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深化法德共進共筑和諧社會文庫》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深化法德共進共筑和諧社會堅持以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德法并重,德法同施,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執(zhí)政治國理論的新發(fā)展,是加強推進現(xiàn)代化建設的迫切需要,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是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實現(xiàn)國家長治久安的迫切需要。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以德治國,就是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積極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即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
2、"五愛"為基本要求,通過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設,在全社會形成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和健康文明的人際關系??偨Y中西方歷史,對—個國家的治理來說,法治和德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法治以德治為基礎。道德是立法的基礎,是司法的思想保障,在法律未涉及的領域,道德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道德具有法律所沒有的靈活性,其影響也更為普遍和深遠。厲行法治,必須輔以德治。德治需要法治的保證和促進。道德調整的多為人的內心世界和思想信念,很難形成一個有效的約束機制。法制則以其明確性、制度性和威嚴
3、性彌補了道德手段的不足,通過立法活動使一部分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規(guī)范制度化、明確化,再通過司法活動使這部分明確化了的道德規(guī)范取得國家強制力的支持,從而推進道德建設。德治是法治的重要補充和輔助力量。道德具有內在控制力,可以束人們的內在心理;有比法律更高的目標和更為廣泛的調整范圍。法律是經國家制定或認可并有成文的條款,由國家保證實施,具有鮮明的強制力。法治調整人的外部行為,德治調整人的內心世界,只有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從根本上鞏固社會的穩(wěn)定。德治與法治相互滲透,相互促進。道德和法律都是由同—社會經濟基
4、礎決定的,都是同一社會國家意志的表現(xiàn),在—定的時候某些道德行為可以轉化為法律規(guī)范;同時,道德建設特別是道德教育則要把遵紀守法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公民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提出來,使法治和德治能夠相互滲透、相輔相成,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對那些在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出現(xiàn)的嚴重違反道德的行為和現(xiàn)象,可以在立法時予以適當注意。這對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改善社會風氣,進一步推動法制建設,都是非常有益的。在我國這樣一個歷史上封建統(tǒng)治時間較長、經濟文化發(fā)展水平不高、公民法治觀念較為淡薄的國家,要實現(xiàn)法治
5、這—宏偉任務,就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認真總結我國法制建設的經驗教訓,積極借鑒其他國家正確的法治理論和成功的做法,大膽探索,勇于實踐,整體實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行政這一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目前,我國社會正處于一個轉型時期,人治社會應當逐步向法治社會過渡,而這種過渡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依法行政的實現(xiàn)程度。實踐證明,實行依法行政,保障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才能避免首長負責制下產生的主觀隨意性和盲目性,實行依法行政,才能避免和減少各種行政違法行為及由此給公民、法人造
6、成的損失,并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通過對法律的不斷學習,我充分意識到普法的意義和作用已不在于學多少法,普及多少部具體的法律法規(guī)這些硬性的指標,而是在于法律觀念的普及,全社會都能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如今我國社會經濟迅猛發(fā)展,各種社會矛盾也是不斷出現(xiàn),如何學好法,用好法,如何更好的為人民群眾服務,對我們的普法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以法為本,提高依法執(zhí)政水平,帶頭守法、保證執(zhí)法,積極引導人民群眾合法、有序地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充分體現(xiàn)普法依法治理的服務和保障功能,為和諧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