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貼近生活追求實效,關注個體和諧發(fā)展》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貼近生活追求實效,關注個體和諧發(fā)展 南京市從2001年9月實施小班化教育以來,已走過了整整10個年頭,隨著新課程的進一步深化,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根據學校的校情、師情、生情確立了適合學校發(fā)展、學生發(fā)展的校本課程,那么,對于小班化學校而言,應該怎樣建設和管理自己的校本課程資源才能彰顯小班化教育的優(yōu)勢,讓每個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fā)展是每個小班化學校深思的問題。結合10年來的嘗試與摸索,就建設適合學校發(fā)展、學生成長的校本課程資源現淺談以下幾點心得?! ∫弧⒏鶕熧Y情況,準確定向 學校在確定校本課程發(fā)展方向的時候必須考慮學校的師資,校本課程在實施初期是一個反復實驗探索的過程,需要參與實驗
2、研究的領軍教師不僅要有高漲的工作熱情、豐富的教學經驗,同時還要具有一定的反思、創(chuàng)新能力,只有在這樣的領軍教師的帶領下,學校的校本課程才能向著一個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⒓訌娂倚B撓?,貼近生活 我們之所以要建設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資源,目的就是通過校本課程在校內的全面實施使所有的學生參與到其中來,同時實現由參與到喜歡最后演化成自身特長的過程。但是,在現實中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那就是并不一定每個學生都喜歡我們確定的校本主題,這樣一來,怎樣保證我們校本課程實施的品質就是我們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5 學生在學習活動之外更多的時間接觸的是日常家庭生活,學生在“家”的環(huán)境中身心
3、是最放松的時候,所以我們立足營造濃郁的、貼近生活的學習氛圍、教室環(huán)境、教學形式,讓學生在如家的環(huán)境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品味生活。 比如要求學生將自己的美術作品、書法作品或是自己滿意的作業(yè)帶回家與父母分享,將自己學會的歌曲教給父母,同時倡導父母與孩子共同完成作品的創(chuàng)作。每個學期,我們會利用例如“五一”“國慶”“六一”、元旦這樣的節(jié)日展出學生的家庭作品,同時也邀請家長代表與學生同臺演出,一些動手能力比較弱的學生在父母的幫助下也能展出精彩的剪紙作品、手工藝品,家庭才藝表演能帶動更多的學生和家庭參與到表演中來,很多家長表示,學生學習成長的同時,父母也在不斷提高。 三、用興趣推動,確
4、保每位學生參與 教育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力求認識、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從事感興趣的活動時,總伴隨一種積極、愉快的情感體驗。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樣心理傾向,激發(fā)每位學生參與到學校校本課程的學習活動中來。所以,我們實施校本課程和校本教研均應從生活出發(fā),讓學生在聯系生活的基礎上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總結客觀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激發(fā)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推動下保證校本課程的學習和校本教研的不斷發(fā)展?! ≡趦热莸倪x擇上首先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課前進行民間走訪、查詢資料、搜集素材,課上采用小組交流、大組匯報、自行歸納、教師引領等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最后在
5、教師的指引下,學生總結歸納學習成果。比如,“民間藝術進課堂”5系列的藝術校本課程可以從學校附近的傳統(tǒng)老民居人手,引導學生將其與現代建筑對比,同時結合走訪和查閱資料,得出“這些建筑在結構上屬于江南民居的造型特點,因為所處的長江三角洲地區(qū),氣候溫和,季節(jié)分明,雨量充沛,所以構造為瓦頂、并且屋頂傾斜角度很大,這有利于雨水的流淌”的結論。學生還可以將其與其他地區(qū)的民居進行比較,從而不僅了解了我國不同地區(qū)民居的特點,還可以總結出各地區(qū)民居的建筑特點與當地的民俗文化、自然環(huán)境、物產之間的密切關系。以此為契機,美術學科可以設計“中國結”的校本內容,音樂學科可設計民間歌曲、民間舞蹈的賞析,品德與
6、生活學科可設計民間習俗、春聯賞析,并注重尋求歌曲、舞蹈、服飾、建筑、風俗之間的聯系,使之成為真正的“民間文化系列”課程。 四、結合品德教育,注重實效 長期貼近生活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養(yǎng)成注意觀察生活的好習慣,同時,貼近生活的寬松學習氛圍讓學生更愿意和老師交流自己的發(fā)現和感受。例如,學校所在小區(qū)的居民衛(wèi)生意識差、環(huán)保意識差,引起了學校師生的共同關注,大家認為,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必須從每人自身的健康出發(fā)、從每人的一言一行開始,從人們的意識轉變開始。圍繞“以人為本”的主題,學校德育處、大隊部與相關學科的老師設計了與環(huán)保、節(jié)能有關的德育校本學習內容。其中。科學老師和美術老師聯手設計了
7、“廢舊材料的再利用”系列校本內容,于是,廢棄的紙盒、塑料袋經過孩子們靈巧的雙手搖身一變成了機器人、時裝、裝飾品,這些作品還在學校大隊部的組織下進入學校所在的社區(qū)進行展覽,由擔任“社區(qū)小衛(wèi)士”5的同學對前來參觀的社區(qū)老百姓進行介紹和環(huán)保知識的宣傳。在此系列的校本內容中,語文學科、音樂學科、數學學科的知識都運用了起來:同學們通過撰寫“環(huán)保小短文”的形式喚醒更多的人從關注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開始關注環(huán)保;同學們在音樂老師的指導下將一些歌曲的歌詞換成了有關環(huán)保、節(jié)能的內容,并自行編排成“表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