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臨床護士職業(yè)損傷及防護》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臨床護士職業(yè)損傷及防護臨床護士職業(yè)損傷及防護臨床護士在護理工作中,有可能被意外感染。病人的血液、肺灌洗液通過護士破損的皮膚感染護士的身體。另外護理環(huán)境集中,護理操作頻繁,治療工作多,護理職業(yè)損傷率較高,最常見的是感染血源性傳播疾病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乙肝、丙肝以及結核等疾病。因此宣教防護知識,增強防護意識,落實有效的防護措施勢在必行。1臨床護理操作的危險因素1.1物理因素臨床護士執(zhí)行治療和護理操作多,在護理人員缺編,而臨床又需要緊急治療時,隨時有可能被針具、銳器刺傷。有研究表明,0.004ml帶有HBV的血
2、液足以使受傷者感染HBV,針刺傷可傳播20多種血源性傳染病,HIV的傳染源是HIV感染者和AIDS的病人。如被HIV血液污染的針頭或利器傷皮膚,有0.3%感染的危險。1?2化學因素手術室與ICU室,治療室環(huán)境較封閉,因消毒耍求嚴格,消毒物品多,護士需耍長期的接觸各種消毒滅菌劑。一些藥物和消毒劑的揮發(fā)氣體,在房間通風不良時可引起呼吸困難、呼吸道炎癥、接觸性皮炎、頭痛、記憶障礙、注意力分散等。常用的消毒劑有甲醛、過氧乙酸、84消毒液等是用于空氣、物品和地面消毒常用的揮發(fā)性消毒劑。對人的皮膚黏膜、呼吸道、神經(jīng)均有一
3、定程度的影響,可引起變態(tài)反應,如哮喘等。1.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病毒性和細菌性因素。病人感染的病原菌復雜,病房病人多,空氣流通較差,非常容易通過口鼻感染呼吸道疾病。2003年SARS一線護理人員感染率明顯高于非一線工作人員。我院護士需經(jīng)常接觸病人的血液、肺灌洗液、分泌物等。如果一些預防措施得不到很好的落實,就會直接接觸病人的血液或灌洗液而有傳染疾病的可能。傳播病原體包括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o1?4心理因素高風險科室的護士,心理問題尤為突出。手術室、ICU、治療室,工作
4、環(huán)境封閉,工作量大而護理人員普遍不足,護士常常超負荷工作。尤其是夜班時護理人員相對較少,大腦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易導致護士身心疲憊,引起生物鐘紊亂,導致失眠、焦慮、抑郁等疾病,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工作環(huán)境、工作風險、工作壓力都有直接的關系。2臨床職業(yè)損傷的防護措施2.1物理因素的防護用過的針頭帶套或插入藥瓶內(nèi),避免用手去分離污染過的針頭和注射器。在處理用過的針頭和銳利器械、安瓶及廢棄物吋,應戴防護手套,工作要細心,避免銳器傷,工作中應正確操作。安全使用銳器,一旦發(fā)生銳器劃傷或刺傷,立即從傷口近心端至遠心端擠壓出
5、血液,用肥皂清洗傷口,再用流水沖洗,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包扎傷口,必要吋注射疫苗,進行早期預防。2.2化學因素的防護掌握各種紗物的不良反應,給藥途徑及排泄方法,尤其是給病人輸入細胞毒性藥物或麻醉用藥吋,應戴口罩和乳膠手套操作,有條件的應配備垂直層流生物安全柜。合理使用化學消毒劑,掌握使用方法、濃度、劑量、吋間,要嚴格規(guī)范使用操作,解決好消毒環(huán)境的污染。接觸化學消毒劑時,應先了解消毒劑的性能和不良反應。進行消毒操作時,應戴較厚的合成膠手套,盡量避免接觸皮膚,用后將消毒液封閉保管。2.3生物因素的防護對有可能發(fā)
6、&血液、體液、灌洗液飛濺到黏膜暴露處吋,應及吋采取保護措施。如插入氣管插管、吸痰、動脈抽血和靜脈置管等操作接觸到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灌洗液、排泄物時均應戴手套和口罩。如病人的體液不慎飛濺到臉上手上時,應立即消毒清洗;T作服染上病人的血液、體液、灌洗液吋應及吋用3%的過氧化氫溶液消毒清洗,如無條件時應及時用乙醇洗手。嚴格執(zhí)行接觸病人和操作前洗手制度,最好在窗旁就近配置感染式流動水洗手設備,堅決一次性使用一次性醫(yī)用產(chǎn)晶,如人工氣管導管、鼻氧管、吸痰管、導尿包、各種連接管等。并且對手部接觸特殊感染病人或被病人
7、感染過的器械時,應嚴格按照《消毒技術規(guī)范》進行手的浸泡和消毒。2.4心理因素的防護加強護士的業(yè)務技能培訓和自學,減輕護上因知識更新、技術更新所帶來的心理壓力。護理人員應配備充足,盡可能避免護士的超負荷工作,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以保證護士精力、體力充沛。護丄還應注意合理飲食和休息,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加強體質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可以接種免疫性疫苗,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加強安全教育,增強護理人員的自身防護意識,推行標準預防措施,嚴格執(zhí)行醫(yī)療護理操作常規(guī),提高執(zhí)行率。(收稿日期:200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