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古典主義風格》PPT課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歐洲藝術風格⑧新古典主義風格新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又稱古典復興,興盛于18世紀中晚期,19世紀上半期發(fā)展至頂峰。一、興起于對巴洛克和洛可可藝術的反叛,二、以重振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為信念,復興古希臘羅馬時代那種莊嚴、肅穆、優(yōu)美和典雅的藝術形式。新古典主義的藝術家刻意從風格與題材模仿古代藝術,用實證方法研究古希臘羅馬藝術。新古典主義風格新古典主義風格以尊重自然、追求真實、復興古代的藝術形式為宗旨,特別是古希臘、古羅馬文明鼎盛期的作品。莊嚴肅穆、典雅優(yōu)美,不照抄古典主義風格并以摒棄抽象、絕對的審美概念和
2、貧乏的藝術形象而有別于傳統(tǒng)的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風格還將家具、石雕等帶進了室內(nèi)陳設和裝飾之中,拉毛粉飾、大理石的運用,室內(nèi)裝飾更講究材質(zhì)的變化和空間的整體性。新古典主義風格家具的線形變直,不再是圓曲的洛可可樣式,裝飾以青銅飾面采用扇型、葉板、玫瑰花飾、人面獅身像等。新古典主義的代表性藝術家:建筑師有英國的亞當、錢伯斯,法國的蘇弗洛,德國的申克爾,雕塑家有法國的烏東,意大利的卡諾瓦,畫家有德國的門斯,英國的韋斯特,法國的維安、大衛(wèi)、安格爾。杜巴利夫人(1743年~?1793年),路易十五的情人,洛可可風
3、格之后為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推動者,她追求淡雅、自然、理性的美。法國大革命的時候和路易十六一起被送上了斷頭臺。一、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筑新古典主義建筑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歐美一些國家流行建筑風格。人們受啟蒙運動的思想影響,古希臘、羅馬建筑藝術珍品大量考古出土,為這種思想創(chuàng)造了借鑒的條件。采用古典復興建筑風格的主要是法院、銀行、交易所、博物館、劇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紀念性建筑,對住宅、教堂、學校影響不大。新古典主義的思想背景:民主與科學。新古典主義的時代背景:英雄主義精神。資產(chǎn)階級革命家利用古代希臘羅馬英
4、雄偶像,號召人民大眾為真理而獻身??脊判掳l(fā)現(xiàn),掀起了新的復古運動。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后路易十六和奧地利公主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王后18世紀末到19世紀上半期,法國建筑連同繪畫一起被稱作新古典主義時期,法國是歐洲新古典建筑活動的中心。這個時期沒有形成新的建筑樣式,只是古代建筑交替、花樣翻新,也稱之為“浪漫的古典主義”。法國新古典主義建筑分為三個時期:1、古典復興(路易十六風格)。新古典主義發(fā)展時期,考古成果使這種對古代的模仿更為精細,是資本主義初期最先出現(xiàn)在文化上的一種思潮,同時這種思潮曾受到當時啟蒙運動
5、的影響。在建筑上盛行古典建筑形式。代表作品:法國巴黎協(xié)和廣場最初叫“征服廣場”,后改“路易大帝廣場”直至1792年,廣場中央一直豎立著路易十四騎馬像。1806年,拿破侖一世下令用類似于羅馬特拉揚柱的大圓柱替代路易十四塑像。鐫刻1805年戰(zhàn)役書面的銅板系用1200門從奧斯特利茨戰(zhàn)場繳獲的大炮熔煉而成。圓柱頂上聳立一座拿破侖皇帝雕像。巴黎旺多姆廣場法國巴黎協(xié)和廣場,建于1757年。1763年取名“路易十五廣場”,廣場中心曾有路易十五騎像。大革命時期稱為革命廣場,1795年改稱“協(xié)和廣場”。廣場的噴水池法國
6、巴黎協(xié)和廣場方尖碑一塊高230米、重230噸的玫瑰色巖石的‘方尖碑’,聳立在廣場的中央的埃及‘盧克索’神廟的方尖碑,是18世紀從埃及而來,方碑上有很多埃及的象形文字。2、英雄主義時期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時期,體現(xiàn)資產(chǎn)階級高亢激昂的斗爭熱情和英雄主義的建筑風格。因此,新古典主義又稱革命古典主義。代表建筑:巴黎萬神廟巴黎先賢祠(1757~1789)又稱巴黎萬神廟,是永久紀念法國歷史名人的圣殿,先賢祠中的藝術裝飾非常美觀,先賢祠具有了“純粹的愛國與民族”特性。先賢祠內(nèi)安葬著伏爾泰、盧梭、維克多·雨果、左拉、貝托
7、洛、饒勒斯、柏遼茲、馬爾羅和大仲馬等。法國先賢祠外觀莊嚴雄偉三角楣先賢祠(萬神殿)的天花先賢祠穹頂先賢祠室內(nèi)3、帝國風格指法國拿破侖帝國的代表建筑風格。追求外觀上的雄偉、壯麗,內(nèi)部吸取東方或洛可可的裝飾手法;在拿破侖帝國時代,建筑藝術更是以古希臘羅馬建筑為標準,莊重的多利克柱式為時尚。它的作用是頌揚對外戰(zhàn)爭的勝利。最為壯觀的建筑是愛德華廣場的凱旋門(雄師凱旋門)、馬德蘭教堂。馬德蘭大教堂(瑪?shù)律徑烫茫?,位于協(xié)和廣場,原為紀念法蘭西大軍的‘榮譽殿堂’。1814年未完成的建筑改名為圣瑪利亞馬德蘭教堂。馬德
8、蘭大教堂馬德蘭教堂法國巴黎凱旋門:即雄獅凱旋門,為拿破侖時代所建。位于香榭麗舍大街的戴高樂廣場中央(星形廣場)。是法國為紀念拿破侖1806年2月在奧斯特爾里茨戰(zhàn)役中打敗俄、奧聯(lián)軍而建的,12條大街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氣勢磅礴,形似星光四射。工程由建筑師夏爾格蘭設計,1806年8月~1836年7月落成。又稱小凱旋門是拿破侖在1806~1808年建,強烈的羅馬風格,以拿破侖盛世和戰(zhàn)爭為主要題材,兩側(cè)分別是八根科林斯石柱。門的頂端的四匹駿馬是從意大利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