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儒家修身理論及其現(xiàn)代價值淺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萬方數(shù)據(jù)【中外倫理學史】儒家修身理論及其現(xiàn)代價值淺析王心竹。(摘要]中國古代儒家修身理論是建立在對人性的善惡問題予以追問的理論基礎之上的,只有回答了這一問題,道德修養(yǎng)的可能性和必須性才是題中應有之義。由此形成了獨特而豐富的修身原則和方法,即:立志樂道、涵養(yǎng)省察、內(nèi)省自訟、知行相資。而這些修養(yǎng)原則和方法指向的價值目標則是圣人之境,即“內(nèi)圣”;其外在趨向則是“修己安人”,即“外王”。二者缺一不可。儒家的這一修身理路以及具體原則方向和趨向目標,具有較強的現(xiàn)代價值。[關鍵詞)儒家修身理論人性論修身方法修身目標[中圖分類號)B82一0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
2、7—1539(2010)03-0051—05修身理論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家根據(jù)所處的不同社會狀況,參照、吸收其他學說,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修身理論體系,在理論基礎、方法手段、價值目標等方面顯示了獨特的風格,直接塑造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價值人格。一、修身何以可能和必須儒家傳統(tǒng)修身理論是建立在人性論的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只有回答了人性的善惡問題,道德修養(yǎng)的可能性和必須性才是題中應有之義。自先秦以來,道德修養(yǎng)何以可能?現(xiàn)實中何以有惡?道德修養(yǎng)何以必須?一直是思想家們著力解決的問題。孟子從本心所具有的“善端”推出人性本善的結論,他
3、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但在現(xiàn)實中,惡的存在是顯然的。孟子認為,這不能歸罪于人先天的善質,關鍵在于人“不能盡其才”(《孟子·告子上》),這就意味著:人雖然有先天的善質,但仍必須在后天的活動中發(fā)揮本具的善質,所以道德修養(yǎng)和道德踐履是必需的。這一解釋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實際上卻沒有對惡的產(chǎn)生做出合理的深層意義上的解釋。所以,茍子反其意而行之,提出“性惡”論,認為人生而有之的
4、不是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善端”,而是好利、疾惡、好聲色的“惡”性。而“善”則是“偽也”,是后天所為。這種“惡”性可以通過圣人“化性起偽”而得以教化,使“涂之人可以為禹”(《茍子·性惡》),由此道德修養(yǎng)的必須性問題得以解答。但由于茍子否認了人心的本善,天理由此成了人為,這就斷送了儒家倫理道德的本體地位,道德修養(yǎng)何以可能反倒又成了問題,因此朱熹才認為它“不精之甚”。孟子與茍子對問題的解決方式開啟了后來學者的思路,他們無不本著綜合二者的目的,力圖對倫理道德的可能性和必須性做出完滿的回答。董仲舒的性三品說即是較早的一例。他認為人性從總體上是由天賦的“仁”、“貪”
5、二性所構成,在具體人身上,這兩種天賦之性由于配合比例的不同而形·作者簡介:王心竹,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副教授(北京102249)。51萬方數(shù)據(jù)2010年第3期量籀昂交J移成了三品,即先天性善、不教而成的上品圣人之性;先天性惡、教也不能善的下品“斗筲之心”;先天有善有惡、教而后能善的中品“中民之性”。但董仲舒的失誤在于,他的性三品說雖然對現(xiàn)實中規(guī)范人的行為方面起到了特定作用,但同樣沒有從形上意義去解釋道德修養(yǎng)的可能性和必須性的問題。較董仲舒晚數(shù)百年的玄學家王弼則提出了川隋”的概念。他說:“不性其情,焉能久行其正也。若心好流蕩失真,此是情之邪也。若以情近性,
6、故云性X-情。情近性者,僅妨是有欲!”(《論語釋疑》)這樣,王弼就在“欲”與“性”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情”。這一橋梁意味著性本善,同時意味著去惡存性的工作只關注“情”即可。這一思路對韓愈、李翱很有啟發(fā)。韓愈由此提出了性、情三品說。他首先對性、情作了重新界定,性是先天的,情是后天的。在此基礎上,他認為判斷性善與否的標準是入是否具備仁義禮智信五德:上品性善,中品性善惡混,下品性惡。中品之性通過后天的引導可向上、下品分化,而上品和下品之性則凝固不變。上、下品的品級雖然不變,學習和教化卻仍然是必需的。因為上品之性善通過學習可以發(fā)揚光大,下品之性惡經(jīng)過教化則容易被制
7、服,從而使其知罪而少犯。韓愈對性三品說的這一修改無疑具有重要意義,但同董仲舒一樣,韓愈使道德修養(yǎng)的可能性和必須性失去了普遍性,因此也就不能從形而上的意義上解決此問題。李翱繼承了王弼的思想,并對韓愈的觀點作了修正,他一方面認為性與情是相互依賴的關系,性是情的基礎,有性則必然生情;性不能自己彰顯于外,它借助情才能顯現(xiàn)自己的靈性與光輝。另一方面他認為性善情惡:“人之所以為圣人者,性tip_,;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皆情之所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過也,七者循環(huán)而交來,故性不能充也?!?《復性書》)因此在談到復性時,李翱主張不能
8、生情,只有不生情,才可復性。在此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