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貌原則和跨文化交際.doc

禮貌原則和跨文化交際.doc

ID:48845131

大?。?3.00 KB

頁數:2頁

時間:2020-02-02

禮貌原則和跨文化交際.doc_第1頁
禮貌原則和跨文化交際.doc_第2頁
資源描述:

《禮貌原則和跨文化交際.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禮貌原則和跨文化交際      關于跨文化交際中的禮貌原則,前人做出了大量研究。美國語言哲學家格萊斯1967年提出了“合作原則”。他把說話者和聽話者在會話中共同遵守的原則概括為量的準則、質的準則、關系準則和方式準則。20世紀80年代,英國語言學家利奇在格萊斯“合作原則”的基礎上,從修辭學、語體學的角度出發(fā),提出了著名的“禮貌原則”,其中包括得體準則、慷慨準則、贊譽準則、謙虛準則、一致準則和同情準則,其核心內容為盡量使自己吃虧,而使別人獲利,以取得對方的好感,從而使交際順利進行,并使自己從中獲得更大的利益?!岸Y貌原則”和“合作原則”相輔相成地運用于人們的日常交際中,對語言的使用

2、有很廣泛的描述力,是人們在會話中盡力遵守和維持的策略。禮貌既是一種普遍現象,為各社會群體所共有,又是一種個性化的交際原則,受制于不同語言群體的不同文化背景。因此,“禮貌原則”在跨文化交際中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在跨文化交際中,如果說話者與聽話者的文化價值觀有很大差異,甚至彼此完全不能接受,禮貌的話語可能傷害對方,從而導致交際失敗。因此,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際中,雙文化比雙語言更加重要,因為,詞只有在它們使用的文化中才有意義。中西方兩種文化有著不同的禮貌評判標準和實現方略。漢文化重視謙遜準則,而西方文化則突出得體準則。謙遜準則要求人們盡量減少對自己的表揚,盡量貶低自己。西方文化則認為

3、欣然接受對方的贊揚可以避免損害對方的面子,因而是禮貌的。因此,西方人對恭維往往表現出高興與感謝,采取一種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以免顯露出與恭維者不一致,令人難堪。中國人則大都習慣否認,提倡“謙虛”和“卑己尊人”,但這種做法卻會給西方人帶來面子威脅。漢文化中的“禮貌”植根于儒家“禮”的傳統(tǒng),強調“貶己尊人”和“中庸”,提倡謙虛;而西方文化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傳統(tǒng)的影響,強調個體和個人價值,提倡個人的自信和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禮貌方式影響到英漢兩種語言的跨文化交際。如果把一些漢文化認為極禮貌、極客氣的詞語帶入英語會話,如“請光臨寒舍”等,只能使以英語為母語的受話人感到莫

4、名其妙。這樣做雖然遵守了謙遜準則,但卻會影響交際的順利進行。此外,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獨立的自我觀,這種自我觀具有相對獨立和固定的內核,因此,西方人在交際中注重個人隱私和獨立,總是從個體主義立場出發(fā),強調個人的面子。而中國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的自我觀,這種自我觀沒有相對穩(wěn)定的內核,他人和自我的關系相對不是那么清晰、分明,自我的內核依照自我和他人的關系而定,只有當自我被放在適當的社會關系中才會有意義,才會變得完整,因此,漢文化人非常重視參與以及個體與團體的關系,注重集體榮譽感;在交際中,他們往往從集體主義文化觀出發(fā),強調群體的面子。中國文化自我觀的另一個特點是以家族血緣為尺度,在交際

5、中遵守近親準則。例如,中國人在交際時喜歡問人私事,或毫無保留地披露自己的私事,因為按中國的禮貌傳統(tǒng),了解私事是交際一方為了縮短和對方的橫向距離而做出的一種勢力,表示把對方定位在一個離交際主體相對較近的位置。語境是語言運用的條件,自然也是“禮貌原則”貫徹執(zhí)行的條件。在一定的語境中顯得禮貌的話,在另一語境中可能顯得不夠禮貌;反之亦然。語境,尤其是語境中的社會文化因素,如權勢、社會距離等,對“禮貌原則”的制約是顯而易見的。例如,沒有權勢的人與擁有權勢的人說話,其禮貌程度要比擁有權勢的人與沒有權勢的說話時的高。而社會距離同樣影響語言禮貌的程度,社會距離越大,交際雙方說話時的禮貌程度越

6、大,反之則越小。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在跨文化交際中產生失誤的根源主要是交際雙方沒有取得文化認同。文化認同是人類對于文化的傾向共識與認可,是人類對自然認知的升華,是支配人類行為的思想準則和價值取向。在跨文化交際中文化認同是相互的,人類需要這種相互的文化認同,以便超越文化交流的重重障礙。文化認同原則可以被認為是指導跨文化交際的語用原則。在將來越來越多的跨文化交際當中,我們必須注意禮貌原則的文化習俗性,處理好禮貌原則中各項準則與交際距離之間的關系,努力達成不同文化間的認同,只有這樣,才能維護和保持一定的交際距離,以達到所期望的交際效果。來源光明日報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