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教會感動——我們的責任》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教會感動——我們的責任【摘?!拷┠辏m然素質教育的喊聲很喧囂,但絕人多數(shù)人特別是教育工作者,對其認識并不全面,并不科學,這勢必會影響素質教育的成效。本文旨在通過對一系列反傳統(tǒng)現(xiàn)象的呈現(xiàn),指出常規(guī)教育中由于情感教育缺失而造成的嚴重后果,并結合教學與生活實踐來探究制定一套補救措施,由此警醒大家應科學全面地貫徹素質教育?!娟P鍵詞】素質教育;怪現(xiàn)象;情感教育素質教育,一個曾帶給無數(shù)學生美妙幻想的字眼——可以少寫或不寫家庭作業(yè);再不用怕老師找我們“不痛快冬再不必擔心家長找我們“不痛快冬我們要充分宣揚自己的個性,不管什么對與錯……二十年過去了,素質教育真得想當初設想的那樣,使我
2、們青年一代的素養(yǎng)得到全面的質的飛躍了嗎?非也,請看以下“怪現(xiàn)象”:鏡頭一:教師在講臺上激情澎湃,學生在講臺下昏昏欲睡?!癤XX,這個問題你怎么看?”老師有些生氣了——被提問的學生低著頭,默不作聲?!皩擂巍钡睦蠋熤荒茏屍渥拢賳査?,但知之者甚少。鏡頭二:“XX,你怎么乂考不及格?每天去學校聽不聽課?”家長對剛進門的孩子狂吼著,孩子知趣兒地“閃”進書房每天我這么幸虧地侍候你,你就這樣學習……”家長開始喋喋不休,書房門“啪”地被“扯開”,“有完沒完!在學校老師擰——擰——擰,在家你們又擰——擰擰,讓不讓我活了!老子不上了,嫌我不好,明天你上(學)去!”孩子猛烈地還擊了。
3、鏡頭三:2008年10月4日山西朔州二屮高一0816班學生李明(化名),殘忍殺害了前來檢查晚自修的郝旭東老師。郝老師,是剛走上講臺一個多月的大學生。據(jù)李明自述,他弒師是因為恨所有老師,當晚不管是哪位老師,他反正見誰就殺誰。我們期待了很久的熱火朝天式的課堂學習氛圍并沒有出現(xiàn),卻而代之的是懶散和疲沓,這在…定程度上不得不說,是因為學牛不再敬畏那個神圣而莊嚴的求知環(huán)境,教師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者”的崇高地位遭到挑戰(zhàn)。新型教育體制下,學生不再信守“父母責,須順承”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古訓,而是把家長、老師當作排解學習壓力的“出氣筒面對這些,我們不禁要問我們的孩子怎么了?我
4、們的素質教育怎么了?以上種種不是個案,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它們出現(xiàn)的頻率愈來愈高,我們必須要放下“素質教育”的人旗,好好審視一下,是否真得“素質”T——素質教育是指:依據(jù)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fā)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梢姡粋€合格的“素質教育成果”應該是“智慧潛能”和“健全個性”并舉的。而現(xiàn)實中的“合格成果”,往往是前者極其卓越,后者客意回避。為什么會回避?因為很多人花大價錢讓孩子補習文化課,卻很少有人下大力氣培養(yǎng)孩子“達觀的態(tài)度、進取的精神、主動適應現(xiàn)實的
5、能力”,至于“對弱小者的同情,對給予幫助者的感謝,對美的事物的由衷贊美”……更是“走馬觀花”甚至“閉目觀花”。究其根源,我們的生活中情感教育長期處于缺失狀態(tài)——小時候不懂得說“愛”,長大了羞于說“愛”,再后來認為無需說“愛”。在漫長的成長過程屮,我們逐漸把家長的“忍讓、溺愛、呵護”當作“理所當然”,甚至看作是他們的“軟弱可欺”。一批乂一批木應有情有義的孩子們,在這種被漠視的“病態(tài)成長”過程中,H復一H,年復一年地上演著“不知感動——不會感動——不能感動”的可怕輪回。醒醒吧,我們的家長!醒醒吧,我們的教師!醒醒吧,我們的社會!素質教育必須要科學而全面的貫徹執(zhí)行,否則,長
6、此以往,很可能造成這些孩子在成年之后走向兩個極端——抑郁而終;暴力報復社會。因此,我們必須抓緊一切機會進行情感教育“補漏”。教會孩子們感動,是我們的當務之急。家庭,是孩子們接受教育的第一環(huán)境。我們要從小告訴孩子,“我們愛他”,也培養(yǎng)他時時處處“愛我們”,“愛大家”,“愛世間萬物”。學校,是孩子們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重耍場所,其教育功效亦是最顯著的。此處,我們主要利用課堂進行“情感教育”,于細微處“潤物細無聲”。以初中語文課為例:《山中訪友》讓我們愛自然,《斑羚飛渡》讓我們愛動物,《風箏》告訴我們應愛幼小,《背影》讓我們愛父親,《最后一課》讓我們愛國,《出師表》告訴我們應“忠
7、誠、守信”,《老王》告訴我們要“知恩圖報”,《春酒》讓我們“人人互愛”,《再塑生命》訃我們“真誠的關愛他人”……社會,為大家提供終身教育的免費平臺。近年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最美”系列尋找行動、“推薦'孝老愛親'模范”等活動,表明政府將“情感教育”推廣下去的決心。特別是公益廣告“Family(Fandly=FatherandMatherIloveyou)”的出現(xiàn),將這股“熱浪”推向了一個不小的高潮。家庭重視,學校努力,社會關注,三者合力,必定會讓我們的“情感教育”“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然而,當我們小心謹慎地致力于“情感教育”補漏時,一定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