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留心觀察生活,捕捉作文素材(教師論文).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留心觀察生活,捕捉作文素材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鏡頭:N0.1學校要組織春游活動,教師剛通知完,就有學生私下議論嚴春游冋來,不知要不要作文?如果要作文,我寧愿不去??!盢O.2“當語文教師實在是太累了,看著那堆寫得亂七八糟的作文我就頭疼,如果不用批改作文,我們語文教師就輕松多了?!焙芏嗾Z文教師聚在i起吋常頗有同感地議論。學生作文水平低下,教師害怕改作文,學生抄襲優(yōu)秀作文,應付了事。如此惡性循環(huán),后果不堪設想,這樣的情況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那如何才能使老師和學生擺脫這種困境呢?、觀察生活,捕捉作文素材葉老說過,“作文的自然順序是我認識事
2、物,心中有感情,感情的波瀾沖擊著我,我有說話的愿望,便想傾吐,于是文章誕生”。針對學生生理特征,激發(fā)小學生的寫作興趣,最適宜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從人的求知心理來看:興趣與學習活動觀察是學生獲得作文材料的主要來源,也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和前提。怎樣才能真正使學生生活成為他們寫作的內容呢?這就需要借助于對周圍事物認真仔細的觀察。為此,作文的訓練,特別是生活作文訓練,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興趣和提高學生觀察能力。1、培養(yǎng)觀察興趣。小學生知覺事物很大程度上處在無意知覺,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的現(xiàn)象是難免的。但由于學生對感興趣的事物,具有鮮明特征的事物容易
3、引起注意。因此,平吋教學中,我就有目的地寓觀察于學生的興趣活動中。例如在一次《秋天》作文課上,我并不急于讓學生作文,而是讓學生到戶外觀察秋天的美景,在美麗的秋景中各有感受,都能暢所欲言,而描繪得栩栩如生。在《神奇的力量》習作前,我?guī)ьI學生到校園花壇一角觀察小螞蟻究竟是怎樣搬大黃豆的,這樣的室外活動既有兒童趣味,又為此次習作收集了最感性的材料。我用兒童對周圍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這…點,因勢利導地去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興趣,以達到豐富學生寫作素材之目的。2、指導觀察方法首先要選擇好觀察對象。我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寫起,如玩具、儲蓄罐等,讓學生知
4、道觀察要有目的,有重點,有順序。以“書包”為例,我在指導觀察中,引導學生學習觀察方法。我先提出問題,讓學牛按從外到里的順序,仔細、具體觀察書包的特點,并以詳細描述書包的形狀、圖案、內部結構和作用為例,指導學生自覺地、有目的地從一般的“看”上升到真正的觀察,幫助學生把個別部分的認識加以綜合,把各部分連起來說。又如,我在〈我的母親》作文教學之前,我是這樣啟發(fā)學生的:也許你們仔細地觀察過春夏秋冬,細心地觀察過同學老師,那你有沒有仔細觀察過你的母親呢?如:她長的怎么樣?經(jīng)常穿什么衣服?還有她的喜怒哀樂呢?回去好好地觀察母親的一言一行,看看你有
5、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這樣的話,學生在寫作時不但不會感到煩惱,述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二、豐富生活,充實作文素材“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口然活潑地流個不歇”。葉圣陶這個教育思想告訴我們,要想充實作文素材,首先要豐富自己的生活。離開了生活而耍求學生作出內容具體、真實的文章,那是難為的“無米之炊”。那么我們就很有必要讓學生出去接觸社會、自然,去進行人際交往,例如去超市購物(《快樂的購物》)、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植樹節(jié)》《森林防火宣傳隊》、學校組織的野外活動《難忘的野炊》等等。教師還要教會學生懂得觀察和捕捉生活,引導學生
6、留心生活,并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去參與生活,解決他們“沒內容可寫”的難題。光有直接經(jīng)驗還遠遠不夠,間接經(jīng)驗對學生的寫作也很重要,所以我們就得提倡多閱讀文章。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薄捌迫f卷”是說書讀得要多,書讀得多,知識才厚實,才能博古通今,寫起文章來才能左右逢源,才能“如有神”。三、經(jīng)常練筆,積累作文素材題材雖然來源于生活,但學生平靜的生活屮不可能每天都有驚天動地的大事發(fā)生,而且學生往往對周圍的所見所聞不善于積蓄,不善于分析。我覺得,經(jīng)常練筆便是一條很好的素材積蓄方法。日記則是練筆的重要方式,日常小事都可能成為作文題材。在以后
7、的作文中,學生只耍翻翻自己的日記總會得到滿意的材料。例如《發(fā)生在我身邊的事》的作文時,我提前一周布置學生將每天發(fā)生的事記錄下來,結果學生記下了各種各樣的內容,有“泥水塘里捉龍蝦”、“我家搬進了新居”、“奶奶學會了用洗衣機”、“我挨了一頓打”、“爸媽吵架了”等等,有了這樣的積累,作文課上,學生們覺得有話可說了。留心生活,觀察生活的點點滴滴,熱愛生活,體驗生活的真善美,只耍你有愛心,有信心,有恒心,一定能譜寫岀生活中最美的篇章?。ㄐ薷母澹┥橡埧h第一小學:寧英2008-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