害社會行為。嚴重不良行為的發(fā)展延
4、伸就是犯罪。嚴重不良行為:中度不良行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監(jiān)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為:(一)曠課、夜不歸宿;(二)攜帶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毆,辱罵他人;(四)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五)偷竊、故意損壞財物;(六)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七)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制品讀物等;(八)進入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和訴營業(yè)歌舞等場所;(九)其它嚴重違背社會的不良行為;(十)吸煙、酗酒。中度不良行為:輕度不良行為是泛指與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公眾道德規(guī)范相背的一些行為以及心理障礙的總和
5、。輕度不良行為的危害性主要體現(xiàn)在對其相關群體及其個人的危害上。如遲到、早退、講粗話臟話、穿奇裝異服、染發(fā)、帶首飾、男生留過耳長發(fā)、光頭、不按時就寢等各種違反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行為,。輕度不良行為案例1(小偷小摸導致犯罪)2001年,江蘇蘇州市吳中區(qū)木瀆鎮(zhèn),一度發(fā)生多起撬盜案件,到2002年底,失竊案件多達幾十起,財產(chǎn)損失幾萬元,警方將作案的26人捉拿歸案,查明這伙人自2001年3月至12月間作案30余起,案值人民幣10萬元。更令警方吃驚的是,作案者竟然都是在校中小學生和流失生,年齡最小的僅11歲,其中女性一名。面對一
6、張張稚氣未脫的臉蛋,辦案干警沒有像往常破案后的欣喜,心情反而變得沉重起來。警方查明,26個孩子中有些人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同警察打交道,按盜竊作案的次數(shù)和案值,足以判處徒刑,但由于年齡的關系,往往只能教育后予以釋放。于是他們作案后受法律懲罰的犯罪恐懼心理一次次減弱,認為自己人小法律管不了,漸漸從一個月一次小偷小摸,發(fā)展到每月偷幾次,有的幾乎天天作案。有些14歲的少年曾公開宣稱:“我還能偷2年”,13歲的少年不甘示弱:“我還能偷3年,比你多一年”。1.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成績無緣無故的下滑,不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考試
7、時進行抄襲,對考試結(jié)果不以為然,老師、家長的教育也無所謂;你有沒有以下行為:2.對事物的興趣開始變化,勞動懶散,上課思想不集中,而對武打、言情和低級庸俗甚至黃色的錄像、書刊和光盤甚感興趣;3.經(jīng)常遲到、早退、曠課,厭惡學校生活,這種孩子如果與校外的不法分子或無業(yè)人員有了聯(lián)系,就會越來越不愿意回家;4.心理方面有變化,如精神恍惚,情緒波動,舉止反常,心神不定,東張西望;5.對教師和家長的關心幫助表示反感,甚至懷有敵意,惡語頂撞,有時給教育者出難題,看笑話;6.對遵守紀律、要求進步的學生進行諷刺、挖苦和打擊,同情和包
8、庇甚至效仿有劣跡或不法行為的人,把反社會的人格或行為當作是“勇敢”的表現(xiàn);7.原本養(yǎng)成的生活規(guī)律出現(xiàn)變化,如從早起變成睡懶覺,從注意衛(wèi)生變?yōu)殄謇镥邋?、不修邊幅甚至骯臟,或一反常態(tài)地特別喜歡梳妝打扮;8.道德品質(zhì)起了變化,如從誠實變成愛撒謊,愛說空話、大話、假話,從謙虛變成傲慢,從斯文變成野蠻,喜歡逞能,從文明禮貌變成口吐穢言、動作粗野,或在家長、老師面前循規(guī)蹈矩,而背后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