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上冊 第13章 三角形中的邊角關系、命題與證明 13.2 命題與證明 第1課時 命題與證明教案 滬科版

八年級數學上冊 第13章 三角形中的邊角關系、命題與證明 13.2 命題與證明 第1課時 命題與證明教案 滬科版

ID:41188646

大小:32.00 KB

頁數:3頁

時間:2019-08-18

八年級數學上冊 第13章 三角形中的邊角關系、命題與證明 13.2 命題與證明 第1課時 命題與證明教案 滬科版_第1頁
八年級數學上冊 第13章 三角形中的邊角關系、命題與證明 13.2 命題與證明 第1課時 命題與證明教案 滬科版_第2頁
八年級數學上冊 第13章 三角形中的邊角關系、命題與證明 13.2 命題與證明 第1課時 命題與證明教案 滬科版_第3頁
資源描述:

《八年級數學上冊 第13章 三角形中的邊角關系、命題與證明 13.2 命題與證明 第1課時 命題與證明教案 滬科版》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13.2 命題與證明第1課時 命題與證明◇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命題、真命題、假命題的意義,了解公理、定理、證明的概念;2.了解原命題、逆命題的意義;3.會判斷一個命題的真假,能用舉反例的方法判斷命題的真假,會寫出一個命題的逆命題.【過程與方法】通過一些簡單命題的證明,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命題真假的判斷,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和求真務實的作風.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對數學定理、命題的由來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學習命題的概念和命題、公理、定理的區(qū)別.【教

2、學難點】嚴密完整地寫出推理過程.◇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上一節(jié)課中,我們研究三角形的性質是通過折疊、剪拼或度量得到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的,但這些做法都會出現很多誤差,會存在疑問.有沒有更準確更嚴格的方法得出結論呢?二、合作探究問題1:推理是一種思維活動,人們在思維活動中,常常要對事物的情況做出種種判斷.例如:(1)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2)如果∠1和∠2是對頂角,那么它們相等;(3)2+3≠5;(4)如果一個整數的各位上的數字之和是3的倍數,那么這個數能被3整除.判斷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結論:(1)(2)(

3、4)是正確的,(3)是錯誤的.問題2:什么叫命題?什么叫真命題?什么叫假命題?結論:對某一事件作出正確或不正確判斷的語句(或式子)叫做命題,其中正確的命題稱為真命題,錯誤的命題稱為假命題.典例1 判斷下面語句中哪些是命題?(1)請關上窗戶;(2)你明天上學嗎?(3)天真冷啊!(4)昨天我們去旅游了。[解析] (4)是命題,(1)(2)(3)不是命題.【技巧點撥】在邏輯學中,凡是可以判斷出真假的語句叫做命題,如果一個語句沒有對某一事件的正確與否作出判斷,那么它就不是命題,比如感嘆句、疑問句、祈使句等.問題3:(1)命題的

4、一般形式是什么?(2)什么叫原命題、逆命題?(3)什么叫反例?結論:(1)命題的一般形式是“如果p,那么q”或“如果p,則q”.(2)將命題“如果p,那么q”中的條件與結論互換,便得到一個新命題“如果q,那么p”,我們把這樣的兩個命題稱為互逆命題,其中一個叫做原命題,另一個就叫做原命題的逆命題.(3)符合命題條件,但不滿足命題結論的例子,我們稱之為反例.典例2 指出下列命題的條件與結論:(1)兩條直線都平行于同一條直線,這兩條直線平行;(2)如果∠A=∠B,那么∠A的補角與∠B的補角相等.[解析] (1)“兩條直線都平

5、行于同一條直線”是條件,“兩條直線平行”是結論.(2)“∠A=∠B”是條件,“∠A的補角與∠B的補角相等”是結論.變式訓練 寫出下列命題的逆命題,并判斷所得逆命題的真假,如果是假命題,請舉一個反例:(1)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2)如果a=0,那么ab=0.[解析] (1)逆命題是“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是真命題.(2)逆命題是“如果ab=0,那么a=0”,是假命題.反例,當a=1,b=0時,ab=0.典例3 已知:如圖,直線c與直線a,b相交,且∠1=∠2.求證:a∥b.[解析] ∵∠1=∠2,(已知)又∵∠1

6、=∠3,(對頂角相等)∴∠2=∠3.(等量代換)∴a∥b.(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變式訓練 已知:如圖,∠AOB+∠BOC=180°,OE平分∠AOB,OF平分∠BOC.求證:OE⊥OF.[解析] ∵OE平分∠AOB,OF平分∠BOC,(已知)∴∠1=∠AOB,∠2=∠BOC.(角平分線的定義)又∵∠AOB+∠BOC=180°,(已知)∴∠1+∠2=(∠AOB+∠BOC)=90°.(等式性質)∴OE⊥OF.(垂直的定義)三、板書設計命題與證明命題可以判斷真假,分為真命題、假命題.結論與題設:如果……那么……原命題:若

7、P,則Q.逆命題:若Q,則P.反例:符合命題條件,不滿足命題結論.◇教學反思◇在教學上主要采用“舉一”,讓學生獨立思考,自由交流,集思廣益,從而達到“反三”的目的,盡可能地調動更多學生主動參與,交流、溝通自身思維,碰撞構建新的認知結構,從而準確地判斷命題的真假,對于假命題舉出反例,對于命題的證明,要求學生能寫出證明的步驟并能做到步步有據.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