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小學語文國培研修日志 姜大偉》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小學語文國培研修日志???????《新課程標準》要求1-6年級的學生背誦優(yōu)秀詩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錄中列出70首《古詩詞背誦推薦篇目》,也新增了許多優(yōu)秀詩詞,這讓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認識到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急于求成,教學肓目性和隨意性較大,步入以下幾個誤區(qū):一是傾盆大雨式的背誦。教師為了趕進度,不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天天要求背誦一首。二是信口開河式的問答。教師沒有精心備課,指導時隨意提幾個問題,草草了事。三是填鴨注入式的串講。為了節(jié)省時間,教師一講到底,學生沒有自主學習思考的時間。四是
2、囫圇吞棗式的翻譯。教師僅把詩歌大意告訴學生就算完成任務(wù)。這些方法僅僅滿足于語義的疏通和詩句的積累,學生難以根本的體會詩歌最美的情感。詩詞是生命的歌,是美的化身,是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糧。詩詞的閱讀與欣賞應(yīng)當超越單純的訓詁文字、詮釋詞語的范圍,跨入語義學與美學的領(lǐng)域,用心靈去捕捉詩的意象和境界。然而,現(xiàn)今不少語文課堂教學過分強調(diào)了教學的定量化、技術(shù)化和精確化;教師仍將備課著力點放在梳理知識點、研究標準答案上;依然要求學生采用”死摳字詞——理解句意——總結(jié)思想“的老三套做法,條分縷析、肢解原本文脈貫通、渾然一體的千古佳句。
3、這種教學形式抑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需要,扼殺了學生思維的靈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詩詞所蘊藏著的美感被掃蕩殆盡,學生學習語文的情趣也深受影響。所以我認為在進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時候應(yīng)該遵循以下幾個策略:???????策略一:資源整合,在把握基點中生情。???????1、整合同主題的作品:在小學階段學習的古詩詞中,有不少的古詩詞雖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達的情感主題卻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別”主題來說,有李白的《贈汪倫》,寫汪倫以歌聲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對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寫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長江之水喻友人之間感情
4、綿綿不絕;有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維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達對友人離去的傷感之情。如果教師在教學時能改變傳統(tǒng)“逐首教學”“逐環(huán)教學”的模式,資源整合,主題凝聚,學生就能在把握基點中生情。筆者在教學《贈汪倫》時,先播放名曲《送別》,然后引導學生回憶讀過或?qū)W過的幾首送別詩,讓學生大致了解異同,“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送別”的主旋律如同一汪清泉流淌在孩子的心間,激蕩著他們的情感。????????2、把握同題材的作品:以題材為橋梁,可以帶動同題材不同主題的詩歌的學習,比如,教師在引領(lǐng)學生學習柳宗元的《江雪》后,
5、出示王士禎的《題秋江獨釣圖》,提出自學要求:這首詩又給我們勾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呢?希望你運用上一首詩學到的辦法,自己來學懂這首詩。學生在比較中很容易就發(fā)現(xiàn)這兩首詩的地點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心情不一樣,一個是苦悶的,一個是怡然自得的。前一首詩有一種“傲氣”,后一首詩有一種“霸氣”。此時,穿插一些背景材料,《江雪》是在柳宗元流放永州官場失意時寫的,而王士禎仕途得意,當時任刑部尚書,這樣,讓學生比較閱讀,學生“調(diào)動了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對新的信息進行編碼,建構(gòu)自己的理解?!痹诒容^閱讀中不僅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而
6、且讓學生學會了比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內(nèi)涵,起到了一舉多得的作用。????????3、延伸同詩人的作品:這樣做的目的一可增加學生對不同語言風格的感受力;二可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對該作者寫作風格的把握。比如,學習課內(nèi)經(jīng)典古詩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帶動學生學習李白的其他作品《早發(fā)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學習杜甫的《春望》,帶動另一篇詩作《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學習在此基礎(chǔ)上,利用班隊課,晨會課開展古詩綜合實踐活動《探訪詩仙李白》、《走進詩圣杜甫》等,達到以趣生情的效果。???策略二:抓住“詩象”,在融情想象中悟情。想象
7、是對過去經(jīng)驗和已有的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構(gòu)成新的意向和觀念的心理過程。詩重想象,沒有感情就沒有藝術(shù),沒有想象就沒有審美。古詩詞教學中只有喚起學生情感體驗,產(chǎn)生移情和共鳴,讓學生驅(qū)遺想象,引起聯(lián)想,由此及彼,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再現(xiàn)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有一教師在教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時,抓住“詩象”這一中介,有這樣的一個教學的片段:師:這里的“胡塵”,寫出的難道僅僅是金兵戰(zhàn)馬所揚起的塵土嗎?(學生搖頭。)師:請同學們聽錄音展開想象:在金兵戰(zhàn)馬啾啾的嘶鳴聲中,在金兵戰(zhàn)馬嗒塔的踐踏聲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樣的場景?
8、生:我看到了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慘死在金兵的鐵蹄之下,。生:我看到了青青的禾苗在金兵的馬隊過后被連根拔起。生:我看到了破落的村莊,瑟瑟的茅屋。……??????述案例成功的把“胡塵”兩字化成了這樣的畫面:戰(zhàn)馬嘶鳴,鐵蹄肆虐,哀聲遍野,生靈涂炭,試想,此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