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十四單元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二戰(zhàn)后的世界第37講戰(zhàn)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學案含解析

通史版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十四單元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二戰(zhàn)后的世界第37講戰(zhàn)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學案含解析

ID:45682983

大?。?61.80 KB

頁數:12頁

時間:2019-11-16

通史版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十四單元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二戰(zhàn)后的世界第37講戰(zhàn)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學案含解析_第1頁
通史版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十四單元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二戰(zhàn)后的世界第37講戰(zhàn)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學案含解析_第2頁
通史版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十四單元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二戰(zhàn)后的世界第37講戰(zhàn)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學案含解析_第3頁
通史版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十四單元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二戰(zhàn)后的世界第37講戰(zhàn)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學案含解析_第4頁
通史版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十四單元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二戰(zhàn)后的世界第37講戰(zhàn)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學案含解析_第5頁
資源描述:

《通史版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十四單元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二戰(zhàn)后的世界第37講戰(zhàn)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學案含解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第十四單元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二戰(zhàn)后的世界                政治層面從兩極格局向多極化趨勢過渡。美蘇兩強為爭奪世界霸權進行了長時間的“冷戰(zhàn)”;20世紀六七十年代,多極化趨勢出現;當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點是“一超多強”,多極化趨勢加強。經濟層面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經濟區(qū)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成為世界經濟兩大發(fā)展趨勢。二戰(zhàn)后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政策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科技文藝層面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發(fā)展,人類進入信息時代;現代主義

2、文學、美術、音樂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第37講 戰(zhàn)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一、兩極世界的形成1.背景(1)實力變化:西歐和日本衰落,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蘇聯實力增強,社會主義國家影響增大。(2)基礎框架:雅爾塔體系以美、蘇為主導,奠定戰(zhàn)后兩極格局的框架。(3)根本原因:美蘇兩國在社會制度和國家利益上矛盾加劇。2.表現(1)開始標志: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以“遏制共產主義”為指導思想的“杜魯門主義”。(2)對峙表現:領域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治“杜魯門主義”共產黨和

3、工人黨情報局經濟馬歇爾計劃經濟互助委員會軍事“北約”“華約”3.影響     (1)全面“冷戰(zhàn)”和局部熱戰(zhàn)交替。①歐洲:德國成為美蘇“冷戰(zhàn)”的焦點,1949年分裂為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②亞洲: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先后爆發(fā)朝鮮戰(zhàn)爭和越南戰(zhàn)爭。③拉美:爆發(fā)古巴導彈危機,處于核戰(zhàn)爭的邊緣。(2)美蘇未發(fā)生直接武裝沖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注]雅爾塔體系(1)內容:打敗德、日法西斯,鏟除兩國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重新繪制戰(zhàn)后歐亞地區(qū)的政治版圖;建立聯合國;原則上承認被壓迫民族的獨立權利等。(2)

4、特點:以美、蘇為中心,事實上劃分了兩國的勢力范圍。(3)性質:具有反法西斯、實行民主政治及大國爭霸的多重性質。[拓]兩極對峙格局的特點(1)陣線分明:美蘇及其盟國互相爭奪和對抗。(2)主導力量: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作為對立雙方的盟主。(3)斗爭方式:“冷戰(zhàn)”是斗爭的主要方式。(4)體現矛盾:體現著兩種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二、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1.走向聯合的歐洲(1)原因①二戰(zhàn)使西歐喪失了世界政治經濟中心的優(yōu)勢地位。②西歐國家在經濟發(fā)展中聯系日益密切,逐漸走上聯合的道路。(2)進程:1951年,西歐六國簽訂

5、《巴黎條約》,決定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成立;1967年,這三個共同體合并為歐洲共同體。(3)作用:西歐國家不斷加強經濟合作,經濟實力大大增強;開始擺脫美國的控制,推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各成員國進一步加強了政治上的聯合。2.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1)原因①民主改革:消除生產關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為日本經濟恢復和發(fā)展奠定基礎。②美國幫助:1948年后,隨著“冷戰(zhàn)”加劇,美國開始幫助日本恢復經濟。③國際機遇:朝鮮戰(zhàn)爭使日本得到“特需”收入且為日本商品進入世界市場敞

6、開了大門。④發(fā)展戰(zhàn)略:加強政府投資,重視教育;提出“貿易立國”“出口第一”的口號。(2)結果:20世紀80年代,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3)影響:20世紀80年代,日本提出成為政治大國的目標。3.不結盟運動的興起(1)背景:二戰(zhàn)后,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fā)展,許多國家獲得獨立;新獨立的廣大亞非拉國家主張團結起來,相互支持。(2)標志: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在貝爾格萊德舉行。(3)政策:實行非集團、不結盟的政策。(4)主張①初期:制止新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統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現。②2

7、0世紀70年代:反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5)影響①推動民族解放運動深入發(fā)展,加速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崩潰。②標志著廣大發(fā)展中國家所構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政治舞臺;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兩極格局。4.中國振興(1)經濟發(fā)展迅速,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成為世界政治舞臺上的重要力量。(2)重視與不結盟運動的關系,與不結盟運動保持著良好的合作。三、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1.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1)背景:戈爾巴喬夫改革失敗。(2)東歐劇變(社會制度的根本性變化)1989年,波蘭第一個發(fā)生劇變。1

8、990年,民主德國并入聯邦德國,兩德統一。(3)蘇聯解體①原因: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斯大林體制)僵化(根本原因);戈爾巴喬夫改革失誤,背離社會主義原則和方向(直接原因);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外部原因)。②過程:1990年,蘇共放棄黨在國家中的領導地位,實行多黨制。1991年底,俄羅斯等11個加盟共和國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③影響:標志著兩極格局瓦解。,[記]經濟發(fā)展是根本,文化觀念有同源,政治形勢不夠穩(wěn),統一思想源頭深?!     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