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增進家校溝通》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增進家校溝通,構建和諧教育-------------“干部下基層,教師訪萬家”家訪活動心得為了切實促進我市的教育教學工作,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qū)振興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有關精神,我市開展了“干部下基礎,教師訪萬家”活動。我任教幾年都當任班主任,幾年的風風雨雨,讓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幾年的不斷探索,更讓我深深地認識到,家訪工作既是常規(guī)工作的職責所在也是應盡的義務。現將本人的家訪工作梳理總結如下,與大家交流。一家訪紀實(一)了解是教育的前提我一直以為,孩子是留守孩的還有必要去家訪嗎?當我對李丹同學進行
2、家訪的時候,才發(fā)現有時孩子行為的原因是出于他的成長環(huán)境。通過家訪我才了解了,孩子是生活在特殊家庭之中,所以才會出現一些偏激的行為。孩子的父母早亡,和一位遠房姑姑生活在一起,所以孩子從小就孤僻叛逆,如果不是家訪我們始終也不會知道他平時怪異表現的原因是什么?這樣我回到學校我就可以針對孩子的“病因”對癥下藥。在學校里時是有約束的,所以我們看到孩子的一些行為是表面的,想要多了解自己的學生,光靠在學校觀察是遠遠不夠的。自從家訪后,我便改變了對他一貫持有的冷漠態(tài)度,而是多多關心他,讓特感覺到不是在犯錯誤的時候老師才關注我,表現好的
3、時候更可以博得老師的喜愛。這樣一來孩子的行為有了明顯的好轉。如果不是家訪我不會這么快發(fā)現孩子的癥結之所在。我班還有一個學生叫謝水虹,學習成績非常優(yōu)異,在一次電話訪問中了解到他的家庭情況很困難,爺爺奶奶體弱多病,母親患有精神病,只靠他父親一人維持整個家庭的開支。了解這一情況后,我及時給他談心,讓他放下思想包袱,專心學習,并答應幫他申請“一對一”助學金。從這以后,他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學習更加刻苦,成績非常突出。(二)做到對答如流,胸有成竹在家訪的時候,我發(fā)現有時候家長會問很多的問題,有時候我們會無從回答。所以在家訪的時候
4、我們要對孩子各個方面的情況都掌握,這樣才不會使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被忽視,從而對我們工作失望。記得從前在一次家訪的時候,由于一次考試剛剛結束,我只記住了孩子的語文成績和主要丟分的題型,便覺得胸有成竹了。和家長談造成孩子丟分的原因,但是當家長問起孩子的其他幾門學科的分數的時候,我突然懵了,我只是語文老師呀!我怎么會知道哪些呢?但是我轉念一想,我還是班主任我就有必要知道孩子所有的事情。雖然那次家長并沒有責怪我們,但是也覺得自己工作疏忽了?。ㄈ┬撵`的溝通在家訪的時候,有些以前很少交流的家長通過家訪以后,我們之間的話題一下子多
5、了,每次見面都要聊很久。這就是心靈溝通的效果吧!本學期中間發(fā)現李丹的媽媽很少和我溝通,所以在一個周末我在回老家之余進行了家訪。在家訪過程中了解到:造成家長很少和我們溝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怕耽誤我們的時間,不好意思和我們說話。二是,不知道和我們說些什么,怕說話顯得沒有水平。出于對孩子的關心,很多家長都表示很想和我們溝通,就是不知道說什么合適什么不合適。所以,我就在家訪的時候,首先,我在家訪中鼓勵家長多提意見和建議,多多和我們交流,只要是關于孩子的問題,任何問題都可開誠布公講出來,包括我們工作中那些不足的地方。家長聽到這
6、些話之后,慢慢的我們的溝通也來也頻繁了,這樣孩子的情況他們也會在最短的時間里掌握到了。我們工作的不足之處也很快得已糾正。這也是一種雙贏的局面。二家訪中取得的成就 一是獲得許多第一手育人資料。通過與學生、與家長交流,了解每一個學生地家庭狀況,學習環(huán)境,學生的個性,在家的表現,了解到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詳細的記錄,為今后的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礎。二是家長老師互相信任。通過向學生家長講述我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成果等基本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這就增強了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
7、,使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來,更有信心地和學校攜手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三是多棱角認識學生。了解了很多檔案上看不出來的東西,認識了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有些學生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卻很活潑;而有些正好相反。有些有個性的學生,本來覺得很難管,但走進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經歷,便覺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們的心理。四是換個角度看家長?,F在的學生家長大都是70年代生人,他們本身受教育的程度相對高一些,因此他們能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并講究教育方法,經常幫助克服學習上的困難,這對學校的教
8、育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 ∪以L中發(fā)現的問題 第一,現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數,從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爺爺奶奶管教,他們卻更加寵愛,使得學生的心理放縱,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第二,正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于溺愛和放縱,養(yǎng)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tài)度、行為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