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中藥穴位帖敷治療婦科腹腔鏡術后腹脹臨床體會》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中藥穴位帖敷治療婦科腹腔鏡術后腹脹臨床體會王(韋華)迪(武威市古浪縣人民醫(yī)院甘肅武威733100)【摘要】目的:探討中藥穴位帖敷治療婦科腹腔鏡術后腹脹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到2014年收治的100例婦科腹腔鏡術后腹脹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實行術后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中藥穴位帖敷治療,對兩組排氣時間、術后腹脹消失情況比較分析。結果:在肛門排氣時間上,觀察組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P<0.05);觀察組的腹脹消失時間也有明顯快于對照組,差異也具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P&t;0.05)o結論:對于婦科腹腔鏡術后腹脹患者,中藥
2、穴位帖敷可以明顯提前患者肛門排氣時間,有助于術后腹脹的治療,應當在臨床上推廣應用?!娟P鍵詞】中藥穴位帖敷;婦科腹腔鏡;術后腹脹;臨床分析【中圖分類號】R24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1752(2015)15-0303-02在婦科腹腔鏡手術后,腹脹是比較常見的并發(fā)癥。手術麻醉或者術中廣泛刺激患者腹腔器官或者腹膜吸收了CO2都可能在腹膜局部導致酸性環(huán)境,并損傷到內臟神經,抑制患者胃腸道如東,從而形成術后普遍腹脹⑴。術后腹脹對病人早期進行形成影響,延遲切口愈合和身體恢復,嚴重情況下,運動受限還會造成呼吸困難,阻礙下腔靜脈血液回流,并困難誘發(fā)切口裂開。因此,促進患者手術后胃
3、腸功能的恢復,從而緩解和消除腹脹成為了相關臨床研究的重點。為此,我院選取2013年到2014年收治的100例婦科腹腔鏡術后腹脹患者,探討中藥穴位帖敷治療婦科腹腔鏡術后腹脹臨床效果,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現(xiàn)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3年到2014年收治的100例婦科腹腔鏡術后腹脹患者,年齡在22?47歲,平均為(37?6±2.7)歲。在手術原因上,12例宮外孕,51例子宮肌瘤,22例子宮內膜異位癥,10例子宮腺肌癥,5例卵巢囊腫。以上患者手術后都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腹脹。我院將以上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等基
4、本資料上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中藥貼制作方法。選取各等份的大黃、芒硝、枳實、陳皮、厚樸、木香,然后研成粉末,選用開水喝蜂蜜調制成糊狀,選擇2g左右放在3cm×3cm面積的醫(yī)用膠布上。(2)實施方法。對照組實行術后常規(guī)護理,患者手術后6h實行流質飲食,并離床活動。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中藥穴位帖敷治療[2]。中藥帖敷的穴位主要為患者中腕、關元、天樞、足三里以及三陰交等,每隔24h更換一次,連續(xù)敷貼2d。1.3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比較分析,并記錄兩組患者手術后12h內、12?24h以及24h后腹脹消失
5、的病例數(shù)。1.4統(tǒng)計學方法我院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以上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來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x2來檢驗,并用%來表示。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1.結果經過分別治療后,在肛門排氣時間上,觀察組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P<0.05);觀察組的腹脹消失吋間也有明顯快于對照組,差異也具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P&t;0.05),如表1所示。表1兩組患者手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以及腹脹消失情況[n(%)]組別肛門排氣吋間(h)腹脹消失病例數(shù)<12h12-24h>24h觀察組17.5±5.
6、430(60)19(38)1(2)對照組25.3±6.215(30)32(64)3(6)t8.121x28.4579.2735.231p<0.01<0.05<0.05<0.053?討論近年來,手術麻醉或者術中廣泛刺激患者腹腔器官或者腹膜吸收了CO2都可能在腹膜局部導致酸性環(huán)境,并損傷到內臟神經,抑制患者胃腸道蠕動,從而形成術后普遍腹脹。術后腹脹對病人早期進行形成影響,延遲切口愈合和身體恢復,嚴重情況下,運動受限還會造成呼吸困難,阻礙下腔靜脈血液冋流,并困難誘發(fā)切口裂開。因此,促進患者手術后胃腸功能的恢復,從而緩解和消除腹脹成為了相關臨床研究的
7、重點。根據(jù)中醫(yī)理論,術后腹脹是因為身體元氣大傷,氣血虛損,加上離經之血阻礙了經脈通道,所以影響了氣血運行,臟腑功能失調,三焦不通暢,并造成了腸道氣機不利。在本次研究中,選用了大黃、芒硝、枳實、陳皮、厚樸、木香等藥物,這些藥物存在行氣除滿、通俯散瘀等功效,能夠加快患者的胃腸蠕動。二中膠、天樞、足三里、三陰交、關元等穴位則可以益氣健脾、和胃降氣等功能[3],有助于胃腸功能的調整,增加了胃腸蠕動。穴位帖敷借助于藥物本身的作用,尤其是藥物對穴位產生的刺激,可以促使經脈調達,氣血運行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