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初中語文教學論文 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里—D—鮑里奇基在他的專著《有效教學方法》指出:“有效”主要是指教師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nèi)容或教的認真與否,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目標應指通過課堂閱讀教學使學生獲得發(fā)展。發(fā)展就其內(nèi)涵而言,指的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者(三維目標)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具體地說,衡量新課程的語文課
2、堂閱讀教學是否有效,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審視:(1)有效的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是關注“全人”發(fā)展的教學;(2)有效的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是促進語文學習的教學;(3)有效的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是呼喚效益意識的教學。一句話,學生語文能力、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是衡量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標準。一、教師中介地位的確立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實現(xiàn)的前提。現(xiàn)代的閱讀教學觀認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首先是學生與作品之間的對話,然后是學生之間就作品所進行的對話,教師參與后,則是學生、教師就作品所進
3、行的對話。可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的角色定位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而是閱讀中的對話者之一,成了文本與學生的中介。1、教師是閱讀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教師的任務是如何能讓學生走進教材,讓學生從教材中獲取知識,并解決學生與教材交流時出現(xiàn)的障礙和引導學生怎樣更好理解教材。因此教師首先是閱讀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即對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作出整體設計以及對課堂閱讀和對話活動進行必要的組織協(xié)調(diào)。?我們不能把我們對教材的認識強加給學生,也要承認學生對教材的理解的差異性,要讓學生充分與教材交
4、流。2、教師是閱讀教學活動的引導者、促進者。薩特說:“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chuàng)造?!睂W生在閱讀中,并不是消極地接受、索取意義,而是積極主動地發(fā)現(xiàn)、建構意義,甚至創(chuàng)造意義?!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蹦敲?,教師在閱讀對話過程中應扮演何種角色?現(xiàn)在似乎存在著兩個極端:一是“霸權對話”屢見不鮮。教師因在認知、情感等方面占有優(yōu)勢,常常主宰學生的對話;學生中的優(yōu)勢群體壟斷對話,而大部分學生因為害怕暴露自己的無知和錯誤,不敢說出所想所感,成為了忠實的聽眾。在這種狀態(tài)里,學生
5、經(jīng)受著精神的壓迫,早已喪失了作為對話主體應有的平等、自由和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權利。二是“民主對話”愈演愈烈。教師認為課堂既然是民主的,就應該放棄引導,讓學生暢所欲言,不可引導學生得出是非,學生無論理解對錯,教師都加以肯定,或不置可否。這樣的民主并不是真民主,這樣的民主對話只能把學生導到虛無主義。因此,課堂對話應該是在不改變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的前提下,教師通過對話中的平等參與,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些基本價值的合理性必要性。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引導、促進學生的閱讀水平的提高。3、教師是閱讀教學活動的對話者、合
6、作者。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學生對師長的敬畏不一定能夠產(chǎn)生最好的教學效應,或許,放下師尊的架子,讓我們的真實形象從三尺講壇走下來,與學生平等地對話,反而容易進入一個師生特別融洽的情境?!墩Z文課程標準》也提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因此,教師成了合作者之一,是“平等中的首席”。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現(xiàn)有著重要的意義。二、細讀文本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實現(xiàn)的基礎。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組織和指導學生學習語言,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因此,閱
7、讀教學必須引導學生細讀文本,感受文本情境,體悟文本真意。1、教師對文本必須作出正確的定位。文本是什么?課程專家多次強調(diào)教材編制的目的不是為教師提供“法定”的文件,讓教師屈從于教材的要求,而是為教師的教學服務,是為教師提供精心打造的可資利用的課程資源葉圣陶先生早就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通過這個例子來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的本領。新課改的理念之一是要求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和學習方法,激活學生的思維,不斷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特別是要遵循閱讀教學規(guī)律。顯然,教材是教師要去
8、加工和創(chuàng)造的東西,是可以根據(jù)需要進行更改和補充的。教師因材施教,因生施教,有權也必須進行二度開發(fā),否則就是教師主體性的缺失。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語文教師對教材定位過度,結果勞神費力,吃力不討好,沒有把閱讀教學之行在于教師對文本的二度開發(fā),在于開發(fā)出自己的文本落到實處。有位教師對《風箏》一文的思想定位就比較恰當。魯迅的文章艱深玄奧,這位教師只整理設計了三個問題:(1)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為什么是“一種驚異和悲哀”?(2)我是向來不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