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北魏詩歌發(fā)展淺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北魏詩歌發(fā)展淺談?wù)鹤詵|晉以后,南北政權(quán)持續(xù)對峙,在文學方而南方文風極盛,對落后的北方文學產(chǎn)生重大影響,北朝文人在在南北交流過程中也逐漸成長壯人起來,其中北魏經(jīng)歷了由蕭條到復蘇的轉(zhuǎn)型,是北朝文學小至關(guān)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是北朝文學歷來不大引起人們的注意,對于北朝文學的研究,也頗薄弱,甚至蕭條。對當時的文人創(chuàng)作大多一筆帶過至于北魏一百余年的詩歌,更鮮有人注意,我們應(yīng)當看到北魏詩歌在北朝文學中的地位,它是我們了解北魏社會歷史的-?面鏡To在這里我們對北魏詩歌的發(fā)展做一些論述。關(guān)鍵詞:北魏;蕭條期;復蘇期;南風
2、北進;風雅大盛魏晉南北朝乂是繼戰(zhàn)國“白家爭鳴”以后,我國歷史上乂一個思想解放的時代,也是我國文學大發(fā)展的時代,但是其屮的北朝文學歷來不大引起人們的注意,對于北朝文學的研究,也頗薄弱,甚至蕭條。作為“屮古文學”研究開山的劉師培的《中古文學史》,就沒有只字論及北朝以后的文學著作雖然也有把北朝文學作為專門的專著來加以論述,但都主要是對《梁鼓角橫吹曲》為中心的北朝民歌表示興趣,對文人創(chuàng)作則一筆帶過至于北魏一百余年的詩歌,更鮮有人注意,北魏的詩歌是我國詩歌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北魏近兩百年的歷程中,經(jīng)歷了由蕭條到復興
3、。有當時自己鮮明的特點一、北魏前期的蕭條從鮮卑拓跋氏進兵屮原到魏孝文帝前的一百年左右的時間里,北魏的詩賦創(chuàng)作確實呈現(xiàn)出一種徹底的蕭條狀態(tài),歷來史學家也都眾口一辭,說這一時期是“文章殄滅”(《魏書》卷八十五《文苑卷》)、“文章道盡”(《隋書》卷三十五《經(jīng)籍志》四)?!侗笔贰肪戆耸段脑穫餍颉分辛信e當時的名士:許謙、崔宏、宏子浩、高允、高閭、游雅等。真正算得上詩賦作家的寥寥無幾。從現(xiàn)存史料看,北魏初年的文人約有兩部分,一部分是留居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的漢族文人,這些人中比較有名的是崔浩和高允,被稱為“使北朝荒蕪的
4、文壇出現(xiàn)轉(zhuǎn)機,堪稱北朝文學的先驅(qū)”;另一部分是太武帝統(tǒng)一北方后曲關(guān)中、涼州等地入為魏的文人如張湛、宗欽、段承根等北魏前期文學的蕭條不振具有多方而的原因。其中最主耍的是這一時期的嚴酷險惡的政治環(huán)境。本來經(jīng)過西晉末年長期混戰(zhàn),文人“迫于倉促,牽于戰(zhàn)爭,體物緣情,則寂寥于世”,北魏入據(jù)屮原,拓跋氏對漢族士人心屮還是充滿了強烈的猜疑和深深的隔閡,經(jīng)常造成鮮卑武人對漢族士人的無情殺戮,如崔浩的“國史Z獄”,不但導致了河清崔氏一門的誅族的慘劇,又帶來了崔氏姻親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這些實際上代表了當時中原地區(qū)文
5、化學術(shù)水平的家族的滅門之禍,由此造成了北魏前期文化的幾乎中空的狀況,士族文人一方面大量藏匿甚至銷毀口己的作晶,使很多文章難以流傳,如張湛:“每歲贈浩詩頌,浩常報答,及浩被誅,湛懼,悉燒之。(《魏書》卷五十二《張湛傳》)。另一方面許多文人從此封筆,談操翰濯墨為之色變,不敢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了。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蕭條之中孕育著復興的希望。北魏入主中原,使得之前長期的各族混戰(zhàn)漸趨停止,也給文學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魏太武帝即位后不僅完成了統(tǒng)一北方人業(yè),而且也實行漢化的政策,北魏平定涼州后,把大批文人遷到平城,其屮如張湛、
6、宗欽、段成根等都很受黃河中下游士大夫的重視。他們和河北一帶的士大夫廣泛的交流,如宗欽有《贈高允》詩十二章,高允則寫了《答宗欽》十三章;崔浩作《周易注》也曾和張湛、段成根等人研討過。這批文人的到來,促進了河北士大夫們從事文化活動的興趣。除了涼州文化的影響外,河北一帶原有的文化基礎(chǔ)也起了很大作用,兩晉末年,在河北地區(qū)的戰(zhàn)亂相對較較少。漢末大儒盧植就是范陽涿人(今天的河北涿縣),著名的鄭玄晚年居于河北卒于河北。北方望族為崔氏、盧氏、李氏都世居黃河以北,另一望族滎縣鄭氏在西晉末年遷到冀州,我國著名歷史學家唐長孺認
7、為魏晉時期北方的清談和玄學之風大約只限于河南洛陽一帶,河北地區(qū)大體上仍然堅持漢代的儒學傳統(tǒng)。同樣的,那些涼州文人雖然多少受過玄學的影響,但是比起南朝深受清談玄學影響的名士來說,仍相差不少。北方儒家思想盛行,再加上北方社會狀況、自然條件等原因,使得北方文人在開始他們的文學活動時,就表現(xiàn)出對南方某些文藝不大欣賞?!多嶔吮分性涊d:南朝宋齊間,北魏使者鄭羲到齊,宋主派孔道均接待,期間行酒作樂,孔問:“樂其如何?”鄭答:“哀楚有余而雅正不足,其細已甚,而能久乎?”很明顯,久居河北,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鄭羲對于南朝
8、的《子夜歌》等曲子是很難接受的,在他看來,這類咅樂只能是“桑間濮上,亡國Z音”(《禮記?樂記》)。北方文人在藝術(shù)上只求“雅正”就是對南朝謝靈運、鮑照Z作,也未必欣賞。無論是常景寄予心志的《贊四君詩》四首,述是陽固的《刺饞詩》、《疾幸詩》,或是盧元明意主刺世的《劇鼠賦》等,都表現(xiàn)出清詞典正的特點。當然這一時期的詩歌也有和當大的不足,《魏書?文苑傳》指出試看高允、宗欽的贈答詩,全用四言,手法拙直,了無師味,如《贈高允》前四句:巍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