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唐代瓷器》PPT課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歷代名瓷賞析陶瓷是中國文明的瑰寶,她有眾多的品種,比如汝窯、鈞窯、官窯、青花、五彩、琺瑯彩等等,有的俏麗張揚,有的樸實含蓄,有的犀利瀟灑,有的蒼翠欲滴,有的紅潤似血……都四溢著巧奪天工般的神韻。中國歷代名瓷之唐代越窯青瓷邢窯白瓷“絲綢之路”唐代-中國開始出口陶瓷“陶瓷之路”唐朝形成了“南青北白”格局“南青”以越窯為代表“北白”以邢窯為代表越窯位于浙江上虞、紹興等地,唐稱越州而得名,它是我國古代南方青瓷的重要產(chǎn)地,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唐、五代時期是越窯發(fā)展的鼎盛時期,代表了越窯青瓷的最高水平,隨著南宋朝廷在臨安設(shè)立官窯,專燒宮廷用瓷的同時,越窯停燒。越窯青瓷唐五代越窯青
2、瓷持壺越窯青瓷-如冰似玉越窯青瓷-如冰似玉越窯青瓷油盒唐代通高6.5厘米油盒是盛放梳妝用油的容器,此盒曲線柔和,釉色青綠,精巧典雅,是當(dāng)時風(fēng)行的上品梳妝用具越窯青瓷-如冰似玉高13.4cm,口徑5.9cm,足徑7.3cm壺撇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圈足,圈足上留有五個支燒痕。頸部一側(cè)置八棱短流,另一側(cè)置曲柄。壺內(nèi)外施釉,釉色青中閃黃,晶瑩透澈,釉面開細(xì)小的紋片。??出土于浙江紹興唐戶部侍郎北海王府君夫人墓,墓志記載該墓的年代為唐元和五年(810年),因此這是一件有確切年代可考的器物,是鑒定唐代越窯瓷器的標(biāo)準(zhǔn)器,反映出9世紀(jì)初越窯器物的燒造水平。青釉執(zhí)壺唐故宮博物院
3、越窯青瓷-如冰似玉越窯青瓷奓斗 唐 英國大維德基金會藏大盤口,短細(xì)頸,小圓腹。其造型與前代相比,盤口更大,便于承唾,器身不施一絲裝飾,但釉色溫潤晶瑩,是唐人稱贊越瓷"類玉"、"類冰”的真實寫照。唐-五代 越窯暗刻蓮花雙鳳碗5.9cm英國大維德基金會藏越窯青瓷-如冰似玉越窯青瓷-如冰似玉越窯青瓷花瓣紋罐北宋初現(xiàn)藏法國巴黎居美藝術(shù)館高12.5公分。此罐直口微斂,豐肩,圓腹,矮圈足。胎質(zhì)細(xì)膩,為灰白色。全體施青色釉,釉質(zhì)光潔,有玉質(zhì)感,色澤盈翠可人。肩頸之間刻劃一圈覆蓮紋,下飾凸弦紋一道以分肩腹之界,腹周刻劃重重疊疊的仰蓮瓣,精美且莊重。此罐造型簡單,卻勝在釉色之勻凈透明
4、和紋飾之清雅恬淡。青釉鳳首龍柄壺通高41.3cm,口徑19.3cm,足徑10.2cm壺蓋與壺口吻合成鳳頭狀,使得壺整體頗似一只挺立的鳳鳥。壺柄塑成一直立的蟠龍,龍口銜住口沿,作窺視探飲狀,前肢撐于壺肩部,后肢立于喇叭形底座上。壺體以塑貼和刻劃技法裝飾。腹部塑貼主體紋飾兩層,上為6個聯(lián)珠紋圓形開光,內(nèi)有手舞足蹈的力士,下為寶相花6朵。口沿、頸、肩及脛部飾以聯(lián)珠紋、蓮瓣、卷葉或垂葉紋。各組紋飾間以弦紋相隔。此壺既吸取了波斯薩珊王朝(226-642年)金銀器造型的特點,又融入了我國傳統(tǒng)的龍鳳裝飾藝術(shù),集塑貼、模印、刻花、劃花等裝飾技法于一體,體現(xiàn)了唐代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藝。
5、越窯青瓷特點器物:常見的有碗、盤、水盂、罐、盒等,特色器如瓷硯、執(zhí)壺、瓷罌等,尤其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淺腹的越瓷甌,風(fēng)靡一時,成為文人墨客的歌詠對象。釉色:初時呈黃色,后青中含黃或青,釉質(zhì)腴潤勻凈如玉,無紋片胎色:呈灰白,胎質(zhì)細(xì)膩致密,胎壁較薄裝飾方法:普遍使用素地垂直劃線;另有一種在器物上刻劃花卉、人物、魚獸等的方法縹(意青白色)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宋人曾慥《高齋漫錄》云:“吳越秘色瓷,越州燒造,為供奉之物,故云秘色。”越窯青瓷-秘色瓷晚唐陸龜蒙《秘色越器》詩云:“九秋風(fēng)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蔽宕娙诵煲敦曈啵ㄒΓ┟厣璞K》:“巧剮明月染春水,
6、輕旋薄冰盛綠云”。1987年,14件秘色瓷在陜西法門寺地宮出土。越窯青瓷-秘色瓷這種神秘的瓷器,即便是明清兩代的皇帝,也難以見到它的真容。乾隆皇帝曾經(jīng)做詩感嘆:李唐越器人間無,趙宋官窯辰星看。法門寺地宮的秘色瓷為貢品之精華,晶瑩潤澤、如寧靜湖面一樣清澈翠碧的釉面令人心醉。秘色瓷碗,通體為五瓣葵口圈足狀1987年陜西省扶風(fēng)縣法門寺塔地宮出土。陜西省法門寺博物館藏通高21.5厘米、口徑2.2厘米。1987年陜西省扶風(fēng)縣法門寺塔地宮出土。陜西省法門寺博物館藏秘色瓷八棱凈水瓶唐五代 越窯臺北故宮博物院秘色瓷---九秋風(fēng)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目前存于世的秘色瓷數(shù)量尚無考證,
7、故宮博物院在新中國成立后,收購有3件藏品。白瓷-類銀似雪白瓷器的燒制成功為后世彩瓷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因此它的出現(xiàn)是中國陶瓷發(fā)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胎:白色,瓷土含鐵量低于1%釉:透明釉,含鐵量低于1%燒成:溫度1300℃左右邢窯白瓷-類銀類雪、天下通用邢窯窯址位于河北內(nèi)邱,在唐代屬于邢州,故稱邢窯。唐代陸羽在其《茶經(jīng)》中贊美邢窯白瓷“類銀類雪”。唐代李肇在《國史補》中指出邢窯白瓷“天下無貴賤通用之”。這是件典型的貢瓷。它高7.2厘米,口徑15.7厘米,形呈扁圓狀,顏色為乳白色,釉色潔白如雪,蓋沿、脛部都有斜角,可以自然開合,底刻“盈”字,并有三個小支釘痕。制作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