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漢字,方正流長》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漢字,方正流長公元705年十一月初二,一代女皇武則天死于神都洛陽,臨終時她立下遺囑,和唐高宗合葬乾陵,只許為她立碑,不許立傳。????于是在武則天的墓碑上一個字都沒有留下,千百年來,人們對無字碑的來歷有種種猜測。????時光流轉,當后人疑惑于無字的謎題時,無字碑又出現(xiàn)了一個更讓人迷惑的難題,它上面又發(fā)現(xiàn)了字!????無字碑上有了字,可這字與武則天無關。經(jīng)辨認,無字碑中上部的漢字是一篇金代人刻上的游記,名叫《大金皇弟都統(tǒng)經(jīng)略郎君行記》,可另一種文字卻一字不能識,但是和漢字有些類似。????這種不能識讀的文字究竟是什
2、么字?它與漢字又是什么關系?????□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大批外國探險者來到風雨飄搖的中國,他們在大量盜取中國文物的同時,也揭開了這個文明古國一個個塵封地下的秘密。????1922年6月,比利時傳教士凱爾溫在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掘開了遼興宗皇帝的陵墓永興陵,從中出土了遼代契丹哀冊。哀冊是皇帝、皇后、皇儲墓志的專有名字,一般的大臣和官員就叫墓志銘。????契丹哀冊的出土讓契丹國文字在失傳數(shù)百年之后重見天日。????漢字產生之后,很早就傳播到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和周邊國家,在很長時間里,漢字和文言都是這些民族的正式文字。
3、在長期使用漢字的過程中,各民族逐漸掌握了漢字的結構規(guī)律,創(chuàng)造出更加適合自己民族使用的文字。????契丹崛起于唐末,興盛于宋,立國后,改國號為遼,逐漸強盛,其疆域東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長城,北絕大漠,統(tǒng)治者參照漢字的形體結構創(chuàng)制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契丹正好處于遼、宋、西夏三足鼎立的割據(jù)局面,無獨有偶,在與其相鄰的西夏國,他們的文字同樣是根據(jù)漢字創(chuàng)制的。????公元1036年,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榮根據(jù)漢字的造字特點,參照融合了契丹文字的造型創(chuàng)制西夏文字,三年始成,共五千余字,筆畫繁多,結構繁雜
4、。????西夏大力推行西夏文字,翻譯各種漢文經(jīng)典及佛經(jīng),但漢字并沒有因此而廢棄,它與西夏文同時并用,直到王朝的結束。????□公元753年,唐。一艘日本商船在風浪中劇烈搖擺,人們尖叫、掙扎,但是最后還是沉入大海。????消息傳到長安,有一個人十分悲痛,他就是詩人李白。悲痛中他寫下這樣一首詩:“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彼暮糜眩毡厩蔡剖拱⒈吨俾閰卧诨貒局性庥鲲L暴,失去了消息。????717年,初到長安的阿倍仲麻呂才是19歲的少年,他離開父母、離開家鄉(xiāng),來到這個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唐玄宗給他取了一
5、個中文名字——晁衡。????那時長安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有許多像阿倍仲麻呂這樣的外國留學生,大唐政治清明,思想開放,文化繁榮,在國際上擁有無與倫比的美好形象,對包括日本在內的周邊各國都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日本朝野上下出現(xiàn)全面學習模仿中國的熱潮。遣唐使,就是日本皇家為汲取中國先進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而派遣的官方外交與留學使團。每次遣唐使的人數(shù)都在200到500名,同時還有10到20名留學生、30到70名留學僧,留學生進入國子監(jiān)所屬的六學館修習各自的專業(yè),而留學僧則匯集于長安和洛陽的各大寺院鉆研佛法。????在古代
6、,日本只有自己的民族語言,而沒有自己的文字。公元405年,一個叫王仁的朝鮮人帶著《論語》到日本講學,并教授漢字,具有文化修養(yǎng)的日本人開始能用漢文記事。8世紀以前漢字是日本記錄書面語的工具。????遣唐使在長安學習唐文化的同時,也精心研究漢字,據(jù)傳,日本遣唐留學生吉備真?zhèn)浜土魧W僧空海結合漢字創(chuàng)制了日本片假名和平假名。????空海是日本書法史上的重要人物,為書法“三筆”之一。????空海和尚在日本稱為弘法大師,他的書法在日本達到了登峰造極??蘸T谔瞥袝?,借鑒草書形成新的字母形式,創(chuàng)制了日本平假名。????其實,
7、平假名確實是從中國漢字的草書演化而來的,但并非空海一人所創(chuàng),它早期為日本女性專用,由于宮廷女人長年抄寫《萬葉集》,而“萬葉假名”的漢字,都有固定字音,寫著寫著,無形中便簡略了漢字,變成類似草書的字體,就成為“平假名”。????學習漢字的日本宮廷子弟或考上大學的精英,為了將漢字念成日本本國固有語音,在漢文旁加上種種拆解漢字而形成的各種助詞與記號,就形成了后來的“片假名”。有傳說,片假名最初的創(chuàng)制者是吉備真?zhèn)洹????由漢字脫胎而來的日本文字,以漢字為素材,并且在應用中與漢字有機結合起來,促進了漢字在日本社會的廣泛應
8、用和深入普及。與漢字相聯(lián)系,中國的書法藝術也傳到了日本。????雖然歷史無法確定究竟是誰將漢字改造為日本的文字,但是龐大的遣唐使團無疑起了重要的作用。????近300年間,留唐學生144名,其中許多人留唐時間超過了20年,甚至還在唐朝娶妻生子,從生活起居到言談舉止,全與唐人無異。他們在回國后,對日本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阿倍仲麻呂官至三品,他工于詩文,與李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