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微污染水源水處理技術及應用》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第四章微污染水源水處理技術及應用飲用水水質標準《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2006)中水質標準由35項增加至106項,增加了71項,修訂了8項。微生物指標增加了大腸埃希氏菌、耐熱大腸菌群、賈第鞭毛蟲和隱孢子蟲限值;消毒劑指標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限值;毒理指標中無機化合物指標增加了溴酸鹽、亞氯酸鹽、氯酸鹽、銻、鋇、鈹、硼、鉬、鎳、鉈、氯化氰限值;毒理指標中有機化合物指標增加了甲醛、三鹵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環(huán)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
2、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滅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樂果、2,4-滴、七氯、六氯苯、林丹、馬拉硫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五氯酚、莠去津、呋喃丹、毒死蜱、敵敵畏、草甘膦限值;感官性狀和一般理化指標增加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鈉、鋁限值。微生物指標修訂了總大腸菌群限值;毒理指標中無機化合物指標修訂了砷、鎘、鉛、硝酸鹽限值
3、;毒理指標中有機化合物指標修訂了四氯化碳限值;感官性狀和一般理化指標修訂渾濁度限值;放射性指標修訂了總α放射性限值。微污染水處理技術強化混凝工藝:絮凝藥劑的改善、絮凝反應設備的改進、絮凝工藝流程的強化(優(yōu)化混凝攪拌強度、縮短流程時間、確定最佳反應條件)強化過濾工藝:開發(fā)改性濾料、研究新的沖洗技術活性炭吸附法生物活性炭法膜分離法電滲析(ED)微濾(MF)超濾(UF)納濾(NF)反滲透(RO)強化常規(guī)的水處理工藝深度處理技術微污染水預處理技術物理吸附預處理(活性炭、硅藻土、二氧化硅、活性氧化鋁、沸石)化學氧化預處理(臭氧、二氧化氯
4、、光化學氧化)生物預處理(BAF、BCO、BAC、MBR)微污染水處理組合工藝活性炭組合工藝(臭氧/活性炭)生物法組合工藝(生物預處理/常規(guī)處理、生物預處理/常規(guī)處理/深度處理)膜法組合工藝(BAF/UF、PAC/UF)臭氧氧化法組合工藝(O3/H2O2、O3/UV、O3/混凝、O3/吹脫、O3/超聲波等)光催化氧化組合工藝(H2O2/UV、活性炭/光催化)微污染水處理典型流程微污染預處理工藝原水→粉狀活性炭→絮凝沉淀→砂濾→消毒→出水原水→臭氧或者高錳酸鉀預氧化→絮凝沉淀→過濾→消毒→出水原水→生物接觸氧化→常規(guī)處理→出水原
5、水→BAF→常規(guī)處理→出水微污染深度處理工藝原水→絮凝沉淀→砂濾→臭氧+生物活性炭→消毒→出水原水→預臭氧→絮凝沉淀→砂濾→臭氧→活性炭→消毒→出水原水→生物預處理→絮凝沉淀→臭氧+生物活性炭→消毒→出水原水→絮凝沉淀→砂濾→顆粒炭→MF→UF→出水微污染水處理的工程應用流程德國Dohne水廠工藝流程:Ruhr河水→預臭氧→加藥→沉淀→臭氧→過濾→生物活性炭→地下滲濾→安全投氯→用戶德國繆爾霍姆水廠工藝流程:原水→混凝→澄清→臭氧投加→活性炭過濾→砂濾→安全投氯→用戶法國喬斯萊諾水廠工藝流程:原水→臭氧預氧化→混凝→沉淀→砂濾
6、→活性炭過濾→二次臭氧→安全投氯→用戶法國麥瑞休奧斯水廠工藝流程:原水→臭氧預氧化→儲水池→混凝→沉淀→砂濾→二次臭氧→活性炭過濾→安全投氯→用戶日本千葉縣柏井水廠工藝流程:原水→粉末活性炭→配水井(前加氯)→平流沉淀池→側向流斜板沉淀池→跌水曝氣→快濾池→臭氧氧化池→活性炭池→后加氯混合池→清水池→管網北京田村山水廠工藝流程:原水→預加氯→混凝→澄清→砂濾→臭氧接觸→活性炭過濾→安全投氯→用戶蘭州鐵路水廠工藝流程:原水→混凝→澄清→氣浮→砂濾→臭氧接觸→活性炭過濾→安全投氯→用戶事故偷排暴雨的沖刷船舶污染物泄漏環(huán)境因素變化導
7、致水體底泥污染物釋放突發(fā)性污染的來源突發(fā)性污染物的分類水源突發(fā)應急處理方法按污染物適用去除技術分類吸附(硝基苯、多數小分子有機物、部分重金屬、藻毒素、環(huán)境激素類)氧化還原(COD類有機物、油類、微生物)強化混凝或過濾(顆粒物)化學沉淀(重金屬離子)膜法(細菌、非金屬離子)給水廠應急預案選擇藥劑投加設施應急凈化技術水源與取水口保護綜合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