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中藥茯苓的功效與作用伏苓在我國藥用有悠久的歷史,早在1700多年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就把它列為上品。宋代《圖經(jīng)本草》上載有關于茯苓酥的記載。古人因看到茯苓長在老松樹的根上,便以為它是松樹精華所化生的神奇之物,稱它為茯靈(茯苓)、茯神或松腴。晉朝葛洪在他的《神仙傳》中就有“老松精氣化為茯苓”的說法。茯苓的起源茯苓,俗稱云苓、松苓,為寄生在松樹根上菌類植物,性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為白色或粉紅色。市售的茯苓多為白色的小方塊,根據(jù)需要也可以磨成茯苓粉。茯苓在我國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紀就有采集茯苓的記載,如《詩經(jīng)》中就有
2、“采苓采苓,首陽之巔”的詩句。漢朝成書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茯苓被列為上品。此后歷代本草專著都沿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的提法,認為該品“久服,安魂陽神,不饑延年”。宋代《圖經(jīng)本草》上載有關于茯苓酥的記載。古人因看到茯苓長在老松樹的根上,便以為它是松樹精華所化生的神奇之物,稱它為茯靈(茯苓)、茯神或松腴。茯苓的趣聞茯苓歷來還被當做珍貴的滋補食品為人們所喜愛。據(jù)說慈禧在晚年就喜食一種叫茯苓夾餅的小點心?!都t樓夢》第60回中還詳細介紹了茯苓霜(碾碎的白茯苓末)的服法:即用牛奶或滾開水將茯苓霜沖化、調(diào)勻,于每日晨起吃上一盅(凈含量約20克
3、),其滋補效力最好。茯苓中含有大量人體極易吸收的多糖物質(zhì),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對久病、體弱、老年人均有幫助。其中的某些成分如茯苓次聚糖對癌細胞有抑制作用,長期服用可促進癌癥患者化療、手術后的康復。茯苓的傳說從前有個員外,家里僅有一個女兒,名叫小玲。員外雇了一個壯實小伙子料理家務,叫小伏,這人很勤快,員外的女兒暗暗喜歡上他了。不料員外知道后,非常不高興,認為倆人門不當戶不對,不能聯(lián)姻。便準備把小伏趕走,還把自己的女兒關起來,并托媒許配給一個富家子弟,小伏和小玲得知此事后,兩人便一起從家里逃出來,住進一個小村莊。后來小玲
4、得了風濕病,常常臥床不起,小伏日夜照顧她,二人患難相依。有一天,小伏進山為小玲采藥,忽見前面有只野兔,他用箭一射,射中兔子后腿,兔子帶著傷跑了,小伏緊迫不舍,追到一片被砍伐的松林處,兔子忽然不見了。他四處尋找,發(fā)現(xiàn)在一棵松樹旁,一個球形的東西上插著他的那支箭。于是,小伏拔起箭,發(fā)現(xiàn)在棕黑色球體表皮裂口處露出里面白色的東西。他把這種東西挖回家,做熟了給小玲吃。第二天,小玲就覺得身體舒服多了,小伏非常高興,經(jīng)常挖這些東西給小玲吃,小玲的風濕病也漸漸痊愈了。這種藥是小玲和小伏第—次發(fā)現(xiàn)的,人們就把它稱為“茯苓”。茯苓的功效1
5、、性味:甘淡,平。①《本經(jīng)》:"味甘,平。"②《醫(yī)學啟源》:"《主治秘訣》云,性溫,味淡。"2、歸經(jīng):入心、脾、肺經(jīng)。①《湯液本草》:"入手大陰,足大陽、少陽經(jīng)。"②《本草蒙筌》:"入膀胱、腎、肺。"③《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脾、小腸三經(jīng)。"④《本草經(jīng)疏》:"入手足少陰,手太陽,足太陰、陽明經(jīng)。"3、功效: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4、主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噦,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①《本經(jīng)》:"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②《別錄》:"止消
6、渴,好睡,大腹,淋瀝,膈中痰水,水腫淋結。開胸腑,調(diào)臟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③《藥性論》:"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兒驚癇,心腹脹滿,婦人熱淋。"④《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安胎,暖腰膝,開心益智,止健忘。"⑤《傷寒明理論》:"滲水緩脾。"⑥《醫(yī)學啟源》:"除濕,利腰臍間血,和中益氣為主。治溺黃或赤而不利?!吨髦蚊卦E》云,止瀉,除虛熱,開腠理,生津液。"⑦王好古:"瀉膀胱,益脾胃。治腎積奔豚。"⑧《藥征》:"主治悸及肉拆筋惕,旁治頭眩煩躁。"茯苓的作用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
7、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無論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fā)揮其獨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但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1、用于小便不利,水腫等癥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藥。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癥候,不論偏于寒濕,或偏于濕熱,或?qū)儆谄⑻摑窬郏膳浜蠎?。如偏于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等配伍;偏于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于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術等配伍;屬虛寒
8、者,還可配附子、白術等同用?!?2、用于脾虛泄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于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術、山藥等配伍。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3、用于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于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癥,具有治療作用。可用半夏、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