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12)介詞、連詞.ppt》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十二介詞、連詞一、介詞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詞組的前面組成介詞詞組,作動詞、形容詞的附加成分,表示方向、對象、方式、處所、時間等的詞。古漢語介詞詞組作補語的機會多。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古漢語介詞的賓語可以前置。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齊桓公伐楚》)古漢語介詞的賓語可以省略??蛷耐鈦恚c坐談。(《鄒忌諷齊王納諫》)古漢語介詞詞組不能作定語。與群眾的聯(lián)系一定要加強。1、于(於、乎)“于”當是“吁”的本字,本義是口出氣。假借來表示存在義,并虛化為介詞?!办丁薄ⅰ昂酢鄙瞎啪c“于”音近(于,匣母魚部;於,影母魚部;乎,匣母魚部),也被假借來表示介詞“于”的用法。
2、故三字在介詞用法上相通?;驶收呷A,于彼原隰。(《詩經(jīng)·皇皇者華》)皇皇者華,于彼原隰。引入行為動作的處所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越王句踐棲于會稽之上。(《國語·句踐滅吳》)引入行為動作的時間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韓非子·五蠹》)子于是日哭,則不歌。(《論語·述而》)引入行為動作涉及的對象聞之,有獻于公。(《鄭伯克段于鄢》)趙氏求救于齊。(《觸龍說趙太后》)引入比較的對象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xué)》)龐涓恐其賢于己。(《史記·孫臏》)引入行為動作的主動者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郤克傷于矢。(《鞍之戰(zhàn)》)動詞,存在引入處
3、所引入時間引入對象涉及的對象比較的對象行為主動者2、以(耜)“以”本義是“用、使用”,動詞。后虛化為介詞。引入行為動作所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實物百工為方以矩,為圓以規(guī)。(《墨子·法議》)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fā)。(《荀子·勸學(xué)》)引入行為動作所依據(jù)的抽象條件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五蠹》)以近知遠,以一知萬。(《荀子·非相》)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論語·八佾》)夏后氏以松制造牌位,殷人以柏制造牌位。引入行為動作發(fā)生的原因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史記·陳涉起義》)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引入行為動作的時間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記·孟嘗君列傳》)明
4、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史記·李斯列傳》)動詞,用工具、材料等實物抽象的條件資格身份地位原因引入從事行為動作時的資格、身份、地位以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西門豹治鄴》)騫以郎應(yīng)募使月氏。(《漢書·張騫傳》)3、為(wèi)爲“為”的本義是“勞作、從事、做”,動詞。后虛化為介詞。子產(chǎn)是以能為鄭國。(《左傳·襄公十一年》)子產(chǎn)是以能為鄭國制定政策。引入行為動作服務(wù)的對象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觸龍說趙太后》)苦為河伯娶婦。(《史記·西門豹治鄴》)引入行為動作關(guān)涉的對象太子怒,入,為王泣。(《史記·大宛列傳》)不足為外人道也?。ā短一ㄔ从洝罚┮胄袨閯幼鞯脑蛱煨杏谐?/p>
5、,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閽人為君在,弗內(nèi)也。(《禮記·檀弓》)引入行為動作的目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史記·貨殖列傳》)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孟子·告子》)引入行為動作的主動者而身為宋國笑。(《守株待兔》)夫山木為良匠所度。(《文心雕龍》)動詞,做服務(wù)對象關(guān)涉對象原因主動者目的二、連詞用來連接詞、詞組、句子以及段落,表示兩部分之間各種關(guān)系的詞。1、與(與)由動詞虛化為介詞,再進一步虛化為連詞。則與(樊噲)斗卮酒(《鴻門宴》)公與之乘。(《曹劌論戰(zhàn)》)吾與汝畢力平險。(《愚公移山》)吾與女弗如也。(《論語·公冶長》)“與”用來連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的
6、詞組,表示并列關(guān)系蜩與學(xué)鳩笑之。(《莊子·逍遙游》)勾踐載稻與脂于舟以行。(《國語·越語》)凡有爵者與七十者與未齔者,皆不為奴。(《漢書·刑法志》)連詞“與”和介詞“與”的區(qū)別介詞“與”常引入行為動作的伴隨者,其前后的成分不是并列的,有主次之分。介詞:夸父與日逐走。(《山海經(jīng)·夸父逐日》)連詞:蜩與學(xué)鳩笑之。(《莊子·逍遙游》)2、而《說文》:“而,頰毛也,象毛之形。”段玉裁注:“而,須也,象形。”又:“引申假借為語詞?!北厣钇渥Γ銎淠?,作其麟之而。(《考工記·梓人》)髵聯(lián)合結(jié)構(gòu)中的“而”連接動詞、形容詞或動詞、形容詞性詞組,表示兩種性質(zhì)或行為的聯(lián)系。美而艷。(《左
7、傳·桓公元年》)侈而惰者貧,力而儉者富。(《韓非子·顯學(xué)》)入而徐趨,至而自謝。(《觸龍說趙太后》)察言而觀色。(《論語·顏淵》)表順接: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fù)得兔。(《五蠹》)表逆接:舟已行矣,而劍不行。(《呂氏春秋·察今》)偏正結(jié)構(gòu)中的“而”連接狀語和謂語動詞,是一種順接。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勸學(xué)》)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經(jīng)·夸父逐日》)主謂結(jié)構(gòu)中的“而”表示轉(zhuǎn)折或假設(shè),是一種逆接。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畏之也。(《戰(zhàn)國策·趙策三》)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蘇軾《韓文公廟碑》)人而無知,與木何異?(范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