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東牌樓漢簡文字補釋.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東牌樓漢簡文字補釋(首發(fā))李恒光上海交通大學二〇〇四年四月至六月,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市中心五一廣場東南側(cè)的古井中,發(fā)掘出一批東漢時期的簡牘。二〇〇六年四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由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文物研究所編的《長沙東牌樓東漢簡牘》一書,公佈了此批簡牘的圖版和釋文。釋文及圖版公佈之後,引起了海內(nèi)外學者的關注,形成了許多成果。由於時代久遠,部份簡牘漫漶嚴重,有些字形難以辨識,釋文未有著錄。但有些字形依據(jù)文意,尚可隸定,今擇取幾則,略陳管見,以求教於方家。一、“今月五日初,卒為耶風所中,頭身□□”中“□□”當爲“寒熱”二字。東牌樓簡九(出土編號為一一四一)《熹平五年騎
2、吏中風文書》釋文認為“頭身”后二字殘缺,我們經(jīng)過仔細辨認圖版,認為其後二字為“寒熱”,其字形為、。我們認為該文書性質(zhì)屬於病書此說法由李均明、劉軍在《簡牘文書學》提出,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5頁,在其他漢簡中也可以看到病書如:①元康二年二月庚子朔乙丑,左前萬世隧長胡敢言之候官。即日疾心腹,四支不舉?!毒友訚h簡釋文合?!?·18+255·22②庚午朔辛巳,吞遠士吏戎敢言。③傷汗寒熱頭痛,即日加煩懣,四支?!毒友有潞啞浊罟佟稥PT59·49A④建武三年三月丁亥朔乙丑,城北隧長黨敢言之。乃二月壬午,病加兩脾雍腫,匈脅丈滿,不耐食?!毒友有潞啞浊罟佟稥F2
3、2·80由以上例子可以知道,病書要對病情進行描寫,而“寒熱”二字正是對病情的大致描寫,合病書體例?!秱摗肪汀爸酗L”有如下描述:“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與小柴胡湯主之。”據(jù)清孫星衍、孫馮翼所輯《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云母味甘平。主治身皮死肌,中風寒熱如在車船上,除邪氣,安五臟,益子精,明目,輕身延年?!庇郑骸笆辔缎廖⒑?。主治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堅痛,除邪鬼,產(chǎn)乳,金創(chuàng)。生山谷。”又:“麻黃味苦溫無毒。主治中風傷寒頭痛,溫
4、瘧,發(fā)表出汗,去邪熱氣,止欬逆上氣,除寒熱,破癥堅積聚?!倍t(yī)書所記載癥狀與文書相似,為之佐證。所以我們認為“今月五日初,卒為耶風所中,頭身□□”中“□□”當爲“寒熱”二字。二、“□房□六門文書、主事典錄文書、科筴、樂器什物、闊不試”第二個□當為“詣”。長沙東牌樓簡一九(出土編號一一八五)的簡牘釋文第二行第三字作“□”,原簡牘圖版作,而同材料其他處“詣”作、、、,居延漢簡有、,武威醫(yī)簡作 、 ,“詣”在魏晉時期又作,據(jù)圖版我們認為該字當為“詣”?!霸劇庇小扒巴?、到”的意思,《史記·孝文本紀》:“乃命宋昌參乘,張武 等六人乘傳詣長安 ?!碧瀑Z島《送集文上人游方》詩:“此遊
5、詣幾嶽?嵩、華、衡、恒、泰。” 清戴名世《〈天籟集〉序》:“余詣其家,殷勤訪謁,欲得而爲雕刻流傳之?!痹跂|牌樓簡牘中也常用“詣”與地點相連表“前往、到”如:①監(jiān)臨湘李永、例督盜賊殷何言實核大男李建與精張諍田自相和從書詣在所。②不審久人果解未「一」?迨々。獨迫君旦詣府門,寧。③遣督郵案事,掾史主簿「一」詣府白狀,會十二月廿日,何頓當對。④二月日遣主者詣府白狀,右倉曹「六」李饒當對。此處“詣”與“六門文書”相接表示發(fā)往“六門”的文書。三、□當作“處”長沙東牌樓簡二八(出土編號一〇九二)的簡牘背面第二行釋文作:“建寧君□/”。該字漫漶,原圖版較為模糊作,“處”在流沙墜簡作,在
6、定縣竹簡作,在史晨碑作,許阿瞿墓志作,居延漢簡中作、。同時我們在東牌樓漢簡發(fā)現(xiàn)了如下字形、、。如釋文所說,“四字為隸書,與正文為草書不同,似為習字?!蔽覀儫o法從文意上來求證,但該字上部從“虍”,最后一筆捺的上挑還是可以清楚辨識的,從字體的輪廓中我們可以推定該字為“處”。四、□□當作“再拜”長沙東牌樓漢簡簡三八(出土編號為一一四五)的簡牘背面第二行釋文作:“府□□:□□□義無□”中前兩個□□當為“再拜”。如釋文註釋所言“府□□”三字為粗筆大字,並且該三字位於本木牘首部,與其他字相疊,從墨跡來看當為先寫之字,今據(jù)圖版可識“再拜”二字,故□□當作“再拜”。圖版較模糊作五、“□
7、”當為“棄”。長沙東牌樓漢簡間四〇(出土編號為一〇二五)的簡牘正面第一行“諾白悉□賤子鄧應再拜白”中“□”當為“棄”。該字釋文原作“袁”,后校訂稿作“□”,圖版作?!皸墶弊衷阢y雀山漢簡中作、,在敦煌漢簡作 ,在馬王堆帛書中作、,敦煌文獻中有如下字形:敦研117《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jīng)》、敦研195《大方廣三戒經(jīng)》、敦研194《太子瑞應本起經(jīng)》敦研032(3-2)《四分律》。從字形來看,我們認為該字當是“棄”字。從字義角度來考察,“棄”有“拋棄、唾棄”之意,《書·大誥》:“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後,弗棄基。’”孔傳:“其肯言我有後不棄我基業(y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