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線下觀評課活動記錄----作業(yè)2(吳柳麗).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大埔縣數(shù)學協(xié)作組線下觀評課活動記錄省廣東區(qū)域/學校大埔縣田家炳小學學科數(shù)學活動名稱有關《圓錐的體積》教學法的課堂實踐時間2014年4月18日主題/問題有關《圓錐的體積》課堂實踐與研討形式觀課、評課、研討、交流主持人房順康、鐘志浩參與人員大埔縣田家炳小學數(shù)學協(xié)作組全體成員:鐘志浩、李細珍、劉細金、付艷瓊、吳柳麗、何秀萍、黃雙輝、林瑞花等參加了這次研修活動。田家炳小學校長房順康也參與了研討活動?;顒釉O計一、導入新課1、出示一支圓柱形鉛筆,問:這是什么形體?你能說說圓柱體各部分的名稱和它的特征嗎?2、問:把這支鉛筆橫截成兩段,各是什么形體?猜一猜,把它放進卷筆刀
2、卷一卷,會出現(xiàn)什么形體?生述完后師操作,出現(xiàn)一個圓錐體。這就是我們這堂課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圓錐的認識。看了課題后,你想學習什么?二、講授新課:放手尋找圓錐體各部分名稱。(1)聯(lián)系實際舉例。師問:日常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是圓錐形的?(2)引導觀察特征取出圓錐體學具,問:我們要進一步認識圓錐,可以用哪些方法?(看一看,摸一摸)請大家看一看,摸一摸圓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說給同桌聽。讓一生上來指,回答后師板書:頂點:1個側面(曲面)面:2個底面(圓)同桌互指互說一遍。認識圓錐的高(1)顯示兩個圓錐一個高、一個低,問:觀察這兩個圓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高、低不同
3、)是由圓柱的什么決定的?下面我們來研究圓錐的高。你想知道什么?(什么是圓錐的高?圓錐有幾條高?在哪里?怎么畫等)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自學課本。(2)討論交流知識與能力:什么是圓錐的高?過程與方法:.①拿出一個捏成圓錐體的橡皮泥,這條高在圓錐的哪里?看見嗎?指母線,這條是不是圓錐的高?②利用手中的工具,四人小組合作找出圓錐的高.(工具:小刀、繩子)③交流匯報:生匯報用小刀把圓錐切開,師問:切時要注意什么?這樣切可以嗎?顯示斜切的過程,為什么?(和底面不垂直)這樣切可以嗎?顯示沿著底面直徑的平行線切的過程,為什么?(沒有從頂點出發(fā),找不到圓心)拉時要注意什么
4、?(跟底面直徑垂直)C.通過操作,你能再來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圓錐的高?圓錐的高有幾條?為什么?D.在下發(fā)的練習紙上的立體圖上畫高,標上字母h。3、測量圓錐的高(1)我們在一個可切開的圓錐體上找到了它的高,那么在一些不可切的物體上怎樣找到它的高,并知道高是多少呢?同桌互相商量一下,利用手中的工具,互相配合著試試看,量出圓錐體學具的高,有困難的可以看書本。(2)操作(3)匯報測量的步驟及測量結果。師問:其實,同學們手中的圓錐高度都是一樣的,為什么測量結果不太一致呢?你認為測量時要注意什么?(圓錐平板必須放平、刻度處理、尺子必須豎直等)4、認識圓錐側面展開圖讓
5、學生把圓錐體學具側面剪開,問:側面展開是什么形狀?(扇形)5、想象,對圓柱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出示直角三角板:握住一個角的頂點旋轉一周,會形成一個什么形體?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是圓錐體的什么?活動過程首先這節(jié)課進行了觀課,再根據(jù)聽課情況對本節(jié)課進行評價交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教學設計。活動反思或結果通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深刻了解了圓柱和圓錐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等底等高時的體積關系。經歷了圓錐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并且能熟練運用公式計算,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讓學生認識“轉化”的思考方法,教學中反復強調三分之一的重要性。本節(jié)課在拓寬學生思維反面的教學設計
6、仍可以進行修改加強,特別是當圓柱和圓錐不等底等高時的關系可進一步的探索。審核意見此次活動認真做到研課、觀課、評課系列化,效果顯著。學校(區(qū)域學科管理員)::房順康日期:2014.4.10