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馮姓起源、馮氏起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馮姓來源: 一、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姬昌之后,系承畢公高,始祖馮文孫。 據(jù)《元和姓纂》、《后漢書》等所載,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后裔畢萬,西周時,在晉為大夫,當(dāng)時晉獻公陸續(xù)功滅了許多小國,其中包括畢萬的一支孫被封于馮城,其后子孫以邑為姓氏,稱馮姓。史稱馮氏正宗。是為河南馮氏?! ≈芡跏业倪h祖名叫棄,據(jù)說他的母親是有邰氏的女兒,又稱姜螈?! 髡f一次姜螈外出游玩,在荒野中看見一個巨大的腳印。出于好奇,姜螈下意識地把自己的腳放在大腳印中踩踏了一下,想不到因此“身動如孕”,不久竟真的生下了一個男孩。姜螈又羞又忿,惟恐這個孩子會帶來不祥,于是就偷偷地把他拋棄于路口。但奇怪
2、的是,在路上往來奔走的牛、馬等牲畜看見這個孩子后,竟敬畏地全部跑開了,不敢踐踏。姜螈又把孩子放到山林之中想讓野獸吃掉,可偏偏一向寂靜無人的荒郊卻人來人往。無奈之際,姜螈又把孩子丟棄在河中的浮冰上,不料天上的飛鳥竟都紛紛降落,展開羽翼為他遮寒擋水。姜螈認為這是上天的意志,就又把他抱回來撫養(yǎng)。因為這個孩子曾經(jīng)被遺棄過,所以為他取名棄。棄就是有史記載的最早周代祖先,他在帝堯時期因為善于種植莊稼、發(fā)展農(nóng)耕而名聞天下,百姓都向他學(xué)習(xí)耕作技術(shù)。作為對他的褒獎,帝舜在位期間,就分封棄在邰地,大家都尊稱他為后稷,棄及其后代遂都擁有了姬姓?! 『箴⒌睦^承人是姬不(空-工+出)(qu
3、),他后因國家衰敗而辭官隱居到邊疆地區(qū),其后代傳到古公宣父時,古公宣父先后生有三子,長子太伯,次子虞仲,小兒子季歷。季歷生子姬昌,便是后來的周文王?! ?jù)傳姬昌出生的時候有祥瑞呈現(xiàn),古公很高興地說:“我姬氏將來定當(dāng)發(fā)達,大概希望就在這個姬昌身上吧。”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太伯、虞仲二兄弟猜測古公有讓季歷及其子姬昌來繼承家業(yè)之意。為不使父親為難,二人便一同離家出走,逃到遠方.以便成全季歷?! 」殴ナ篮?,季歷以惟一繼承人的身份襲沿家世;季歷逝后,其子姬昌得立,即西伯侯。 西伯姬昌繼承了后稷、古公、季歷的仁政,為人厚道,禮賢下士,伯夷、叔齊、散宜生等一些有識之士紛紛前
4、來投奔、歸附,使得西伯的勢力、影響日漸擴大?! ∥鞑畡萘Φ脑鲩L,引起了商紂的警惕,在崇侯虎的挑撥下,商紂把姬昌誘至國都,囚禁起來。據(jù)傳,在此期間,他推演“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即后人所說的“周易”?! ∥鞑磺艉?,他的部下、謀士很著急。為拯救他,他們四處尋找美女、駿馬、珍玩等晉獻于紂王,并買通其寵臣費仲四處活動,游說紂王。殷紂王本是酒色之徒,見送來這么多可心之物,早把往日的警惕、猜忌拋到九霄云外。他得意忘形地說:“單憑這些禮物中的任何一件,都足以抵銷西伯的過失,何況竟有這么多呢!”于是下令赦免了姬昌,并授予他“代王征伐”的特權(quán)及信物,把軍國大事全盤托付西伯,自顧享
5、樂去了。趁此機會,姬昌率兵東征西討,先后擊敗犬戎、密須、耆(于+阝)(han),徹底消滅了崇侯虎,并把崇侯虎的封地改稱豐邑,將自己的統(tǒng)治中心由岐遷至豐地。姬昌病逝后,其太子姬發(fā)即位,便是后來的周武王。 公元前11世紀中葉,武王起兵伐紂,克商,紂王眾叛親離,不得不自焚于鹿臺?! 吨鼙炯o》記載武王勝利后凱旋的情形時說,隨同武王同乘一輛車的有三人:“弟叔振鐸奉陳常車,周公旦把大鉞,畢公把小鉞,以夾武王。”這里所說的畢公,是文王的第十五子——姬高,他因追隨武王克商受封于“畢”地,亦稱“畢公高”。畢地的位置在今陜西省長安縣西北部?! ≈芡醭⒑?,畢公高及其后裔便以畢地
6、為中心繁衍生息,逐漸因地為氏,號畢氏。作為姬姓貴族的一支,他們與周宗室關(guān)系密切,但伴隨著分封制引起的不斷分化,畢氏逐漸與周宗室疏遠而成為獨立的一支?! ‘吺戏獾刂杏幸惶幍孛获T邑,所以不排除畢氏中有部分成員“支邑為姓”而改姓馮,但這只是一種揣測。事實上,此時馮姓并不明確,更不占主體,畢氏仍是這一支姬姓后裔的主姓。 畢公高的后代畢萬是晉獻公的榮臣,當(dāng)時晉宮廷內(nèi)部正圍繞繼承權(quán)展開激烈斗爭。獻公為轉(zhuǎn)移矛盾,積極對外征伐。全國軍隊被分作兩部,獻公親率上軍,太子申生統(tǒng)下軍。畢萬受封右將軍,隨獻公征戰(zhàn)。 晉軍所向披靡,接連吞并了霍國、魏地、耿國。論功行賞,畢萬受封于魏地。
7、當(dāng)時有一位叫作卜偃的算命人曾品評畢萬說:畢氏的后代一定會興旺發(fā)達的。萬,是個滿數(shù);魏,也是大名。故一定前途無量。 畢萬受封11年后,晉獻公死,久已存在的宮廷矛盾終于爆發(fā)。四位公子為爭奪王位而混戰(zhàn),致使國力損耗,元氣大傷。而畢萬一族卻日益繁榮,并以新地為氏,成為聲名顯赫的魏氏。畢萬的兒子名武,號魏武子,他一直忠心于亡命公子——重耳。重耳避禍逃亡,魏武子義無反顧地一直跟隨在他身邊。后來重耳終于在秦國等諸侯的支持下歸國繼承大位,便是晉文公。魏武子因功再封于魏地,位列大夫,顯赫一時?! 〉轿何渥又O魏獻子的時候,魏氏:已與當(dāng)時晉國的智、趙、韓、中行、范氏并稱“六卿”,
8、把持了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