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淺論納博科夫的死亡主題》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江蘇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JiangsuSocialSciences淺論納博科夫的死亡主題戴曉燕內(nèi)容提要本文通過對納博科夫重要作品的解讀,來闡明其小說死亡主題的基本特征。納博科夫通過讓死者保持沉默的方式,既淡化了死亡主題,又在作品中實現(xiàn)了對死亡的深刻探索。這既是納博科夫死亡主題的基本特征,也是納博科夫死亡主題長期被忽視的主要原因。關(guān)鍵詞納博科夫死亡敘述者戴曉燕,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210097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Nabokov,的死亡無處不在,但是像托爾斯泰《伊萬·伊里奇1899-1977)是著名的俄裔美國作家、翻譯家和評之死》那樣直接描寫死亡的作品并不多。他
2、的大論家,其主要長篇小說《洛麗塔》(1955)、《微暗的部分小說中的死亡主題都是低調(diào)的、不顯眼的?;稹?1962)享有很高的聲譽,是西方20世紀的文在敘述中,死亡常常被淡化為故事的背景、舞臺,學經(jīng)典之作。在美國文學史上,他被譽為后現(xiàn)代而不是中心事件。納博科夫淡化死亡主題的常用派的領(lǐng)路人。作為重要的文體學家、后現(xiàn)代大師,方法是讓死者保持“沉默”。在通常情況下,死者“其作品的基本內(nèi)容卻一直受到忽視或否定?!盵1]并不是敘述者,他和他的死亡過程只是敘述者敘以往研究者較多關(guān)注納博科夫作品中的后現(xiàn)代述的對象。也即,作者不采用死者作為聚焦人物,主義色彩,往往強調(diào)時間、自由、意識等后現(xiàn)代主死亡不是被展
3、示(showing)出來,而是被講述義文學所熱衷的主題,而忽視了作家作品中一些(telling)出來的。因此,讀者不會有閱讀《伊萬·伊傳統(tǒng)的文學主題,比如死亡。鑒于死亡主題本身里奇之死》那樣的直觀感受,只能相對被動地接的重要性,筆者以為對納博科夫死亡主題的研究受敘述者對于場面、過程的描述。是必要且是迫切的。在流亡柏林時期創(chuàng)作的小說《絕望》(1936)是納博科夫創(chuàng)作生涯轉(zhuǎn)折點的標志,也是作家的一第一部重要小說。主人公赫爾曼是德國裔的俄國在論及托爾斯泰時,納博科夫曾說:“作為思人,在捷克他巧遇了一位名叫費力克斯的流浪想家的托爾斯泰始終關(guān)注的只有兩點:生與死。漢。赫爾曼自認為費力克斯與他長得一
4、模一樣,對于一個作家而言,還有什么能比生與死更重要是自己的復制品。于是,他精心策劃了一個騙局:呢?”[2]他本人又何嘗不是如此!納博科夫作品中試圖讓費力克斯頂著自己的名字去死,騙取巨額193文文江蘇學社會研科學究人壽保險后,他再以費力克斯的身份與妻子繼續(xù)洛麗塔的不幸與此也有相當大的關(guān)系。生活。在這場謀殺中,既然殺人者赫爾曼是第一洛麗塔曾經(jīng)指控亨伯特:“你這叛變的家伙。人稱主人公,費利克斯被殺死的過程就是由他來我本是雛菊一般鮮嫩的少女,看看你都對我做了向讀者報道的:些什么。我可以去找警察,控告你強奸我。噢,你他轉(zhuǎn)過身去,就在那一瞬間,我向他雙這骯臟的,骯臟的老家伙?!盵6]亨伯特也曾對讀者
5、肩之間射出了子彈。言道:“她毫無來頭地問,我們這樣在憋悶的小木我現(xiàn)在記得幾件事情:冒出來的那股濃屋里生活,一起干丑事,永遠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煙,在半空中久久不肯散去,然后化為一卷生活,還得多久??”[7]然而掌握了話語權(quán)的不可透明的東西慢慢地無影無蹤了;我還記得費靠敘述者亨伯特,在其回憶錄中著重描述的是自利克斯倒下去的方式,因為他不是馬上就應己對洛麗塔的瘋狂的癡迷。洛麗塔的片言只語反聲而倒,他開頭的動作說明他還有幾口氣,而成為亨伯特贏得讀者同情的又一砝碼。倘若由他幾乎旋轉(zhuǎn)了360度。??[3]洛麗塔擔任敘述者,講述自己在與亨伯特相處過同樣的場面,如果采用費利克斯的視角,那程中身心兩方面所遭
6、受的痛苦,那么為亨伯特的么表現(xiàn)出來的語氣、情緒可能完全不一樣。流浪癡情所動的讀者人數(shù)會銳減。雖然作者描寫死漢費利克斯以為自己碰上了一個古怪的闊佬,眼亡,但是卻不希望讀者為死亡主題所干擾。洛麗看著就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小汽車,內(nèi)心充滿了塔,玫瑰般的人兒,生命的謝幕,讀者站在此處的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就在這時,一聲槍響,他感到扼腕嘆息勢必會損傷到主題的豐富性?!堵妍愃诽弁?感到不可思議??讀者在驚愕之下,自然因主題的豐富而誘發(fā)的種種歧義也不會產(chǎn)生,這會產(chǎn)生對赫爾曼殘忍變態(tài)行為之痛恨,兼人生無將成為一個講述少女凄慘身世的普通的故事。常之感慨。納博科夫卻阻止讀者去做出這樣的反這種剝奪死者發(fā)言權(quán)的處
7、理方法在納博科應,他不希望讀者陷入到對作品的道德評判之夫的作品中比較常見?!短熨x》中,雅沙、魯?shù)婪蚝椭?。不僅如此,他還希望讀者在閱讀時,“要有不奧莉雅三個人是好朋友。不料,雅沙愛上了魯?shù)罁诫s個人感情的想象力和藝術(shù)審美趣味。”[4]因夫,魯?shù)婪驉鄣氖菉W莉雅,奧莉雅卻又迷戀雅沙。此,他在小說中盡力避免讓容易引起讀者同情和為了擺脫痛苦,三人決定一起自殺。結(jié)果魯?shù)婪驊z憫的人物成為聚焦人物。膽怯不敢自殺,并且阻止了奧莉雅自殺。只有雅納博科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